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甲)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2)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乙)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丙)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丁)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
2.下列对文本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画线句(甲)“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1)要控制饮食。(2)要增强运动。”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别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说明如何控制肥胖现象。
B.材料一画线句(乙)“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有哪些运动方式。
C.材料三画线句(丙)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不同年龄段,儿童应补充和保证哪些营养。
D.材料三画线句(丁)运用列数字说明方法具体说明儿童每天运动应达到的最低时间(或运动量)。
3.“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4.小李同学是“小胖墩”,他正在为自己日渐攀升的体重而忧心。请你根据本文知识,为他提供两个科学控制体重的好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②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③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④,此子房⑤教之也。当淮阴⑥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留侯论》,有删节)
(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韩信破齐,向刘邦请封“假王”,“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荣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日:‘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赶紧提醒他不能得罪韩信。刘邦醒悟,便封韩信为齐王以笼络他。韩信后降封为淮阴侯,故称为淮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必有过人之节/人恒过
B.管夷吾举于士/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
C.苦其心志/何苦而不平
D.见于词色/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例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必有过人之节
A.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C.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D.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____;(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月夜忆舍弟①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②,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
(乙)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①本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舍弟,指自己的弟弟。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③况乃:何况,况且。
1.下列对两首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做,表达的情感却并不完全相同。
B.两诗首联都在写景,都描述了国都沦陷时萧条破败的景象,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C.两诗颔联都运用了拟人手法,都将主观情感移情于物,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D.两诗都提到了“家书”,也都同时提到了战争。可见诗人既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E.甲诗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宽慰: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在甲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书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B.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C.该书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D.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2)一位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想要制作一张名为“斯诺眼中的毛泽东”的读书卡片。请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帮这位同学再补充两点。
毛泽东 |
身份:中华人民苏维埃共和国主席 |
斯诺眼中的毛泽东:①质朴纯真而又机智老练,颇有幽默感; |
②在中国共产党的势力范围内影响最大 |
③ |
④ |
(3)阅读下面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的文段,回答问题。
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他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上,打入了一个楔子。
①文中的“他”是谁?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②“他”还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举一例说明。
名句默写。
古诗中的写景名句比比皆是。王绩用“树树皆秋色,①________”简笔勾勒出山景的萧瑟与寂寞(《野望》);崔颢《黄鹤楼》颈联②“________,________。”写景历来被人称道;李清照则在《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③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
某校初二年级开展“关注语文”的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小题。
(关注一)只背经典有局限
现象:小强同学在小学时就背诵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但谈起现在的语文学习,他还是一头雾水。
语文学习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背诵国学经典并不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万能钥匙。
对策:语文学习要 。
(关注二)
现象:进入初二,丽丽同学天天在语文的题海中拼搏,可是语文成绩仍然徘徊不前。
大量重复的练习会让人身心疲惫,提高语文成绩不能盲目做题。
对策:语文练习要适度、得法。
(1)给“关注一”写出一条对策: 。
(2)给“关注二”拟定一个标题(限7个字): 。
(3)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班委会决定去采访本校九年级语文学习之星娜娜学姐,请你设计两个采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