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中国!中国!生日快乐!”10月1日上午,在庆祝新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中国!中国!生日快乐!”10月1日上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由中外青年组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首次亮相,备受关注。各国青年穿着特色服饰,手持中国国旗热情挥舞。虽然肤色各异、信仰有别,但无论哪个国家的人民,都向往和平、崇尚美好,这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的。

②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预言:中华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当人类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十字路口,面对“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历史悠久的中国,投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当今世界正处于不断发展、变革和调整时期,来自经济、政治、资源、生态环境、疾病传播、网络攻击等普遍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无论身处何国,有何种信仰,显然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成为解决全球危机和挑战的中国方案,正所谓(甲)“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④“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植根于历史,面向未来;源于中国,惠及世界。9月24日上午,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鸣响,满载铁路建设物资的“齐鲁号”中欧班列从济南发车,历时约25天,途经蒙古、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在二连浩特、波兰转关换轨后,运抵目的地。借着“一带一路”东风,搭乘中国“快车”的朋友越来越多: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轿车制造,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出海通道……

⑤“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世界银行今年6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可使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使全球贸易增加6.2%,沿线经济体贸易增加9.7%,全球收入增加2.9%。6年来,“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发展持续注入“中国动力”,展现出中国这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国应有的胸怀和心志,更彰显着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智慧和担当。

⑥中国所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必将让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生生不息,实现(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我们坚信,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中国一定能够不断铸就中华民族新辉煌,也一定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光明日报》  有改动)

1.本文是《光明日报》时评的一节,下面作为小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文化自信照亮复兴之路 B.用大国胸怀弘扬传统文化

C.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D.为世界和平提供思想资源

2.结合文章,说说第⑤段中提到的“中国动力”具有怎样的特点。

3.文中(甲)(乙)两处均引用了名言警句,请任选一句,说说它在文中的含义。

  )句,含义:       

 

1.C 2.①植根于历史;②面向未来;③惠及世界。 3.示例一:【甲】各国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能够有利于解决全球危机和挑战的方案,要随时代发展而调整创新,各国才能和谐共生,互助互赢。 示例二:【乙】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之美。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文章标题的能力。文章标题往往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文章来看,第①-③段写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成为解决全球危机和挑战的中国方案;第④-⑤段写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第⑥段写中国所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必将让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生生不息,中国一定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根据对全文内容的梳理,考生可知全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讲中国正在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据此可以筛选出本文的标题。故答案选C。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分析。在文中,“中国动力”是指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前进和发展所贡献的力量。它的特点从第④段的“‘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植根于历史,面向未来;源于中国,惠及世界”这句话能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含义的理解。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示例一:甲句,“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本义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在文中指中国与世界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中国与世界可以与时俱进,增进彼此的共同利益,做到和谐共生,互助共赢。示例二:乙句中,“各美其美”指的是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读一首唐诗的幸运》,完成各题。

读一首唐诗的幸运

400多年前,明朝天启年间,有一位老人,默默脱下了五品官袍,整齐叠好。

外面有人喊:“胡先生,你怎么还不出来?我们等着接你去德州上任呢。”

“上任?”老先生淡淡一笑,自言自语,“再见了,官场!我要回到家乡,用剩余的岁月,去完成一件更重要的事——编一部最全的唐诗集,让后世子孙都能读到它!”

让我们记住这位老先生的名字——胡震亨。

现在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不就是编本唐诗集,很难吗?事实是,在那个年代,真的好难!那时没有这么多出版社、印刷厂、图书馆,没有百度、京东、淘宝。要找一首诗,说不定要跋涉千山万水去抄,还不一定能抄到。那时候,唐诗正在以今天物种灭绝般的速度失传。据胡震亨估算,到他所处的年代,唐诗已经至少失传了一半。

你也许疑惑:“诗怎么会失传呢?只要诗人够棒,写得够好,不就会口口相传吗?”

