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采一把艾蒿回家 丁立梅 ①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采一把艾蒿回家

丁立梅

①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城郊有一片小河,水已见底,里面长满艾蒿。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要作种种臆想。

②“彼采艾兮,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艾蒿,是情深意长的牵念。其中的男人女人短别离,不过一日不见,竟如同隔了三年。爱,从来都是魂牵梦萦的一桩事。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那双采艾的手,如何落在艾蒿上?他(她)采了做什么的?这遥远的风俗,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③街上也有艾蒿卖,和芦苇叶一道。稻草胡乱扎着,一束束,插在塑料桶里。这种植物,叶与茎的颜色雷同,淡绿中,泛白,泛灰。这样的色彩,不耀眼,很低调。是乡村女儿,淡淡妆,浅浅笑。闻起来微苦,一股中药味。村人们又把它叫作苦艾。也只在远远的乡村,也只在荒僻的沟渠里生长。平时大抵少有人想到它,只在这个叫端午的日子里,它突然被记起。大人们会吩咐孩子,去,采几把苦艾回来。

④那个时候,乡村的乐事里,采艾蒿,也算得上一乐吧。孩子们得了大人指令,如撒欢的小马驹,一路奔向那沟渠去。吵吵嚷嚷着,节日的喧闹,被我们吵嚷得四处流溢。很快,每人怀里,都有一大捧艾蒿。路上走着,一个个小人儿,身上都散发出一股中药的香味。

⑤艾蒿生于山野之中,枝叶上难免会沾上一些泥土或浮尘。怀抱中的艾蒿离开土地一会儿,便渐渐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了。于是我们在回家之前,先奔到村头的小河边。河水清澈欢快地流淌。涌到河边的孩子,有的蹲在河边,有的干脆站到河水里,反复地抖动,努力唤醒这些入睡的婴儿。之后才又一窝蜂似地涌进村庄。

⑥门前的木盆里,煮好的芦苇叶,早已泡在清水中。眼睛瞟到,心里的欢乐,就要蹦出胸口来,知道要包粽子吃了。大人们这时若指使我们去做什么,我们都会脆脆地应一声,跑得比兔子还快。至于插艾蒿,那完全不用大人们动手的,门上,柜子上,蚊帐里,到处都被我们插满了。一屋的艾蒿味,微苦。大人们说,避邪。我们虽对这风俗习惯一知半解,但知道,插上艾蒿,就代表过端午了。于是很欢喜。

⑦眼下,站在城郊的小河边,望着满眼的艾蒿,我油然联想到远方的友人。

⑧朋友是湖北人,也是写作的,曾与我在一次笔会上相遇。后来,她去了美国。她的家乡,过端午也有插艾蒿的习俗,她也曾于小小年纪里,去采过艾蒿。昨天,我收到她发来的邮件,她说,国内这个时候,又该粽子飘香了吧。并不想粽子,美国一些华人超市里有卖。却想艾蒿,想坐在艾蒿味道里吃粽子的童年,温和的中药味,把人包裹得很结实很温暖。

⑨就是这样,故乡隔得再远,有些味道,注定是忘不掉的。

⑩我的儿子,他第一次认识了艾蒿,觉得奇怪,捧着一把艾蒿问我,为什么过端午要插艾蒿呢?我这样回答他,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风俗。避邪呢,我又补充。口气酷似当年我的母亲。继而想,若干年后,我的儿子的记忆里,一定也有艾蒿,而且,端午节一到,他定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采艾蒿,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由“端午节带儿子出城采艾蒿”这件事引发了哪些联想?

