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二石兽/并沉焉

B.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C.六幕/相联如胠箧

D.人/皆伏其精练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数小舟_________

(2)于沙上_________

(3)不亦_________

(4)人其板_________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反溯流逆上矣/塔

B.石性坚重/乃以瓦布之

C.石性坚重/钉板上下弥束

D.知其一/当涉猎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5.选文虽短,但颇具哲理,读后请谈谈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1.C 2. 划(船) 埋没 颠倒,错乱 走 3.B 4.(1)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主观判断吗?(2)匠师说:“没有铺瓦,上面轻,所以像这样晃动”。 5.甲文告诉我们凡事不能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乙文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综合阅读的能力。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A.主语为“二石兽”,谓语是“并沉焉”,停顿正确。 B.“必于石下迎水处”是状语,“啮沙为坎穴”是谓语部分,停顿正确。 C.“六幕相联”是主语,“如胠箧”是谓语部分,正确停顿应该是“六幕相联/如胠箧”。 D.“人”是主语,“皆伏其精练”是谓语部分,停顿正确。 故答案选C。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本题中,“棹”读zhào,动词,划(船);“湮”指埋没;“颠”指颠倒,错乱;“履”,动词,指踩踏,走。 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是常见的现象,注意结合句意分析。 A. 遂:两个都表顺承,副词,就。 B. 乃:表判断肯定,是/表前后动作相继,就。 C. 盖:两个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 D. 但:两个都是副词,只,只是。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可具体运用“留、补、删、换、调”五种方法;同时要注意词性活用、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情况。(1)句中,“然则”意思是既然这样……那么;“但”是古今异义词,只;“可据理臆断欤”是反问句,翻译时要保留原句式;(2)句中,“故”,所以;“如此”,像这样;“此”代指塔晃动。 5.本题考查学生对故事蕴含道理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自己的理解。甲文:庙里的和尚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没有找到;讲学家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向地下挖掘,也没找到;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在上游找到了石兽。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欤!”这就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乙文: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在于“未布瓦”,结果塔动如初;而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方法,解决了塔身不稳定问题。这就说明工匠们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对事物判断不正确,看问题只看了表面;而喻皓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短语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并列短语)

B.无人问津它却默默地长上来。(偏正短语)

C.远远地望去火箭起飞了。   (主谓短语)

D.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动宾短语)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张中行,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B.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宣室求贤访逐臣”中的“宣室”指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指被放逐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C.“丝竹”在古代泛指乐器,“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古人以山南水南为阳,山北水北为阴。

D.《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如花的春季,阅读辉煌的黎明;如水的心境,阅读幽静的夕月;如雪的灵魂,阅读奇妙的童话;如梦的岁月,阅读壮丽的人生。

阅读,是一种沟通,历史的残缺与完美,现实的动荡与平静,世界的无奈与精彩,生活的苦涩与醉人,无不在阅读中相互①(融合  融洽)又相互分离。

阅读,是一种明悟,无论是家存诗书还是窖藏老酒,无论是古韵京腔还是真草隶篆,无论是轩辕古藤还是华夏新枝,无论是百家经典还是大众俗语,没有阅读便没有睿智,没有②(深刻  深邃)的目光,没有长袖阔带的文气,没有风流倜傥的洒脱。

珍惜阅读,便是珍惜文学,珍惜楚韵风骚唐诗宋词,乃至摄魂夺魄的西游,剑戈惊天的三国,情诗千载的红楼。

珍惜阅读,阅读便如一首歌,歌到情处泪自流;珍惜阅读,阅读便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稠;珍惜阅读,阅读便像一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阅读,不仅能开阔你的见识,增长你的视野,还可以陶冶你的性情,带给你别样的人生。

(1)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________        ②_________

(2)修改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下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赘(lěi)    无)     契约    悲天人(mǐn)    人不倦(huì

B.迸溅(bèng)   头(chàn)  矜持    气方刚(xuè)     忍俊不jīn

C.抖(chàn)   吞shì)    羸弱    海市楼(shèn)    息凝神(bǐng

D.热(chì)    小(miǎo)   俯瞰    千重负(jūn)     心有灵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

(2)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7)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8)《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且充满生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