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家院子里的石榴树开得浓烈,娇艳...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家院子里的石榴树开得浓烈,娇艳的花朵缀满了整个树冠,好一个花团锦簇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姿百态,绘声绘色

C.做学问,是一件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心无旁骛,来不得半点虚假。

D.在昨天的读书报告会上,他旁征博引,赢得了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

 

B 【解析】 A.“花团锦簇”形容色彩艳丽的景象,使用正确; B.“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 C.“心无旁骛”意思是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使用正确; D.“旁征博引”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使用正确。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四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惟余莽莽    分外妖饶    废寝忘食    言行相悖

B.摇曳多姿    饱食终日    强聒不舍    娇揉造作

C.附庸风雅    形销骨立    鸠占鹊巢    郑重其是

D.前仆后继    不攻自破    不言而喻    孜孜不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友善是待人心平气和,谦恭有礼,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友善是爱心的外化,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友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友善不仅包括对人的友善,还包括对自然的友善。

请以“友善”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九年级某班开展了一次不记名诚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调查人数45人):

 

手机未上交

抄袭作业

周测作弊

没有

24

20

28

偶尔

16

15

10

经常

5

10

7

 

针对调查结果,班主任张老师特地召开了一次班干部会议,商讨解决办法。

张老师:从调查结果看来,班上还是存在一些不诚信现象,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奉行一生的行为准则,大家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纪律委员:我觉得对这些不诚信的同学,老师应该严惩,这样同学们不敢再犯了。

学习委员:我觉得可以建立一个个人诚信银行,定期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奖励。

班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诚信。

张老师:大家的想的办法都不错,先从思想认识层面开始吧,我们先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份“共铸诚信班级”的倡议书,然后再建立个人诚信银行。

请你根据讨论内容,完成下面这份“共铸诚信班级”的倡议书。

要求:①信息全面、准确、有效;②语言简练得体;③符合文章要求;④中需写倡议书的正文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查看答案

记叙文阅读

大地清明

周伟

①又是一年清明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如期而至。

②我们一起向杨里塘的老祖坟山上走去,向青草更青处走去,去赴一场人生的盛宴。我们做晚辈的,依次一一跪拜下来,跪成一地嫩绿生鲜的蔬菜瓜豆。祖先们,仿佛都从泥土中醒来,长幼有序,排排坐定,喜笑颜开,把酒话桑麻。谈起去年土里的收成,今年的新打算。问起猪牛鸡鸭好不好养?娃儿出息没出息?主事的,就一五一十向祖先们禀告,生怕漏掉一丝春天的讯息,大地上的甜美。

③祖先们见了,一起好欢喜呀。我偷偷地抬起头来,一眼瞥见奶奶端坐对面。奶奶,还是那般清和、安详,比安详还安详,比温暖还温暖,比清明更清明,比美好更美好。

④方圆几十里,谁都知道奶奶。只要一提起她,总有人接茬:喔,善塘铺里的奶奶不管大人、小孩,大家都喊她奶奶,盛赞她的种种美德,传说她的许多善事。我家的房子紧靠路边那口荷塘,塘边几棵大树,枝繁叶茂,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一条阡陌小路,载着浓浓的绿荫,晃晃悠悠地伸到我家的门前。阳光下的走廊上,总是坐着和蔼慈祥的奶奶。这无疑是个好去处。过路的,闲聊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见了奶奶都亲热地喊一声,便能喊出奶奶的笑声,和奶奶的茶水与坐凳。要借个物什,或者手头短缺点油盐钱,有奶奶在,只要一开口,都不会落空。碰上吃饭时刻,还会被硬拽着坐到饭桌上……我问奶奶:“你这样有求必应,救苦救难,不就是大家敬奉的观世音菩萨吗?”奶奶瞬即用眼神制止我,说:“可不能乱说,哪敢比啊?”奶奶说:“我们是善塘人,‘善’字当头,一心向善才是。你们长大了,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自己是善塘人,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只有这样,你们一生,才能坐得住,站得稳,行得正,走得远。” 

