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戏曲专题知识讲座,同学们了解戏曲发展的历史,也增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B.一阵春风吹来,树枝随风摇曳,连月光、树影也一起晃动起来。
C.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两千年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进行了研究。
D.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备考的最后三个月里,我们必须戒骄戒躁,一步一个脚印,为圆梦中考竭尽全力。
B.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力挽狂澜,技压群雄,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枚球类集体项目的金牌。
C.他学习认真又乐于助人,这次被选为班长,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D.提到江中制药,大家就会想到耳熟能详的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如今江中集团已成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秘诀 不省人事(xǐng) 宽宥(yǒu) 天之娇子
B.惊骇 自惭形秽(huì) 筵席(yàn) 郑重其是
C.亵读 间不容发(jiàn) 侥幸(jiǎo) 断章取义
D.箴言 茅塞顿开(sè) 豢养(huàn) 前仆后继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8年2月4日,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一场普通的毕业典礼备受关注。81岁的奶奶同学薛敏修完成了所有专升本课程的学习,在这一天拿到了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本科毕业证书。而为了这一刻,她已经奋斗了整整四年。2014年,77岁的薛敏修进入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她成为了“身边的榜样”,成为老师和同学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她每天都是凌晨五点起床,基本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她说:“只要学习我就高兴,学习我就有收获。”她会五门语言(中文,英语,法语,俄语,拉丁语),还会用制表、修图的软件,确实令人惊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这个学期我们阅读了法布尔的名著《昆虫记》。大家都对神奇的昆虫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九(1)班班刊准备开设《神奇的昆虫》专栏,请你为专栏撰写一篇短文,向同学介绍你最喜爱或最熟悉的一种昆虫。
要求:①对象明确,内容合宜,顺序合理。②符合说明文语言特点。③不超过200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根赋
刘增山
①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
②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
③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粱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
④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
⑤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
⑥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的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拌了个半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要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
⑦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想到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我决心服从父亲的裁决。
⑧“你去看看那树根吧。”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说,“一棵树不光是露在地面上的。”
⑨啊,好难刨下的根!
⑩过去,我只注意欣赏白杨树那裸露在大地上的繁华茂盛的枝叶,没想到它在地下还有如此虬曲壮观的根系。那深扎在沙石和岩壁之间的根,千条万绪、纵横盘缠,相互纠葛。那主根深不可测,那旁根、须根多不可数,那簇簇根系,千姿百态,异状纷呈。有的像一队浩荡进攻的兵士,剑拔弩张,在地下那黑暗的岩层间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有的像一队队吃苦耐劳的矿工,在地下那岩石的縫隙中匍匐着身体向前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有的则像一群群勤劳坚韧的蚯蚓,拼命地在地下吮吸着乳汁,汲取着营养,然后把它输送给地上的树干;有的盘曲的根则更像那抛在地心的锚,为了稳固那地上的大树,而紧紧地死抱着岩石……
⑪刨着,刨着,我不禁对根肃然起敬。白杨啊,我终于懂得了,你那高大的身躯为什么能风打不动、雨浇不倒呢?是这地下坚定顽强的根支撑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能长出翠玉般的绿叶,开出轻絮飘飞的花呢?是因为地下有勇于献身的根营养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又能顶天立地的雄踞大地呢?是那不怕埋没的根把荣耀全部馈赠给了你呀!
⑫父亲这时问我:“听说,地上的树身有多高,地下的树根就有多长,书上写过吗?”
⑬父亲又问我:“还听说,地下的树根有多少,地上的树叶就有多少,书上能查到吗?”
⑭我为父亲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回过神来:“都该写上。”
⑮我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回答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但父亲的提问却使我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哲理……
1.文章围绕“刨树”表现了“我”情感的变化过程,试作梳理概括。
①______→平静→②______→③______
2.文章第⑩段对根的描写“显其形”“传其神”,试对此加以赏析。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白杨树是父亲给儿子树立的一块“人标”,这棵树的形象特征、精神品格影响、塑造了“我”生命的品质。
B.儿子小的时候,父亲要用白杨树来教育儿子,所以他精心呵护树的成长;现在儿子成才了,父亲也放心了,觉得白杨树用来做大梁更合适。
C.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让我去刨根、看根的举动背后另有深意。
D.文章题为“根赋”,却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写树身和父亲对树的呵护,并非详略安排不当,而是为了用树的粗壮来侧面表现根的伟大,也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根的描写和赞美。
E.本文和茅盾《白杨礼赞》赞美的对象一致,都采用了象征、对比等手法从外形到内核各个层面对白杨树进行了深入讴歌。
4.你认为结尾处作者从父亲的问话中领悟到了怎样的“生命哲理”?请结合文章和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句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