⑦当然没这么简单。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作者是被尊称为“吴中四士”的张若虚,今天能读到他的多少首诗呢?——只有两首。唐代五言绝句的冠首之作《登鹳雀楼》,作者一般认为是王之涣,他又有多少诗留了下来?答案触目惊心——只有6首。1000多年里,不知有多少“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失传!张若虚、王之涣的遭遇并非偶然。李白有多少诗留了下来?最惨的说法是:大概十分之一。这个伟大的天才写了一辈子诗,十之八九我们永远见不到了。李白去世前整理了毕生稿件,郑重托付给族叔李阳冰,请他编辑成册,以传后世。李阳冰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用心整理出了《草堂集》10卷。然后,失传了。

⑧那些湮灭的诗文,都是因为水平不高吗?不是的。据唐人记载,李白的《大鹏赋》和《鸿猷文》会让前代辞赋霸主司马相如和扬雄都汗颜。今天,《大鹏赋》幸运地流传了下来,但《鸿猷文》呢?没有了,永远淹没在了历史中。

⑨不光诗歌在消失,各种诗集、诗选也在消失。胡震亨翻开《唐诗记》的第一卷就大失所望:“开篇就把唐高祖李渊的一首诗漏掉了,这也能称最全的唐诗集吗?”他心中暗想:“现在距离唐朝已经700年了,再不编出一本完整的唐诗集,怎么对得起那些伟大的前辈诗人?”

⑩1625年,胡震亨挽起袖子,干了起来。

有人不【解析】
“这么难的事情,你一个人凭什么能干成?”

胡震亨却充满信心:“就凭我家的万卷藏书!”所谓“万卷藏书”,一点也没有夸张。他家的藏书楼,叫做“好古楼”,收藏图书万余卷,包罗万象。胡震亨本人也学识渊博,18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时人称之为“博物君子”,近人张元济称其为“吾邑第一读书种子”。

昼夜交替,岁月如梭。终于有一天,胡震亨放下笔,完成了著作。此时已经是1635年——他整整工作了10年。这部巨著,被取名为《唐音统签》,全书共1033卷,不但收录了当时能见到的所有唐诗,还收录了极其珍贵的文学评论、传记史料,堪称中国古代私人编书的“超级王中王”。更传奇的是,胡震亨又用了7年时间,写出了研究李白杜甫的《李诗通》《杜诗通》两部大书。这时,已经74岁的老人才露出微笑:“我终于完成了一生的梦想,不辜负我的时代。”

这样一个人,《明史》竟没有他的传。但那又怎么样呢?历史无视他,却不敢无视他的巨著,《明史·艺文志》里收录了他的许多文字。

至此,全唐诗的编纂伟业算是完成了?还没呢。

第二位能人登场了,他叫钱谦益,是研究唐诗的大家。他也下决心编一本全唐诗,轰轰烈烈搞了很多年,已达数百卷的规模,却天不假年,去世了。时值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明朝末年,他的遗稿七零八落,眼看就要丢光了。幸亏另一个能人出现了,名叫季振宜。他17岁中举人,18岁中进士,诗风文采及治学之勤,为人钦羡。季振宜发现了钱谦益的残稿,继续全唐诗的编辑工作。季振宜和胡震亨、钱谦益有一个共同点:家中藏书很多。当时江南最大的几个藏书楼,包括毛述的“汲古阁”、钱谦益的“绛云楼”、钱曾的“述古堂”等都由他继承,号称“藏书天下第一”。季振宜挑灯夜战,勤勉工作,仅诗人小传每年就要写200篇。又10年过去了,他终于编出了一部717卷的鸿篇巨制。在书稿编成的第二年,季振宜病逝了。

此时,胡震亨、钱谦益、季振宜,三位能人已经给我们留下了两部庞大的书稿,只差最后一项工作——将它们合并起来,修补完善,成为理想中的《全唐诗》。

于是,第四个能人出场了。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康熙皇帝。他酷爱唐诗,对过去的唐诗集牢骚满腹,撂出狠话:“朕,要把所有的唐诗集拿来,搞出一本《全唐诗》,让子孙万代都可以读到!”究竟选谁去修书印书呢?康熙皇帝选定了一个人——江宁织造曹寅。

