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散曲,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散曲运用了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来烘托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2.这首散曲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名丘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年七十三,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①三年。三年心丧②毕,相诀而去,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赣庐于冢上③,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④,因命曰“孔里”。
太史公⑤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⑥。”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袛回留之⑦,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服:服丧。②心丧:古时谓老师去世,弟子守丧,身无丧服而心存哀悼。③庐于冢上:在墓旁搭了一间小房住下。④百有余室:一百多家。⑤太史公:司马迁自称。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像高山一样令人仰慕,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⑦余袛回留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名 丘 字 仲 尼 姓 孔 氏。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三年心丧毕 (4)相诀而去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公大笑乐
B.①乐亦在其中矣 ②过中不至
C.①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②传不习乎
D.①可谓至圣矣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5.[乙]文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现了世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请结合[甲]文内容,说说世人敬仰孔子的原因。
下列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句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动词、名词、动词、名词。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常见的谦辞有家、舍、小、拙、敝、愚、寒、见等,如称自己的文字为“拙笔”,称自己的家为“寒舍”;常见的敬辞有令、拜、惠、垂、赐、高、久、贵等,如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为“垂爱”,称别人的学生为“高足”。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朝花夕拾》既有对童年温馨的回忆,如对范爱农、衍太太、藤野先生等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如《父亲的病》痛斥了草菅人命的“名医”,《无常》嘲讽了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二十四孝图》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丑恶和残忍。
根据语境作答。
初秋的北方,确实让人触摸到秋天的味道了。早晨的天空显得既高且远,几朵白云棉花糖似地点缀着,一轮红彤彤的初阳正冉冉升起。树叶间,草尖上,刚刚绽开的花儿的嫩蕊里,到处都是晶莹晶莹的露珠儿,像是昨夜遗失的星星,也贪恋俗世间那点点滴滴的浪漫。路边的杨柳树轻轻抖动着自己还算齐整的绿叶儿,任A(顽皮 顽固)的阳光的斑点在枝头追逐,任啸叫了整个夏天的知了继续演绎最后的激情。草坪里曾经不断疯长的草儿,被园林师傅无数次地清理后,已远远没有从前的疯狂势头,倒是静静B(羡慕 仰慕)起一些高耸着的法桐树的气魄来。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 荫(yīn)蔽 翻来覆去 混为一谈
B.应和(hé) 诀(jué)别 咄咄逼人 油然而生
C.莅(lì)临 贮(zhù)蓄 花团锦簇 疲备不堪
D.宿(sù)儒 着(zháo)落 截然不同 小心翼翼
古诗文默写。
(1)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4)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