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 ,讲究 ,讲究 ,讲究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 “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短语( )
A.假山池沼的配合 亭台轩榭的布局 近景远景的层次 花草树木的映衬
B.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近景远景的层次 花草树木的映衬
C.假山池沼的配合 亭台轩榭的布局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D.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2.选文中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3.选文第③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去掉加点词“往往”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4.选文第④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中“霜重鼓寒”指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2.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史记· 赵奢列传》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的双重经典。
B.列传,是《史记》中一种传记的体类,内容是记述人臣的事迹,以便流传后世。
C.《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比如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岳飞、张良、李广等。
D.“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中的“节”,是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B.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C.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D.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括的母亲评述赵奢的为将之道的用意是运用对比手法说明赵括不可为将。
B.汉文帝亲自慰劳军队将士,体现了他对将士的关心,因而将士忠心护主;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以天子的态度侧面表现周亚夫的性格;乙文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甲文中周亚夫的治军使得细柳军纪森严、富有战斗力;而乙文中赵括的治军使得军队涣散,不堪一击。由此可见,领导者的觉悟与素质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
4.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杜牧《赤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与不平之气。
(2)《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奠定了基调。
(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的“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 ,空乏其身”,目的是让我辈经受磨炼,增长才干。
综合性学习.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校将举办以“伟大的祖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此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活动。
(1)(背景歌曲我推荐)为了渲染氛围,需要选择一首歌曲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音乐,请写出你的推荐曲目并说明理由。
(2)(点赞祖国我来写)70年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看在眼里;7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人民铭记于心……请用自己的肺腑之言为伟大祖国点赞。(要求至少运用修辞手法)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②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③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
④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⑤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
⑥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A. ②④③①⑥⑤ B. ②⑤③①④⑥ C. ②④⑥⑤③① D. ②⑤④③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