2.请分析文章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作者为什么说“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联想到①《诗经》中采艾蒿的诗句(或采艾蒿的青年男女)②儿时端午节采艾蒿的乐事(或故乡的风俗,采艾蒿插艾蒿的乐事)③远在美国的友人发来的邮件(或远方的友人,身在异国他乡,怀念端午节充满艾蒿气味的童年)④若干年后儿子也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孩子采艾蒿 2.引用《诗经》,写采艾蒿风俗的来历,引起下文对人们采艾蒿内容的叙述和描写,照应前文的“种种臆想”,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3.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艾蒿的生长情态,表现了它的普通和朴实,表达了作者对艾蒿朴实与纯真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4.端午节采插艾蒿是一种民俗,流传至今;作者会在端午节带着自己的儿子去采艾蒿,作者的朋友远在异国他乡也会在端午节怀想艾蒿的味道,因为他们都有童年采艾的经历;艾蒿已经成为故乡的记忆,寄托着浓浓的乡情.这一习俗定会为人们喜爱并流传下去。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第②段,写联想到《诗经》中采艾蒿的诗句;第④⑤段,写联想到儿时端午节采艾蒿的乐事;第⑦⑧段,写联想到远在美国的友人发来的邮件(或远方的友人,身在异国他乡,怀念端午节充满艾蒿气味的童年);第⑩段,若干年后儿子也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孩子采艾蒿。 2.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记叙了什么内容及突出了什么主题。“彼采艾兮,如三岁兮”“这遥远的风俗,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引用《诗经》,写采艾蒿风俗的来历;结构上的作用,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此处对艾蒿的介绍,引出下文“街上也有艾蒿卖”“那个时候,乡村的乐事里,采艾蒿,也算得上一乐吧”等内容的叙述和描写,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判断要赏析的句子是环境描写句还是人物描写句,其次判断是运用了修辞手法还是表现手法,最后分析其作用。“是乡村女儿,淡淡妆,浅浅笑”,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回答其作用,答题规范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情景,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品质、心情、情感)。结合上下文可知,“叶与茎的颜色雷同,淡绿中,泛白,泛灰”,生动形象写出了艾蒿的生长情态,“不耀眼,很低调”“淡淡妆,浅浅笑” 表现了它的普通和朴实,表达了作者对艾蒿朴实与纯真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即可。“这遥远的风俗,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风俗”说明端午节采插艾蒿是一种民俗,流传至今;“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写作者会在端午节带着自己的儿子去采艾蒿;“她去了美国。她的家乡,过端午也有插艾蒿的习俗,她也曾于小小年纪里,去采过艾蒿”写朋友远在异国他乡也会在端午节怀想艾蒿的味道,因为他们都有童年采艾的经历;“就是这样,故乡隔得再远,有些味道,注定是忘不掉的”写艾蒿已经成为故乡的记忆,寄托着浓浓的乡情;“若干年后,我的儿子的记忆里,一定也有艾蒿,而且,端午节一到,他定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采艾蒿”写这一习俗定会为人们喜爱并流传下去。这些都是作者说“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周公诫子》)

(注)①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②相:辅佐。③宽裕:宽大,宽容。④守:保持。⑤恭:肃敬,谦逊有礼。⑥荣:荣华显贵。⑦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⑧尊盛:位高势盛。⑨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⑩愚:愚拙,不巧伪。由:奉行,遵从。慎:谨慎,慎重。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处)

然 一 沐 三 握 发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险躁则不能

(2)成枯落

(3)吾,德行宽裕

(4)子无鲁国骄士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4.诸葛亮认为立德原则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5.这两篇短文都是父亲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各不相同。其告诫的中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前两句写“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有什么用意?

2.“落花时节”有哪些特殊含义?

 

查看答案

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必答题: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选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⑩天阶夜色凉如水,___________。( 杜牧《秋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那怪出得门来,……行者近前笑道:“我贤侄莫弄虚头。……趁早送出我师父,不要白了面皮,失了亲情,恐你令尊知道,怪我老孙以长欺幼,不象模样。”

(节选自《西游记》第41回)

(乙)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

(节选自《西游记》第59回)

(1)甲文中,“那怪”指谁?行者为何称他为贤侄?

(2)乙文中,罗刹女为什么听见孙悟空三字便“恶狠狠怒发心头”?

(3)鲁迅评论《西游记》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你结合这两回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句有两处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12月8日,①涟水县在福建漳州实行农业产业招商说明会,现场共签约朱桥五彩番茄等项目,②总投资约18.6亿元左右。这将有力的加快了涟水“四园”建设的步伐。

(1)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