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丹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虽然拉封丹并不是谈到这个故事的第一人。

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他遭到了难堪的待遇。

骄傲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

“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它就转身不理它了。

(1)寓言中的蝉看起来很懒惰,事实是这样吗?

(2)法布尔在《蟋蟀》一文中说“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蝉是一样有名气的。”请你谈谈蟋蟀之所以名声在外的原因有哪些?

 

(1)①不是,②在整个夏天,当别的昆虫到处寻找饮料时,蝉是自食其力的,并非依赖蚂蚁生存,相反,倒是蚂蚁常常充当乞丐和窃贼的角色,蝉才是勤劳的生产者。(2)①它的住所,②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解析】 (1)结合“结果他遭到了难堪的待遇”“骄傲的蚂蚁问道”这两个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对蝉的态度并非是批评的,因此可表明态度:不是。理由:通过法布尔的观察,发现蝉不是懒惰的,蝉靠吸取汁液生存,而蚂蚁却洗劫蝉的汁液,把蝉赶走。蝉一到冬天就会死去,他的尸体被蚂蚁们吃掉,法布尔认识到蚂蚁才是洗劫者,他们把蝉的食物据为已有,还吃掉了蝉。 (2)《昆虫记》第十八章《蟋蟀》中原文“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蝉是一样有名气的。它们在有数的几种模范式的昆虫中,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可知,蟋蟀名声在外的原因有两点:①它的住所,②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①读书,能够増强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②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

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睛朗的周日,拋开烦琐的工作,放下淑女的矜持,回到自然的怀抱。在这难得的闲暇里,静静地躺在绿的草地上,看那棉花糖般的白云在蔚蓝的天空悠闲地飘浮,听那可爱的鸟儿在(茂密   稠密)的树上欢快地歌唱,嗅着那美丽的花儿释放在空气中的甜香…烦燥的心收获了持久的宁静。

①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嫩:________

②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两个错别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长满了嫩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大部分树的叶子纷纷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发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不紧不慢的生长着。夏天到了,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枝繁叶茂,绿树成荫。

你想想,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请根据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夜芳邻

王充闾

①说来也是一桩人生幸事,我竟然有机会在一个半世纪之后与蜚声世界文坛的勃朗特三姊妹做了短暂的邻居。

②来到哈沃斯已是暮色微茫了。我投宿的小客栈与教堂隔着一条小道,特辟的西窗斜对着三姊妹的故居(现为勃朗特纪念馆),抬起头来便能望见对面的灯光。实在难以想象,这样几间看不出什么特色的普通石屋,从中竟升起了卓绝千古的文学之星,竟孕育出那些恢宏、壮美的传世杰作!凡是读过《简·爱》《呼啸山庄》和《阿格尼丝·格雷》的人,有谁不为三姊妹天马行空般的瑰奇诡异的想象力,为她们书中捍卫独立人格、表达强烈爱憎的蕴涵,美得苍凉、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文笔而倾倒呢?

③与她们同时代的英国著名的诗人马修·阿诺德写过一首题为《哈沃斯墓园》的诗,在深情悼惜勃朗特三姊妹超人的智慧、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之余,称许她们为拜伦之后无与伦比的天才。作为一个文学群落,“三姊妹现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仅见的。难怪有人说,她们的出现是近代的一则神话。直到今天,西方还有人称她们为“文学的斯芬克斯”,一个难解的谜团。

④天阴得更沉了,漫空飘洒起蒙蒙的雨雾,茫茫视域里一片潮天湿地。我简单地用过早餐。便急匆匆地一头钻进了向往已久的勃朗特纪念馆。这里资料比较丰富,实物也不少,几个展览柜中都珍藏着手迹、书稿,衣橱里存放着夏洛蒂穿戴过的衣服、鞋帽,厅堂里摆着艾米莉弥留之际躺过的沙发,还有安妮最珍爱的摇椅,各个居室的布置也都保持原貌。

⑤从画像上看到,夏洛蒂一头短发,一双大而奇特的眼睛止水般的宁静,身材瘦小,举止稳重;艾米莉个头略高,一副神经质,不胜羞怯似的,显得落落寡合;她们的妹妹安妮长着一双略带紫罗兰色的眼睛,面孔富于表情,神态有些矜持。三姊妹的体质十分孱弱,患着同样的结核病。死神一直在这家庭里猖獗肆虐,七年间三姊妹先后弃世,分别得年三十九岁、三十岁和二十九岁。小妹妹死在几十英里外的一个市镇。骸骨没有运回;两个姐姐病逝之后,即被乡亲们安葬在本村的教堂里。