⑤奶奶一生,吃苦、耐劳,能干,聪慧,虽然文化不高,认不得多少字,却把一切都看得清明。每天大清早,奶奶都要我去村头老井挑水,把家里挑得缸满桶满。奶奶常说,越早水越清,越早水味越正。小时候挑水的情景,我记忆犹新。第一回挑水,挑了大半桶,水总是免不了淌出来。第二回,少挑了许多,想是不会淌出来了。挑起来,一路轻快,欢喜到家。回过头一看,哟,星星点点,湿漉漉的,怎么淌了一路?第三回,奶奶要我把桶子里的水满上,再看看。我依了,竟然没再淌出来。奶奶满意地摩挲着我的小脑袋,说:“看,看看,一桶水不淌,半桶水淌得厉害。”挑回来,一身汗,我伸勺一舀,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干,手一抹嘴上的水珠,骄傲地看着奶奶。奶奶又笑着问我:“甜么?”我一回味,果真甜,以前咋没觉出井水的清甜来呢?奶奶看着我一脸的疑惑,说:“就是嘛,自己挑的就是甜哩!……”星光、月色、青草、露水、虫鸣、狗吠、鸡叫、鱼肚白,天天一天,奶奶总是吱呀一声第一个推开大门,看得很远、很远,然后,清清朗朗地大声告诉我们:山青水清,人勤水甜,大地清明……

⑥有时候,奶奶还会带着我们去爬屋后晒谷坪边的小山头。爬山时,她又絮絮叨叨,说:“要昂首,要挺胸,眼要看前方;向上,向上,再向上,不得停歇。做人做事,都得这样!”……我们站在山巅,一齐向山那边喊,喊得群山响应,林海阵阵。眺望远方,满目翠绿,万物迎春,千山时花。静下来,我们躺坐在软绵绵的山坡上,看着弯弯曲曲上山的路,一阵绿色的山风拂过,心身清怡。奶奶说,你们以后要爬的山还会很多很多,要一直保持今天这样向上的好心情。我们一个个似懂非懂,鸡啄米般的头点个不停。现在,体味体味、琢磨一下,那时的心情,是不是应该就叫向上的绿色心情呢。若真是如此,在今后人生的爬坡中,我们一定要时刻保鲜着这份“向上的绿色心情”。

⑦后来,我们一个个都离开了乡下。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回乡下去看奶奶。奶奶很高兴,絮絮叨叨说她敬过神的,神灵的保佑!她说神灵得很,不然你们都身体硬邦邦,精神兴旺旺,工作顶呱呱,平安无事的一个个!奶奶送我们走时,要送好远,一程又一程,看着我们说:你们赶上好时候了,要攒起劲!别老想着奶奶。边说边回过脸去。我问:“奶奶,你怎么了?”奶奶擦着眼睛,爽朗地一笑,说:“奶奶高兴着呢!走,走好!奶奶会敬神保佑你们的。”奶奶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说:“傻小子,你们记着,神就是自个儿!这样,啥都不怕,啥都不愁。”又很响地拍着胸脯,让人不能怀疑。

⑧奶奶的絮絮叨叨,就如同她的那架纺车,咿咿呀呀地,悠扬而绵长,一直唱到火塘边的油灯快干的时候,还是那样地好听,令人动情。奶奶要走的时候,把我叫到她的床前,絮絮叨叨:“人嘛,一生一世,就两个字,一个是生,一个是死。生就好好地生,死就静静地死。心存清明,一世淡好。”奶奶还说:“想奶奶了,有什么好事,有什么委屈,有什么疑惑,清明那天,都要一古脑儿告诉奶奶,让奶奶放一百个心。”奶奶说得平平淡淡、安安静静,眼角竟还露出浅浅的一丝笑意。听到这里,我心酸了一下,眼里簌簌地掉下几滴热泪。我动情地品味着奶奶的絮叨,心海汹涌。

⑨年年清明,今又清明。老屋仍在,荷塘依旧,塘边几棵大树地,枝繁叶茂,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一条阡陌小路,载着浓浓的绿荫,晃晃悠悠地伸到我家的门前。阳光下,依稀可见奶奶那和蔼慈祥的面容,依稀听见大家称赞奶奶的声音,山青水清人更亲,故乡星星亮晶晶。

⑩也许有人会问:众生芸芸,置身尘世铅华中,人生看得几清明?

⑪想想,其实,如奶奶说的一般,简单明了——心路静好,大地清明,九天敞亮。

1.文章第④-⑦段叙述了关于奶奶的哪几件事?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

老屋仍在,荷塘依旧,塘边几棵大树地,枝繁叶茂,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一条阡陌小路,载着浓浓的绿荫,晃晃悠悠地伸到我家的门前。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用一个“总是如期而至”,表明清明祭祖这件事在家乡人们心中的重要。

B.第②段作者使用比喻、想象等手法描绘了清明祭祖的情形,使表达更加生动。

C.第⑧段中,写奶奶的絮絮叨叨如同她的纺车的咿咿呀呀,旨在表现奶奶为人的勤快。

D.文章采用倒叙手法,由清明祭祖引出对奶奶生平和处事原则的回忆。

E.奶奶通过挑水一事巧妙地告诫“我”,只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就可以做好一切事情。

