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方,或柳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方,或柳暗;前方,或花明。面对挑战,我学会坚强,不再退缩;面对挫折,我学会高兴,不再悲伤;面对唠叨,我学会感恩,不再抱怨……

请以“从此,我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

 

范文: 从此,我不再叛逆 因为眼前的情景,那一刻,我在风雨中停下了脚步。 下午第二节课,空中突然响起一阵闷雷,随之而来是大雨——果然下雨了,早上与母亲为是否带伞而争吵,虽然勉强带上,却脱口而出:“你们怎么那么烦!?”如今印证了母亲的话,我却依然这么倔强地认为。 出校门了,雨,似乎比先前下得更猛。远处有对父女朝着我缓缓走来,到近处发现,那个女孩约莫五岁,摇摇晃晃地走着。兴许是经不住那狂风吧,那个男人,佝偻着身子将伞撑在她的面前。雨太大,女孩走路不稳,伞上的水珠一点一点滑到男人的衣服上,很快,男人的肩头便湿了一片。 这幅场景似曾相识。我停下了脚步,儿时的记忆涌现在眼前:父亲的脸和男人的脸渐渐重叠,小时候,父亲也是这般待我,用他有力的臂膀撑住伞,撑起一片天空,为我挡住一切风雨。一阵狂风袭来,伞柄颤动,我将伞握紧了些,逆着风走着。如今的我,已可以独自面对这些风雨。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我身旁经过,我看见她布满老年斑的手拿着伞,伞面已是摇摇欲失--她的力量显然难以对抗这样的骤雨强风,即使雨水将她的衣襟打湿,她也无能为力。我停下脚步,看着她蹒跚独行,直至擦肩而过,不禁同情起那位老人来,也想起我的父母:我的父母,衰老后也会如此吗?莫非只能勉力独行? 边走,边想到之前遇到的那对父女,伞下的女孩拥有着何等的幸福!那位老人的背影愈发显得茕茕独立——不,携着父母给予的幸福走到今日,我不能让父母在垂垂暮年如此;我,要在那时,为他们挡掉所有的风雨!我停下脚步站在雨中,紧紧握住伞柄。 回到家,打开冰箱想拿瓶饮料,看到冰箱里放着一堆中药--父亲的身体已经不再那么硬朗了;我咬了咬嘴唇,喊了一声“妈”,边走向阳台,母亲回应着我的呼唤。我抬头看去,突然停下了脚步:母亲正左手撑着劳损的腰,踮起脚用右手奋力举起撑衣杆收衣服,我能想象她脸上痛苦的神情。这样的疼痛,已经多久了?我竟不知道。那一刻,眼前是模糊的——母亲已是人到中年,早不复昔时的强健。 我说:“妈,你放着,等我来。” 我在冰箱上贴上了记事贴,写上:“爸,每天等我来煎药。” 那一刻,我岂止是驻足发现父母的老去;那一刻,我更停下了自己轻狂叛逆的脚步。 从此,我不再叛逆…… 【解析】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是“从此,我不再 ”,可以补充“任性、自卑、孤独、偷懒、害怕困难”等词语。在写作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此”,点明了这件事情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应该写一个给“我”留下较大震撼的场面;二是“不再”,指我的所思所行,停止了自己错误的言行。写作时,这两方面的内容都要兼顾,还应采用第一人称“我”做叙述视角,着重对自己思想变化的刻画。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写作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自己发现的几个瞬间,使文章层次清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多事

马卫

鸡哈寨早没有房子,相传,抗战时大学内迁,上面办过辅仁法学院,住过好几百人。解放后就没有房了,那眼井,也渐渐枯竭,现在仅有筷子大的泉水冒出。

上面没房,也没有人。直到那天,喜欢爬山的我发现,那里出现了一个棚,用化纤皮搭的,像儿时生产队看秋的棚那样显眼。

难道还有人住棚?

我这个人好奇,于是爬上寨,发现这棚不小,比以前看秋的棚大得多。

棚后,还垦出了一小块地,种着油麦菜、葱、丝瓜、南瓜、黄瓜、向日葵,还有几十株绿油油的玉米。

“有人吗?”我问。

这房子没有门,只有一道黑漆漆的门帘,油渍渍的。

我喊了几声,才听到回答。

终于,棚里钻出一位老人,头发、眉毛和胡子全白,脸上布满皱褶,他年纪应该很大了,或许是耳背,愣愣地看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看来很久没有见过生人,他很寂寞,于是要我坐下,说说话。

“年轻人,我有房,可是住不了。”他一边拿出两本房产证,一边幽幽地说,“这是我的房改房。虽然偏远,可是福利房,当时只花了一万多块钱。”

我翻开,户名:朱本泉。原来是青田水泥厂的职工,我知道这家企业,在苎溪河畔,后来三峡移民搬迁,关闭了。

我翻出另一本,是商品房,在乌龙池三号区,80平方米。

“老人家,既然你有房,为啥还到这里来住?”我不解。

“唉,说起来……是家丑。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接我的班,后来企业关闭了,买断工龄。因为没文化,只能做力工,日子过得不好。所以,福利房一直由他住着,房产证我管。”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还有一套呢?”

“这套是商品房,用尽了我一生积蓄。老伴去世后,我想再找个能相伴走完人生的人,可是,我儿子和儿媳妇坚决不同意。本来,他们有住房,却要搬回来住,好监视我。”

“他们就不理解老人也需要伴?而且也减轻他们的负担啊。”

“理解个屁。他们怕这套房子得不到手,如果我找了女人,他们就继承不了。”

我的心情沉重下来,因为这样的事,现实中不是一起两起。

我默默记下了老人儿子的名字:朱华敏……

我见到朱华敏时,他正在街头夜摊喝酒,上半身光着,下半身着短裤,吃着麻辣烫。

一番介绍后,他盯着我说:“我爹住哪里,关你屁事!”