公元1705年,在胡震亨编《唐音统签》整整80年后,曹寅督率10位翰林官开局修书。这是集全功于一役的最后之战,可谓势如破竹、水到渠成。仅仅一年后,曹寅等人就完成了全部工作,将《全唐诗》放在康熙皇帝的面前。面对这部中国历代王朝中唯一的断代诗歌总集,康熙皇帝亲自为它写下骄傲的序言:“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厘为九百卷。……唐三百年诗人之菁华,咸采荟萃于一编之内,亦可云大备矣!”

今天,每读到一首唐诗,我都觉得很庆幸。守护它的,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他们呵护着脆弱的纸张和卷册,他们的藏书楼建了烧、烧了建,编的书印了毁、毁了印,仍然让四万多首唐诗渡过重重浩劫,一直传到今天。因为他们,今天我们才能跟随唐朝的伟大诗人们朝辞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晓汲清湘;去想象千里莺啼、万里云罗、百尺危楼、一春梦雨;伴他们漫卷诗书、永忆江湖、哭呼昭王、笑问客来。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幸运

(作者:六神磊磊  有改动)

1.阅读本文后,你向他人推荐《全唐诗》时会着重介绍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不超过4个字)

2.结合文章,说说参与编纂《全唐诗》的人有哪些共同特点?

3.结合从本文得到的启示和你的阅读体验,以一首唐诗为例,说说你对结尾句中加点词“享受”和“幸运”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截至12月6日,2019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已达600亿,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为《哪吒》)以49.7亿元夺得冠军,创造了国产动画的票房奇迹。2019年的票房,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是三大票房重镇,其中暑期档报收135亿。“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哪吒》观众满意度87.5分,成为历史调查26部国产动画影片的满意度冠军,获得了票房和艺术价值的双丰收。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始于2015年春节,是一套独立于票房之外的电影综合评价体系。调查采用影院现场抽样调查、一线从业者和专家在线调查,以及大数据抓取分析等方法,以“观赏性”“思想性”和“传播度”三大指数对国产电影进行综合评价。从满意度三大指数来看,2019年暑期档观赏性与2018年暑期档持平,思想性和传播度则均高于去年同期。口碑决定票房,档期满意度前五部影片与国产票房前五部相吻合,尤其满意度居第一位的《哪吒》以黑马姿态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站上了中国影史票房第二高位。

(材料二)

《哪吒》的成功有许多值得影视从业者借鉴之处。《哪吒》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它塑造的哪吒与传统哪吒不同。“魔童”二字已点出其颠覆的基调,讲述了被凡俗排斥、误会的“坏孩子”的成长,阐明命运要自己掌握的主旨。《哪吒》于《封神榜》,在几个重要节点进行大胆的改编,让故事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又有现代精神的传递。可见,在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汲取发展的不竭动力。

《哪吒》的剧本历经66次改版,在分镜、人物、模型等各个环节也多番打磨,力求为观众呈现最好的银幕效果。导演对电影的制作要求非常严苛。配音时,一句话经常被要求说上上百遍。该电影参与的制作人员超过1600人,最初全片有5000多个镜头,是普通动画电影的3倍,导演反复挑选后留下了2000个镜头。成片中1318个特效镜头,占到全片的80%,仅“江山社稷图中四个人抢笔”这个景的草图就做了2个月时间。结尾的几个大特效段落仅测试时间都在3个月左右。为了做好申公豹变回原形的5秒钟镜头,导演死磕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创作者正是本着对创作负责、用匠心追求极致的态度,才能够打造出这部现象级的影片。

(材料三)