4.文章以“大地清明”为题有何作用?文中奶奶临终遗言是“心存清明,一世淡好”,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心存清明”的理解。

(链接材料)一对中国夫妻6岁的孩子,去美国洛杉矶度假,可飞机刚落地,一家三口却被FBI全副武装的执法人员遣送回国了。起因是,孩子在飞机上各种闹腾,还一直对旁边的日本华裔小哥拳打脚踢,叽叽歪歪。小哥在几经包容之后,礼貌地请求孩子的父母能否管教好自己的孩子。结果父母直接无视,后来实在忍无可忍,日本小哥便痛骂孩子一顿,孩子的父母却因此和日本小哥扭打了起来。遣返回国属于驱逐出境,这一家三口经此一闹,几乎再无出国游玩的机会了。

 

查看答案

议论文阅读

我们敢不敢站在孔子肩膀上

①大科学家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站得更高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的,只有始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维,才能有所成就。 

②牛顿本来就是这样的,在他之前,对于被亚里士多德证明了的自然界的地面、落体和星体三运动,是不容置疑的定论。但是,他还是无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对这三种运动予以否定,完成了人类自然历史中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其实,其时不迷信权威,站在巨人肩膀上思维的又何止牛顿,道尔顿之于原子学说,欧拉和柯西之于微积分,拉普拉斯之于太阳起源说,达尔文之于进化论等等,无不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思维的结果。 

③同样在这一时期的前后,欧洲各种新思潮正可谓汹涌澎湃,浪激天空,特别是法国出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卢梭等一大批思想家,他们果断地提出要摧毁旧的政治体制,提倡人权和理性,用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旗帜号召人民,反对专制主义,实现民主和法制。这些全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当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十分推崇英国思想家莫尔、洛克的“初级阶段”的民主和法制思想。但是,他们也绝不把莫尔、洛克等当作高不可越的神明而一味龟缩在其腋窝下思维,而是坚决地站到他们的肩膀上,提出自己全新的主张。他们终于打开了一片新的历史天空。 

       。可是,自孔圣人以来,我们的祖先们在做什么呢?他们往往只能恪守成规,对前人赤步赤趋。太早的不说,近点的如程颢程颐主张“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朱熹先生进一步发展这种理学,主张“存天理,去人欲”。丝毫没有要撼动思想霸权而一举站到他们肩膀上的意思。继而就是王船山老先生了。其著述不匪,但也只不过是在“理”与“气”、“知”与“行”中转圈圈,与同时代的莫尔、洛克等相比,连万分之一的超越也没有。当西方社会变革推动着知识分子把争人权、争自由、争平等、争法治弄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的知识分子却在那里点灯熬油、皓首穷经,研磨八股,为孔夫子、孟夫子、董夫子、程朱夫子做嫁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鲜有人站在孔圣人的肩膀上思考。 

⑤也许现在还无法说清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只能在巨人胳肢窝里思维的原因,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除了知识分子的阘懦之外,权力者的话语霸权亦是其不能站到巨人肩膀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⑥时光虽然把人类送进了现代化和信息化时代,那么今天的我们是不是都敢说自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维了呢?似乎还不能。我们不仅没有以平视的眼光来对待古老的思想巨人,而且还不时地制造出新的神圣巨人。

⑦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无疑也是巨人,但人们还是没有沉醉于这座“科学巅峰”和“完美的大厦”之中,而是一而再地站到他的肩膀上,这就是物理学家托马斯·扬对牛顿光粒子说的质疑,爱因斯坦对其绝对时空观的否定。只要这个地球还在转动,巨人就注定要被踩在后人的脚下。我们,尤其是我们的后来者们什么时候都敢说,我要在孔子们的肩膀上思考,那么我们就可伸出双臂来拥抱这个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到来了。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理开篇通过牛顿的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只有始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维,才能有所成就。

B.文章第④段在通过程颢、程颐、朱熹等人的例子介绍东方的思想历程时,又列举同时期西方的莫尔和洛克的事例,此处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用多个事例更能使人信服。

C.②—⑤是文章的本论部分,主要从“西方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思维打开了一片新的历史天空”和“我们没有站在孔子的肩上思维,造成了落后的局面及其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D.第⑥⑦总结,我们只有站在孔子们的肩膀上思考,才能有民族伟大的复兴。

2.请你为第④段的开关选择一个名言,使上下文连接更加顺畅。(  )

A.勒南说:“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科学,没有真理。”

B.爱迪生说:“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C.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D.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3.我们如何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实现民族复兴?请根据本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