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①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所遣篮舆:所雇用的竹轿。③霁:雨过天晴。④酌:舀取。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心之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折蛇行       (4)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读(乙)文第二段,根据作者的行踪在横线上填空。

从雷峰塔出发→在_______洗脚→在龙井亭休息→终点是________

4.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方面有很多共同点。请结合划线语句,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说明。

 

1.(1)乐:以……为乐。(2)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3)斗:像北斗星那样。(4)是:这。 2.(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在(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鱼)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句式和重点词语要翻译正确。) 3. 惠因涧 朝音堂 4.示例一: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景。如甲文抓住潭水清澈来写,乙文抓住月夜寂静来写。示例二:都运用衬托或侧面描写的手法。甲文通过写月光,鱼影衬托水清。乙文通过水声来烘托月夜寂静。示例三:都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甲文“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乙文中“草木深郁”是静,“流水激激”是动。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1)心里十分高兴。乐:以……为乐。 (2)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3)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4)这天晚上。是:这。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在(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翠蔓:碧绿的茎蔓。 (2)(鱼)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3.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④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由此句可知在惠因涧洗脚,在龙井亭休息,终点是潮音堂. 4.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赏析能力。可以抓住景物各自的特点、从描写角度的不同、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来赏析,赏析时注重抓原文词句,这样更有说服力。甲文写景:主要通过日光和鱼影,侧面写出水的清澈,并且采用动静结合,描写出鱼的自由自在。乙文写景:主要通过侧面水声、“草木深郁”与“流水激激”一静一动,描写出了月夜的寂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高明的大自然

①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高明。

②在众多海洋微生物中,单细胞的原绿球藻显得很普通,但是,它们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作用有机体。不要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如果缺少了它们,整个地球生命就无法繁衍。因为它们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能作用机制,它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化为养分。

③别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1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达1亿个。当这些浮游生物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其中的碳构造自身细胞并放出氧气时,差不多吸收了海洋中三分之二的碳。这意味着它们在抑制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④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找到更简单更有效利用太阳能的良策,甚至还能找到抑制全球变暖的锦囊妙计。

⑤提起海藻、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因为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遵循高效无污染原则,营造了各种坚固耐用、千姿百态的贝壳式建筑。在高倍数显微镜透视下,鲍鱼的外壳由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粘合而成,层状组织由厚约0.005mm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水泥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有机糖蛋白胶。在有机糖蛋白胶粘合下,软体动物的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⑥在昆虫世界里,蝴蝶显得分外妖娆。它们翩翩起舞,能够飞越万水千山。科学家研究发现,蝴蝶翅膀上下扇动时,形成了一个漏斗形状的喷气通道。喷气通道的长度、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大小形状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蝴蝶飞行时,空气会沿着喷气通道从前向后喷出。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⑦光纤的发明,导致了通信传媒领域的革命,特别是在互联网上。让人惊叹的是,在深邃的海洋底部生活的低等动物——海绵身上,早已武装了这项被人类视为高新科学技术的产品。在海绵身体的四周,生长着许多半透明薄膜构成的骨针,这些骨针具有良好的导光性能,与现代光纤材料有异曲同工之妙。海绵利用骨针多提供一些亮点,以吸引更多的绿海藻来自己身边安营扎寨,从而争取到更多的藻类食物。在骨针的牵线搭桥下,深海海绵与绿海藻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就形成了。

⑧由此可见,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值得人类敬畏的。

(选自《科学之友》,有改动)

1.大自然“让人感到神奇高明”,体现在哪四个方面?根据全文,分别概括回答。

2.下列句中加点词各有什么表达作用?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1)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2)在骨针的牵线搭桥下,深海海绵与绿海藻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就形成了。

3.本文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试结合文段简要说明。

4.文章第三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菊事

丁立梅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长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长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选自2011年12月30日《扬子晚报》)

1.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的角度,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1)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抓住重点词语)

(2)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可从修辞来谈)

3.文章第②段,写“屋旁巴掌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解读“和”字)

材料一:小篆的“和”

材料二: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

材料三:“和”的繁体字是“龢”,本来应该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和”是个通俗字体。这个字极妙:左边是一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的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测出“和”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材料,你了解了汉字的构造特点是:___________

(2)(写“和”名言)

古之圣贤有很多关于“和”的名言,请你写出两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种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请你以“汉字危机”为主题,写一段话。

要求:从下面所给词语中任选三个(多选不限),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40个字。

汉字手写  文化与艺术  传承  责任与使命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