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管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管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之曰:“虎者,戾者: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存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管与之曰______

(2)有刺两虎之名__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者,甘饵也。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这则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1. (1)止:制止 (2)而:表转折,却 2.译文:人是老虎最甜美的食物。 3.文中通过写官庄子受管与的启发,刺虎不费力就能得到两只老虎的故事,说明了做事要善于利用矛盾,把握时机,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的道理。/要成功不能光凭勇敢还要有智慧,善用智慧,才能付出小代价而收获大成功。 【解析】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止”是“制止”;“而”是文言虚词,这里“表转折,却”的意思。 2.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语句“人者,甘饵也”是“者……也”判断句;“甘饵也”省略了“老虎”;“甘饵”是“甜美的食物”。据此,这句话的译文是:人是老虎最甜美的食物。 3.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文章叙写管与向官庄子提出抓住时机就可以不太费力地就可刺杀两只老虎的故事,说明了做事情要善于分析,要充分利用事物间的矛盾,把握时机,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道理。启示人们:要想取得成功,不能光凭勇敢,而要运用智慧。善于运用智慧的人,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取得很大的收获。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参考译文: 有两只老虎因抢着吃一人而搏斗,管庄子要去刺杀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一种贪婪残暴的动物,人是它最可口的食物。现在两只虎因争一人而搏斗,小老虎一定会死掉,大老虎必定要负伤。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可是一举获得两只老虎。没有付出刺杀一只老虎的劳力,却有刺死两只老虎的美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湍绿潭/可以调

B.虽乘御风/猛浪若

C.春冬之/有见日

D.久绝/蝉则千不穷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春冬时/其反激

B.疾也/盖诱敌

C.哀转久/沿溯阻

D.渔者歌曰/温而知新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写了不同时节的三峡: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秋季的三峡展示着凄婉美。

B.第二段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对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令人印象深刻。

C.第三段用“素”形容湍急的水流,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用“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也写出潭水之静。

D.第四段引用的渔歌歌谣,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逄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单车”也许并非真的单人单车,这样写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表达内心的孤寂。

B.颔联承接首联,诗人以“蓬草”、“大雁”自比,传达出漂泊无定的感受,“征蓬”“归雁”既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

C.颈联被赞为“千古壮观”。“孤”写烽烟单调,“直”表现其线条突兀而无甚美感,“长”写黄河的杳无尽头,“圆”表现落日之大。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续写出使一事。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有的只是慷慨悲壮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达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与垃圾的战争

①近日,我国多地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其实,人类对付垃圾的历史几乎和城市的起源一样古老。那么,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对付垃圾的呢?

②人类处理垃圾的历史源远流长。大约1万年前,人类放弃了游牧生活,建立起了更多的定居地。那时,人们将废弃物丢弃在居住地的地面上,当臭气变得令人忍无可忍时,人们会再弄来一些新的泥土盖在这些垃圾上,或者任由家中的猪、狗、鸟类以及啮齿类动物分吃垃圾中残余的有机物。

③大约5000年前,希腊克里特岛上的人们挖了一个很大的坑,他们把垃圾一层一层地埋进去,然后在上面铺上泥土。这种垃圾处理的方式很粗糙,但直到今天仍在使用,也就是填埋法。

④大约4500年前,在印度河流域的摩亨约·达罗城内,根据当时的规划,房屋内部开始建有垃圾斜槽和垃圾箱。

⑤公元前2100年,在埃及的赫拉克利奥波利斯城内,贵族区的废弃物开始得到收集,但处理的方式是将其中大部分倒入尼罗河。

⑥大约自公元前1600年起,犹太人必须将废弃物掩埋在远离住宅区的地方。那时的耶路撒冷可以利用的水源非常有限,但《塔木德》(仅次于《圣经》的典籍)规定,耶路撒冷的街道必须每天冲洗。

⑦公元前5世纪,雅典堆满了乱七八糟的垃圾,威胁着市民的健康。于是,古希腊人开始统筹设置城市垃圾场。古希腊雅典出台了最早的垃圾处理法案,创建了西方第一个市政垃圾场所,要求人们必须把垃圾扔到离城邦至少1.6千米的地方,并禁止人们将垃圾扔到街道上。

