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壶口瀑布》阅读训练。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雨季...

《壶口瀑布》阅读训练。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各有什么特点,哪个详写,那个略写?

2.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了脚下的石?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好在哪里。

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1.雨季:令人震撼的气势,为下文做铺垫;枯水季节:具体刻画了它浑厚庄重、一泻而下、排除万难等特点(大意对即可)。前者是略写,后者是详写。 2.这是为了反衬出像壶口瀑布一样的国人宽厚却不软弱,面对压迫以力相较、奋力抗争的品格。 3.形容词贬义褒用,生动形象的描述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4.象征。或:托物言志。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着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前仆后继、排除万难、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通读全文,抓住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分析。雨季。第二自然段,略写。此时壶口瀑布有令人震撼的气势。通过“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这些语句可以看出雨季的壶口瀑布水漫沟岸,雾罩乱石,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撼人心魄。枯水季。三到五自然段,详写。如:“隆隆冲去”“轰然而下”“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漩”“如丝如缕”“其势如干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凝重”“猛烈”“龙槽”“深不可测”,大水向龙槽隆隆冲去”时“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大水“向两边涌去时,“平平的大大的如飞毯抖落”。可见其波澜壮阔、浑厚庄重、一泻而下、排除万难的特点。“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可见其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雄伟壮阔,刚柔相济。 2.本题考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又写到了“脚下的石”,意在用石头来衬托黄河水与命运抗争的意志力之坚强。如文中“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作者运用“齐齐”“切”“寸寸”“剁”等词语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的坚定的意志与不懈的伟力。“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这些句子借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感情。用石头进行反衬,借助黄河水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有耐力,有钢铁般的意志。她勇于反抗奋力抗争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先解释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现了XX人物的XX心情或情感等,据此具体分析解答即可。“疯狂”指的是一种精神状态,或者说是一种情绪的激昂程度。意思是发疯,比喻猖狂而凶狠。本来是贬义词,这里褒用,生动形象地描述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4.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等。《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用黄河水象征着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前仆后继、排除万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作者托物言志,一是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巧妙联想。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进行简要说明即可。如“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与君离别意,________

(2)________,端居耻圣明

(3)青青子佩,_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

(4)万籁此都寂,________

(5)浮云游子意,________

(6)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

(7)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描写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卖炭翁》中衣服单薄、被生活所迫的老人宁肯忍受加倍的寒冷,以便能多卖一点炭钱,流露出这种矛盾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2分)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能否走向成熟的标志。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接,但是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分“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B.《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小石潭记》是宋代作家柳宗元的作品选自《柳河东集》。

D.《马说》是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韩愈世称“韩昌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