⑥勃朗特一家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状态,一向清贫寒素,三姊妹童年是在寂寞凄苦中度过的,但精神世界并不空虚。父亲是一位牧师,性格有些乖戾,却酷爱文学,出版过诗集,早岁周游各地,带回来许多文学名著。母亲也是天资颖慧的,只是年纪很轻就去世了。三姊妹上过几年学校,由于秉性孤僻,与其他女孩子很少交往,更多时间是在家里自学,由父亲给她们讲课,或者跟随阅历丰富的女仆在荒原上闲步,听讲一些带有原始意味、充满离奇色彩的遗闻佚事……她们从老女仆那里了解到了社会上各色人等的生活方式和百式百样的人生厄运、家庭悲剧。

⑦天气转晴,和煦的秋阳钻出了云层,枫香筛下来片片光影,教堂的七彩玻璃上映射着耀眼的光芒。“叮叮当当”,一阵钟声响起,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时间过得真快呀!还有几十分钟就要登上返程的班车,告别芳邻,同三姊妹说声“再见”了。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我请人拍摄了两张与故居的合影。回过头去,又凝神瞩望了好一会儿,想让这座不寻常的建筑牢牢嵌入我的记忆之窗。

1.文章开头说的“一桩人生幸事”是指什么事?为什么说这是一桩人生幸事?

2.根据第④⑤段的内容,简要分析概括勃朗特三姊妹不同的性格特点。

夏洛蒂:

艾米莉:

安妮:

3.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三姊妹的父亲、母亲和老女仆的有关事迹?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她们的出现是近代的一则神话”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既形象地赞扬了三姊妹的天才是超人的、无与伦比的,又准确地表明了“三姊妹现象”是非凡的、空前绝后的。

B.第④⑦段两段的景物描写,由“阴雨”到“转晴”,前后呼应,表达了作者因为对三姊妹无比痛惜,心里很难受,所以愿意早早离开。

C.第⑤段中,叙写了三姊妹一个共同的特点:体弱多病,生命短暂。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就其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来说,也就大大逊色了。

D.最后一段,作者“请人拍摄了两张与故居的合影”,其目的是为了留下永不忘却的纪念,抒发由衷的仰慕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读书的“坎儿”

①有大学生问2012年被评为中科院院士的一位青年科学家:年轻人怎样才能成功?科学家回答了简单的四个字:请多读书。不只是这位科学家,几乎所有在事业上取得大成就的人,都喜欢“号召”别人读书。书籍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和生命智慧的总结,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比作娇艳欲滴的玫瑰,书籍则是必不可少的氧气和阳光;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比作奔腾不息的河流,书籍就是坚固的河床。

②从一般意义上讲,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大学教授可以读,建筑工地的民工同样可以读;绿草连天的春日能读,白雪皑皑的冬日也能读;人来人往的图书馆适合读,一人独居的卧室一样适合读……因为读书没有太多的门槛,它才能作为一种全民的“健心运动”加以推广。

③不过,读书的无门槛是相对于书海里的普通游泳者而言的,一个人想要做一个有品位的读书人,还真得跨越几个心灵的坎儿。

④第一,你必须是澄静的。人很难没有欲望,当年,乾隆下江南,看到大运河上熙熙攘攘,问身边一和尚:大运河有多少条船?和尚答:两条,一条为名,一条为利。乾隆非常欣赏和尚的机敏,当即大加赏赐。其实,这和尚并非特别聪明,他只是深谙世道人心的奥秘而已。然而,一个人下决心当读书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欲望多的人会不自觉地把书籍分成“有用”、“无用”两种:“有用”的,他废寝忘食地阅读;“无用”的,他视若敝履。而事实上,所谓“有用”的书,往往是作用于一时的职业的,只能让我们获得物质财富;而“无用”的,则侧重于培育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可以使我们获得心灵高度。

⑤第二,你应该学会坚持。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正因为有限,我们就得不断地跟踪事物的新进展,掌握知识的新动态,让自己的生命与面对的生活一起前进。读书没有恒心,一个人的思想必然陈旧、浅薄,我们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能力就会变得虚弱不堪。

⑥第三,我们一定要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书籍并不是真理的代名词,真理可以利用它,谬误和谎言同样可以利用它。一个人要对市面上良莠不齐的书籍作出选择,靠别人把关是没有太多作用的。别人的精力再旺盛,也不能看尽天下的书。何况,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别人认为不好的,你也许觉得好;别人以为精美绝伦的,你或许感觉一塌糊涂。对书的考察,最可靠的评判官是你的心灵——非同寻常的对知识的敏感,超乎群伦的观人察事的眼光以及对人文精神的深刻把握。

(选自《中华读书报》2012年4月20日,有改动)

1.读书的“坎儿”在文中具体指哪些?

2.为什么说“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根据第②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

3.第④段引用乾隆与和尚的对话,有什么用意?

4.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与第⑤段的哪个句子意思相近?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