⑧约公元200年,古罗马建立了第一个有记录在案的环卫部门,聘请专门人员在街道上清理垃圾,把垃圾收集到马车上带走处理。

⑨现代垃圾分类的设想最早出现在法国。世界上最早推出垃圾分类制度和设立公共垃圾桶的国家是法国。公共垃圾桶的出现,为现代城市的清洁工作带来极大的改善。

⑩1884年,新上任的法国上塞纳省(当时首都巴黎也属于该省)省长欧仁·布拜耳目睹巴黎市容的脏乱差后实在忍无可忍,下令在街道两旁设立公共垃圾桶,室内出租屋必须为每个租户提供至少3个分类垃圾桶,分别盛装纸张布料、玻璃陶瓷废料和生活垃圾。“为了捍卫市容,我向所有的户主下令:必须要为租客提供3个40~120升的盒子分类盛装生活垃圾。一个用来装易腐烂的废物;一个用来装纸和破布;还有一个装的是玻璃、陶瓷和牡蛎壳。”

⑪尽管此时的垃圾处理相对而言还算简单,但大部分巴黎人并不理解其中的意义,对这个决定非常不赞同,并产生了一系列矛盾:房屋业主趁机增加新的收费项目,门卫有了更多的额外任务,就连拾荒者们也因为垃圾被分类整理后面临生存威胁而抗议……媒体更是冷嘲热讽,1884年法国《费加罗报》将公共垃圾桶称为“布拜耳的箱子”,久而久之,公共垃圾桶的法国名字就变成了“布拜耳(poubelle)”。

⑫尽管布拜耳的垃圾分类构想因配套不完善未能全部实现,但他的确是公共垃圾桶和垃圾分美的首创者。他顶住外界压力将这项政策一直坚持了下去。1892年和1894年,他又成功处置了霍乱疫情和房屋的下水道问题,还说服房东们支付废水处理的成本。这一系列举措极大改善了巴黎的卫生状况。“二战”后,这些举措得到大规模推广,各大城市普遍使用垃圾桶,并由市政府定期处理垃圾。

(选自:《百科知识》2019年19期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古代处理垃圾”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约1万年前,人们将垃圾丢在地上,当臭气令人忍无可忍时,就用新的泥土盖上。

B.希腊克里特岛的人们挖一个大坑,把垃圾一层一层地埋进去,再在上面铺上泥土。

C.在摩亨约·达罗城内,据当时的规划,房屋的内部已开始建有垃圾斜槽和垃圾箱。

D.犹太人必须将垃圾埋在靠近住宅区的地方,但规定,耶路撒冷的街道必须每天清洗。

2.下列对文本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战争”一词生动形象,富吸引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从第②段至第⑧段,本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为我们介绍了人类处理垃圾的历史

C.第⑦段介绍古代垃圾处理中城市垃圾场的出现,运用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第⑨段中加点词“至少”,限定了扔垃圾的距离范围,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很久很久前,人们用垃圾中残余的有机物饲养家中的猪、狗、鸟类以及啮齿类动物。

B.约公元200年,古罗马建立了第一个有记录在案的环卫部门,请专门人员清理垃圾。

C.欧仁下令必须为每个租户提供分类垃圾桶,装纸张布料、玻璃陶瓷废料和生活垃圾。

D.尽管布拜耳的垃圾分类构想未全实现,但他的确是公共垃圾桶和垃圾分类的首创者。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眼中,毛泽东学识渊博、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和推理,是纯粹的知识分子、是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B.朱德出生于佃农家庭,他曾经加入同盟会、参加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后来寻找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

C.毛泽东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他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埃德加都无法回答,这显示出毛泽东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D.埃德加深入根据地,根据考察和采访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评价、并向世界做出了公正报道。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书,即书信,古代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多用于记事或写景的应用性文体。

B.《记承天寺夜游》中提到“竹柏”,竹、柏、梅和兰并称“花中四君子”,为人所喜。

C.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重阳节,自古民间就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