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
楼宇烈
①中国文人的志向有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例如,张载的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就是文人的志向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文人的一种志向。
②《大学》提出了三纲八目,强调了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要求知识分子不要孤立,不要墨守陈规,要跟大众打成一片,要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纲领是人应该达到的目标。“明明德”就是把美好的、光明的、能够照耀天下的品德发扬出来,“亲民”也可以解释为新民或近民,不管哪种解释,都是文人的一种志向。知识分子不是孤立的,不是不变的,是在永远前进的,是要跟大众打成一片的。然后是要达到“至善”,这是人生最高的理想追求。
③《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内圣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的功夫。中国知识分子不能仅仅提升自己的修养,对外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上,把家齐好,把国治好,把天下平了,这才说明文人的修养有用。“八条目”是一个内圣外王的功夫,目的是达到前面的“三纲领”,这也可以说是文人的一种志向。
④中国文人常有的一种忧患意识,总是看到社会方方面面和人类本性中恶劣的方面、不完美之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造社会,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天下情怀。
1.第①段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请概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请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太祖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其龙兴守将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蹋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惟庸皆败。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下列句中“以”字用法跟“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中“以”字用法一样的是( )
A.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B.不以物喜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基不仅通晓经史,还精于象纬之学,人们把他与诸葛孔明相提并论。
B.刘基善于谋略,明太祖多用其策,龙兴守将胡美意欲投降后要求不解散旧部,用钱财买通关节,对此太祖十分生气,刘基暗地踢胡床提醒后,太祖终于答应。
C.当太祖询问继任宰相人选时,刘基提出了一些见解,评论胡惟庸时用一比喻,就像驾车时可能掀翻车辕一样,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暗示不可用。
D.刘基与李善长有些构怨,但在太祖责罚李善长时,刘基为他说好话,用大木柱喻之,而把自己比喻为小木柱。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
②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③太祖悟,许之:
④吾之相,诚无逾先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阅读下面《水浒传》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A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双脚一蹬,那只渔船一似狂风飘败叶,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A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人也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赢!”便把A胳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厮打,先教你吃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桶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宋江、戴宗急赶至岸边,那只船已翻在江里,两个只在岸上叫苦。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阴树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吃了一肚皮水。”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A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贪看,没一个不喝彩。……戴宗问众人道:“这白大汉是谁?"有认得的说道:"这个好汉便是本处卖鱼主人,唤做B。”
(1)语段中的A和B分别是谁?
(2)A和B为何厮打成一团?
(3)赏析文中的划线句。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蒋门神,被武松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被武松所杀。
B.杨志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因失陷花石纲丢官。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派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
C.鲁智深因大闹五台山,被打发去大相国寺,途中,他曾“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到了大相国寺,“倒拔垂杨柳”镇住了一众泼皮。
D.“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好汉是晁盖,他与一众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智取生辰纲。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朝的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C.《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有《范文正工集》传世。
D.《乡愁》的作者是著名的乡愁诗人余光中,他出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他的作品中常常体现深沉的家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