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已不再是懵懂少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已不再是懵懂少年。一路走来,正因为有(他、她、它)的陪伴,我们才能迎着风雨,步入阳光,一步步走向成功。其间的苦与乐、累与笑、委层与鼓励、叛逆与性…这都将成为我们美好的记忆。

请以“感谢有你相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 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 感谢有你相伴 “当你需要帮助时,书会伸出援助之手;当你感到痛苦时,书会为你抚平伤口;当你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迷失方向时,书犹如一座灯塔,为你指明航程……”这是我写在自己读书笔记上的一段话,因为我深深地爱读书。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喜欢读书的。上小学时的我,就是最头疼读书的一个,每次捧起书,看着那毫无生气的方块字,我总是大喊没意思。后来,我是怎样喜欢上读书的呢?这得从一节语文课前活动说起…… 那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次语文课前活动要搞成语接龙游戏,每个同学必须依次回答出一个成语来。“气象万千”“千军万马”……同学们一个个都顺利地过了关。轮到我了,这时我的脑子却嗡嗡直响,同学们都用焦急的目光看着我,后面的同学急得直跺脚。“马,马大哈!”不知怎的,我一下子冲口而出,直到同学们都哄堂大笑,我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笑话。又羞又恼,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的脑袋说,“没关系,以后要注意多看书,才能积累知识呀!”于是,我便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多读书,懂好多好多的知识。 渐渐地,我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殉国流过眼泪,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了。 那是一个深秋的黄昏,我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成绩很糟。放学了,我带着满腹的痛苦和绝望回到家中,透过模糊的泪水和昏暗的灯光,我看到了书架上的那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体会到主人公保尔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斗争的精神,激起了我的勇气,一股巨大的力量注入我的体内。是呀,难道自己遇到这样一点小小的挫折便要一蹶不振吗?我重新打开了试卷,认真分析了其中的错误,为自己制定了今后的学习计划。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像保尔一样,做一个人生的强者!”终于,我在期末考试中一举夺魁。这,都是读书给我的智慧和力量呀! 感谢有你相伴,谢谢你给了我知识,给了我乐趣。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为“感谢有你相伴”,里面的关键词语是“相伴”,这里的“相伴”可以有影响、体会的意思,也就是在某人或者某物的影响下,我的想法或者做法的改变。还有一个词语“你”,也就是写人或者物都可以。揭示心路历程的影响。“相伴”要求所写的对象对自己的人生产生过一定的触动,在一路相伴的时光里,让自己感受到了心灵碰撞。可以是一点收获,也可以是几缕情思,通过抒情、议论的文字,鲜明地表达出来。比如,风雨中看到虽然矮小仍坚强挺立的小草,它的顽强鼓舞了自己;院子里的老母鸡“教子有方”,孩子长大了就别来找它,这样才能让它们学会独立;故乡山上的野花一生只开一次,不因无人欣赏而不红……这些有益的影响,宛如雨露阳光,伴自己茁壮成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你简要叙述《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填写: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的朽名著,它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从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崇高精神。

(2)作者在这部书中所赞叹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中的“运征”是指_____

A.红军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B.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C.红军开辟敌后战场          D.红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查看答案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某校八年(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5日凌晨,河南省新密市一中学生骑车时不慎撞上了路边停靠的宝马车,他匿名留下字条向车主道歉,同时还留下自己寒假打工挣来的300多元钱作为赔偿。宝马车主被该学生的诚实和敢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深深打动。2月12日,找到这名中学生后,宝马车不仅不追究的责任,还资助了他万元助学金。

(2017年2月13日《中国青年报》)

(2)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诚信好像那黑夜中的明灯,失去它你将寸步难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信好像那夏日的微风,失去它你将难当酷暑。

 

查看答案

阅读《远去的蝉鸣》,回答下列各题。

远去的蝉鸣

姚国禄

①在我熟悉的乡村里,炎热的夏日午后,耳畔传来蝉的鸣叫声。这悠长而邈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

②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的蝉鸣充满了敬意。那时候的乡村,天青水蓝,芳草如茵,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蝉声,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坚韧。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我总觉得那永远充满生机的蝉声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微弱地甚至失去了啴鸣的本真。乡村的蝉声正因为它的真实而不虚引起了我们心灵的共鸣。

③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喜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它们从深深的地下钻了出来,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做为它们的依托,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掉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应该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

④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成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它们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鸣。

⑤一个夏日的午后,为了寻那蝉蝗鸣叫声,我走进一座寂寥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叮咚的溪水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四面起伏的蝉鸣正在穿越山涧,声音带着些许的夸张,那拖着长音的嘶鸣在山谷久久回响。这拖着长音的蝉鸣,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⑥对于家乡,记忆中总有这样的画面:古井边林子的树杈上、庄稼地旁的老树上,鸣唱的蝉总会不知疲倦地站立在枝头。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 废旧的村庄里也很少看到飞鸟,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建造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以蛙鼓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 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飘渺在村庄的蝉鸣了。

⑦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第①~②自然段,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这拖着长音的蝉鸣,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的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雨过后便能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虫。

B.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他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

C.文章第⑤自然段“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这句话是自然环境描写,是作者对山林冬日美景的想象,作者用景物的静态美衬托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D.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

E.通观全文,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揭示出造成“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纱在村庄的蝉鸣了”这一现象的唯一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破坏了生态平衡。

(4)作者在文章最后说:“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请简要分析第⑦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肃王与沈元用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

(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元用强记

②取纸追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3)细读选文,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