“不关我事,可是,你爹在山上搭棚住,说出去也丢你的脸啊。”

“我丢啥脸,他才丢脸,都那把年纪了,还要找女人?老不正经!”说完又是一大口酒。

老人被儿子逼出了家门,这样的事,无论道德还是法律,都不允许。

我说:“就不怕你爹告你?”

他红着眼睛说:“告我?我还要告他呢!他非法同居!”

我哭笑不得,内心明白,这人是不折不扣地不讲理,再说下去,他也是油盐不进。

我把这事写成社会新闻,在本地都市报发表,并配了棚屋的照片。

我是真心想帮这位老人,别的不说,老人也有恋爱的自由,更有使用和支配自己房子的权利。

我再去鸡哈寨时,果然,那个棚没有了。我下山后打听,附近的农民说,几天前来了几个男人,把棚给拆了。

老人回家了?我为自己的正义之行而高兴,这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品质。我决定亲自上门去看看,一定要为老人争取住房的权利。

到了乌龙池,还没有进小区,就见地坝上正在办丧事。

哀乐袭击耳膜。

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抬眼望灵棚:朱本泉!那遗照,哭笑不得地望着我。

“他怎么就走了?一周前,我还见过他啊。”

有位老人轻轻拉了一下我的衣袖,阻止我问话。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后来我才知道,儿子带人拆了棚,老人和后找的老伴分手,回到家的第二天晚上,上吊自杀了。

那晚,我醉了,我恨自己,如果不是我多事,不报道那个棚的事,老人或许还能活下去。

我真多事!可是,面对山顶住棚的老人,我能不“多事”吗?

(选自《2017微型小说15》)

1.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

2.品味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他年纪应该很大了,或许是耳背,愣愣地看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2)那遗照,哭笑不得地望着我。

3.文章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一例子,作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提到“我真多事”,你认为文章中的“我”多事吗?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今天,你“刷脸”了吗?

最近,上海一商家推出了刷脸支付系统,它通过对人脸的扫描识别,确定支付人,从而划走其账户资金,完成支付。其实,人脸支付不是头一回听闻。人脸和指纹、掌纹、声音等这些人体生物特征都可以作为密码“随身携带”,使用起来的确方便。那么,“刷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刷脸”,是“人脸识别”的俗称。“人脸识别”又称“人像识别”或“面部识别”,是一种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人脸识别用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人脸识别主要分四步完成: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匹配与识别。

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视网膜识别、骨骼识别、心跳识别等都属于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都是随着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人脸识别具有自然性和非接触性,可以快捷、精准、安全地进行身份认定,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并能隐蔽使用。人脸识别能够应对复杂的光照并支持多种人脸姿态,可以精确定位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脸部轮廓等面部关键区域位置,制成独一无二的“脸谱”,以便通过已存“脸谱”和待识“脸谱”的快速比对,实现准确识别。人脸识别也具有不可复制性,能从几百项脸部特征中找出识别对象。人脸识别系统已在安全、海关、金融、军队、机场、边防口岸、安防等多个重要行业及领域以及智能门禁、门锁、考勤、手机解锁、电脑登录认证、人脸支付、特殊人物识别等方面有广泛应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通过手机镜头在手机上做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认证、登录等,使身份认证过程更安全、方便。由于人脸比指纹等视觉辨识度更高,所以“刷脸”的应用前景更广阔。

“刷脸”曾经被视为“奇思异想”,直到前几年,还是一句“调侃”之词。然而,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数字化生活的大环境之下,“刷脸”已成为现实场景,并呈日益普及之势,人们对于“刷脸”的需求和热情也与日俱增。人脸识别技术正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安全。未来,人脸识别技术将在不断发展中日益完善,更好地解决人脸相似性、易变性等难点,让更多的人享受“刷脸”的“乐趣”。

1.下列关于“人脸识别”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脸识别,俗称“刷脸”,又称“人像识别”或“面部识别”,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B.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集多种技术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C.人脸识别是用摄像头采集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检测跟踪进行人脸识别的技术。

D.人脸识别是分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预处理、特征提取、匹配与识别四步完成的技术。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脸识别技术与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等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一样,都是随着光电、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

B.人脸识别具有不可复制性,能从几百项脸部特征中找出识别对象。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认证过程更加方便、安全,人们对“刷脸”的需求与日俱增,“刷脸”正日益普及。

D.人脸识别技术虽已普遍使用,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怎样处理人脸相似性、易变性等难点问题上,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3.请结合全文,说一说“刷脸”即“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朱熹教子

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父母),千里从。汝既不能如此,即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扰乱)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不务正业)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辱没)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子大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汝好学/大苏泛赤壁云 B.千里从/可以为

C.自不好学/故谋闭而不兴 D.今遣汝者/后能改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能 奋 然 勇 为 力 改 故 习 一 味 勤 谨 则 吾 犹 可 望。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让儿子离家千里从师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管夷吾于士_________(2)必先其心志___________(3)于虑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列举六位出身低微、经历磨难后成就大业的历史名人事例,证明逆境成才的观点。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分别从人们的内在意志和外在形体两方面说明了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的道理。

C.从国家上升为个人,从正面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D.孟子主要从人才造就和国家治理两方面来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南方网讯  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广东侨界青年联合会于4月2日下午在广州召开了广东侨青联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广东省侨联副主席、广东侨青联主席戴文威,广东侨青联执行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等主要成员及新闻媒体代表逾50人出席了座谈会。中国侨联副秘书长兼海外联谊部部长、中国侨联青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权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历史雄辩地证明,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源泉。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_________,___________;创新是路,引导我们前行。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5字。

(2)仿照划折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填上内容,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