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愿时光不老》,完成下列小题。 ①到了家门口,发现忘了带钥匙,我抬手敲门。“...

阅读《愿时光不老》,完成下列小题。

①到了家门口,发现忘了带钥匙,我抬手敲门。“咚咚,咚咚……”初时是有节奏地叩门,没人回应。敲门声细密起来,如冷雨敲窗,“咚咚咚咚咚”,仍没回音,变成了响亮的鼓点,“咚——咚——咚——”,门总算开了,探出一张温良和善的脸,是母亲,皱纹里淌着笑意。

②“嗳唷,手都敲疼了。”我怨嗔地说。她腰间扎着围裙,手里掂着锅铲,歉声道:“我在厨房,抽油烟机开着,声音太吵,听不清外面的声音。”我换拖鞋的功夫,她走回厨房,小声补充:“累了吧,这就开饭。”

③慢慢地,我心里浮起几丝愧疚。爱人工作忙,中午很少回家,女儿又住校,只有俩个人的午餐,母亲做得很用心。干煸冬笋、清炖鲈鱼、豆腐菌汤,饭菜精致,都是我喜欢吃的。

④“味道不错!”我边吃边夸赞,眼瞟向母亲,她轻皱着眉,鼻尖上悬几粒汗珠,伴着咀嚼一颤一颤。我低下头去,接着夹饭,心里却如沸水般翻涌起来。母亲已年过古稀,时光在她身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痕,白了鬓发,弯了腰身。

⑤母亲念过几年书,能写能画,父亲是一名军官,常年在部队,母亲家里家外地忙碌。耕田插秧、担粪浇地、翻修屋舍……

⑥到我能跑会跳了,偏又身子孱弱,母亲为了多挣些钱,给我瞧病抓药,还到距家30余里地的矿上拉过煤。天刚透出微微的亮光,她就起床,揣上两个饼子,拉上架子车出发了。三月的风,乍暖还寒,她拉着车走在乡野小路上。四周漆黑一片,凉凉的露水打湿了裤腿,她却浑然不觉,只一心想着赶路。

⑦到煤矿上时已近中午,装上一车煤,她顾不上歇口气,把绳套挂到颈间,拉上车往回赶。夜的幕布罩了下来,终于进了家,母亲把稀粥煮上,待火舌热烈地舔着锅底时,她这才坐下来,将外衫轻轻褪下,肩上勒出道道血印。那时我五岁。

⑧又过了两年,母亲带着我随军去部队。她到一家绣花厂做活,挣些钱补贴家用。母亲一手握布绷,另一只手捏着绣针,指尖上下翻飞,小半天的功夫,绢布上枝叶摇曳,花绽蝶舞,淌动着浓浓春意。

⑨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后去绣花厂找母亲。院子里有棵高大的老杏树,有十余米高,树上的杏子熟透了,灿黄诱人。我馋得口水流淌,缠着母亲非要摘杏子吃。她仰头望树,迟疑了下,但还是牵着我的手,来到树前。

⑩她双手抱紧树干,脚使劲一蹬,噌噌噌,攀上高大的杏树。她坐在高高的树杈儿上,手捂胸口稳了会儿神,这才不慌不忙地站起,折了根树枝,左敲一下,右敲一下,杏“吧嗒,吧嗒”落下。我挎着小篮子,兴冲冲地跑着捡拾,边捡边吃,嚼得两腮泛酸,才肯停下。

⑪多年后的一天,我的一位舅妈从老家来,捎来篮新摘的黄杏。我跟她说起母亲爬树摘杏的事,她一脸惊诧,摇头说:“不可能的,你妈有恐高症,她出嫁前上屋顶晾晒粮食,都头晕的。”

⑫我猛地望向母亲,想从她的目光里得到求证,母亲低低一笑,我霎时明白了。

⑬我独自懊悔着,忽然跳出个念头,趁刷碗时,扭头对母亲说:“等过些天,女儿陪你去鲁山,看万亩桃花,拍些艺术照。”母亲很是欣喜不已。

⑭这周末,一到山脚下,到处都是灼灼盛开的桃花,美如云霞。母亲站到一株株花树前,时而低头,时而仰望,或浅笑伫立,或微闭双眼。我举起相机拍个不停,她笑得眼里开出花来。

⑮我望着母亲的笑脸,心中既欢喜又有些酸楚。恍惚间,仿若时光倒流,我又看到当年的母亲。如果说母爱是一条河流,我多想时光不老,河水逆流而上,母亲永远是年轻的模样,那有多么好!

