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七年级(1)班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七年级(1)班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下面是针对全校学生而制定的“中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情况调查表”,请根据下表,写出一条调查结论。

阅读目的

增长知识

提高文学素养

休闲娱乐(以言情、武侠、玄幻、穿越等网络小说为主)

做人处事

人数

150

130

220

100

比例

25%

21.6%

36.7%

16.7%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下面是以规劝大家多阅读经典名著为目的的一副对联,请补充完整。

上联:豆蔻年华,阅名著浸润心田,创美好未来

下联:       

(3)活动结束后,小婉同学写了一段感悟,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甲]通过本次活动,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奥的理解。书藉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阅读不仅可以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人的修养。[乙]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续不间断地开展下去。

①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②[甲]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③[乙]处画线句子语意重复,应将“    ”或“    ”删去。

 

(1)示例:中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各异,整体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课外阅读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中学生占比最多。(任答一点即可) (2)青葱岁月,读经典陶冶情操,铸璀璨明天 (3)①书藉 书籍 ②深奥 深刻 ③持续 不间断 【解析】 (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通过审题干,可知主要是概括“中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情况调查表”这一主题所反映的结论。横向比较可以得出中学生课外阅读,整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是以休闲娱乐为目的,中学生阅读目的各异;中学生对言情、武打、玄幻、穿越等网络小说兴趣较为突出等。 (2)要求学生从对联的特点考虑,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根据词性相当和内容相关分析,围绕“多阅读名著经典”写出下联即可。 (3)①籍是竹字头,古书以竹制成,意为登记、书册,如词组:书籍、经籍、秘籍等。故“书藉”改为“书籍”。②用词不恰当。深刻,指为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或内心感受程度很大的。深奥,指意思不易理解,高深不通俗。故“深奥”改为“深刻”。③语义重复,“持续”或“不间断”去掉一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以下题目。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先言拜借,不展骁雄耐性柔。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以上文段选自    (人名)创作的小说,文中的“裙钗”指   

(2)她因何“怀仇恨泼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

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

山涧里流倘出一条小溪,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

生活并非安逸,

它是思念和希冀。

死亡并非哀歌,

它是失望与憔悴。

智者不在言词,

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匿。

伟人不在高位,

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  藏____  不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

(3)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云大作》其二)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而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谭嗣同《潼关》中,表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诫子书》中,阐述懈怠和浮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美丽的季节。唐刘禹锡有诗云“自古秋悲寂,我言秋胜春朝”,请同学们回忆你在秋日的所见、所闻、所感,完成作文《我“言”秋》,要求:描写细腻,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卞毓方的《张家界》,完成后面小题

张家界

卞毓方

①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②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唯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濛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③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左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做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

④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且摘一片枫叶为书签,拣一粒卵石做镇纸,留得这红尘之外的秋波,伴我闯荡茫茫前程。犹记前年拜会画家吴冠中,听他老先生叙述七十年代末去湖南大庸写生,如何无意中撞进张家界林场,又如何发现了漫山诡锦秘绣。欣羡之余,也聊存一丝自慰,因为,我毕竟早他四五年就遥感过张家界,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

⑤是日,当我乘缆车登上黄狮寨的峰顶,沐着濛濛细雨,凝望位于远方山脊的一处村落,云拂翠涌,忽隐忽现,疑幻疑真,恍若蜃楼,想象它实为张家界内涵的一个短篇。不过,仅这一个短篇表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勉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捉风清?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当然不是说就束手无为,今日既然有缘,咦,为什么不鼓勇试它一试。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

1.从全文看,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根据文章第②段内容,归纳出张家界景物的特征。

3.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表述不恰当的一项:(    )

A.第③段对于火燃烧的大段描写看似游离主题,实则以火树银花反村“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

B.文中作者实写了山的雄姿美景,虚写山的精神骨气,而且字里行间激情,那由的赞美,深沉的。

C.第③段中写了作者26年前入此山中的一次近看,那“超尘拔俗的风姿”已尽入“法眼”,山景是那么写意,使文章畅淋漓,一气成富有人情味一一峰与云“识得人情”,竹与草“清新熟络”。

D.第④段中作者从写景转向独具匠心的灵性的抒情,但作家没有淋漓地宣扬,也没有疾呼,而只是取枫叶、卵石作为记忆中的珍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