1.请按照时间顺序,从母亲的角度概括母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2.第⑥段画线句是如何描写母亲的?请简要赏析。

3.文章插叙“舅妈送杏”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章最后一段提道:“我望着母亲的笑脸,心中自是欢喜又有些酸楚。”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欢喜”和“酸楚”的原因。

 

1.①五岁时,母亲到离家30余里的矿上拉煤挣钱为女儿看病。 ②七岁时,母亲在女儿的硬缠下不顾恐高症爬树为女儿摘杏。 ③母亲因在厨房做饭没能及时给女儿开门而歉疚。 ④这周末,母亲因女儿提议看桃花并给自己照相而欣喜。 2.①正面(直接)描写。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揣”“拉”等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母亲为了挣钱给“我”看病而不得不辛勤劳作。②侧面(间接)描写。通过“天刚透出微微的亮光”这一环境描写,从侧面写出了母亲起床之早、赚钱不易,更表达出母亲对“我”的爱。 3.①从情节上看,舅妈的话交代了母亲有恐高症的事实,照应上文的“她仰头望树,迟疑了下”,使情节更合理完整。②从人物形象上看,通过舅妈的话更好地表现母亲对“我”的爱,突出了母亲的形象。③从主题上看,舅妈送杏这一情节,突出了家庭的和谐温馨、美好,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4.“欢喜”的原因:①看到母亲在花海中开心的笑脸而欢喜;②为自己还能陪伴母亲而欢喜。“酸楚"的原因:①看到时光在母亲脸上刻下的印记而酸楚;②想到自己之前对母亲的怨嗔而酸楚;③为自己陪伴母亲的时间太少而酸楚。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此题先通过读文,理清母女间发生的四件事,再以简洁语言进行概括,注意回答时要按时间先后排列。第⑥⑦段内容是最先发生的母女间的事情,可概括为:五岁时,母亲到离家30余里的矿上拉煤挣钱为女儿看病。第⑧⑨⑩段内容可概括为:七岁时,母亲在女儿的硬缠下不顾恐高症爬树为女儿摘杏。第①②③④段的内容可概括为:母亲因在厨房做饭没能及时给女儿开门而歉疚。第⑬⑭⑮段内容是最后发生的母女间的事情,可概括为:这周末,母亲因女儿提议看桃花并给自己照相而欣喜。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描写角度着手,“她就起床,揣上两个饼子,拉上架子车出发了”是直接描写母亲的动作,表现她为给“我”看病而辛勤劳作。“天刚透出微微的亮光”是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出母亲起床早,挣钱的艰辛,从而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爱。可从这两个角度着手回答。 3.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解答此类试题,可从情节的完整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等角度分析。就本题而言,“舅妈送杏”这一情节在文章的第⑪段,舅妈说的话是分析的重点,舅妈的话从侧面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母亲克服自己恐高的心理为“我”爬树摘杏,突出了母亲爱孩子的形象;也表达了舅妈对“我们家人的关心”,亲戚间关系和谐,使文章主题更丰富。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方面,母亲有恐高症的事实,照应上文的“她仰头望树,迟疑了下”,使情节更合理完整。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我举起相机拍个不停,她笑得眼里开出花来”,“我”因母亲开心而欢喜。母亲已年过古稀,“我”为能陪伴母亲赏花而欢喜。“如果说母爱是一条河流,我多想时光不老,河水逆流而上”“母亲已年过古稀,时光在她身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痕,白了鬓发,弯了腰身”,由此可见,“我”为母亲衰老而酸楚。联系上文“我怨嗔地说”情节,“我”为自己怨嗔母亲而酸楚。切身处地的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有为自己工作忙及母亲已年过古稀而陪伴母亲的时间少而酸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校组织“人无信而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地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他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材料二: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材料三: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主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1)根据上述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读了材料三,你想对那些占便宜的顾客说点什么呢?

(3)活动即将结束,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则结束语。(60字左右)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最大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2)

我一边和他谈着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选文中“他’是    ,请列举与“他”有关的主要事件(写一件即可)。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2)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4)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通过描写塞上秋景,流露出作者孤寂凄凉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答谢中书书》中作者自比先贤,表明钦敬追慕和自豪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一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记叙了作者与恩师藤野先生相识、相处以及离别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这也是本文暗线所在。

B.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C.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

D.《与朱元思书》的“书”是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查看答案

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遁形  和颜悦色  摧枯拉朽  屏息敛声

B.娴熟  抑扬顿挫  正襟危坐  为富不仁

C.颁发  任劳任怨  震聋发聩  眼花缭乱

D.燥热  藏污纳垢  油光可鉴  深恶痛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