电影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如今,5G已经商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体验到5G时代的快速和便捷。5G技术的核心是“高速度”和“广互联”,这必将深刻影响电影的制作和传播。电影画面的清晰度、电影影像的奇观感、电影欣赏的互动感将加强,电影将变得更加“好看”和“好玩”。对于影视行业而言,5G时代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内容时代,沉浸式VR体验会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从传播上看,在5G技术的影响下,网络速度大大提升,观众分享观影感受更为便捷,电影的口碑越来越直接影响票房的高低。电影的传播将更快更广泛,而且还可以基于强大的数据支持精准推送,电影的私人订制也将提上日程。当然,电影产业“内容为王”的定律还是不会改变。,无论网速多快,硬件多新,归根结底消费者还是需要优质的内容。没有好内容,就算是6G、7G,也没人会关注。

1.下面是同学们根据调查数据制作的柱状图,请根据(材料一)为这张图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标题:________

2.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词句,恰当的一项是

A.①裁剪    ②技术永远是为电影的内容服务的

B.①裁剪    ②形式永远是为电影的内容服务的

C.①取材    ②形式永远是为电影的内容服务的

D.①取材    ②技术永远是为电影的内容服务的

3.提高中国电影质量,“观赏性”“思想性”“传播度”都不容忽视,结合以上材料,从这三个方面各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

“观赏性”方面:________

“思想性”方面:________

“传播度”方面: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各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变化    理至易 B.霜高洁    附庸

C.酿泉酒    腐草 D.宴酣乐    行有效

2.本文善用表示转接的词语标记语意转变,使文章脉络清晰。同学据此对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乎山水之间也

“在乎”表示话题转变,由写景转换为抒情。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若夫”有举例的意思,转笔描绘四时之景。

C.至于负者歌于途

“至于”有递进的意思,由景物转换到人事。

D.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表示时间推移,暗示场景发生变化。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一句中的“翼然”不仅写出了亭的姿态,也写出了人的心情。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试分析“翼然”二字背后的心情。

4.结合本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的具体内容,说说两文所表达的“乐”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①,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注)①纵其所如:任凭他们自由飞翔。②傃:向。③挹:斟酒举杯向人敬酒。④南面之君:指帝王。

 

查看答案

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面横线处填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行路难》是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以七言为主的诗,表现出诗人的

A.①唐代    ②乐府    ③壮志豪情

B.①唐代    ②格律    ③淡泊旷达

C.①宋代    ②格律    ③淡泊旷达

D.①宋代    ②乐府    ③壮志豪情

2.后世认为,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影响很大,但李白的诗作却能“出于蓝而胜于蓝”,请结合下面例句作简要分析。

(例句)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鲍照《拟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3.本诗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情感起伏变化一波三折。下面是同学整理的情感变化图,请结合诗意,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

我年级将举办“中国风诗词MV展播”活动,我班准备提交的参展作品包括《古诗新唱》《饮中八仙歌》《如果没有李白》三个节目。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文案组正在制作MV的片头语和结束语。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片头语)中国风是什么?有人说,中国风是琼楼玉宇的恢大气,也是径通幽的含蓄隽永;有人说,中国风是热情奔放的那抹大红,也是恬淡雅致的那朵青花;更有人说,中国风是诗经国风的悠悠吟唱,也是唐诗宋词的缕缕墨香。中国风像一条无形的带,将中国人紧紧联结在一起;中国风是一组秘而不宣的符号,传承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脉。今天,让我们用诗词的文化盛宴,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结束语)儿时起,我们便徜徉在中华诗文的美妙世界里,在诗情画意中与文人墨客相遇(甲)我们看见李白的洒脱——“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懂得杜甫的深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感受李商隐的多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乙)这些诗词,融入我们的骨血,浸润我们的心灵。希望我们的MV,      ,让中华气韵代代相传!

⑴(片头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径(   脉(xuě     B径(   脉(xuè

C径(   脉(xuě     D径(   脉(xuè

⑵(片头语)横线处选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①弘      ②纽      B.①洪      ②纽

C.①弘      ②扭       D.①洪      ②扭

⑶(结束语)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A.(甲)句号 (乙)省略号       B. (甲)冒号 (乙)省略号

C.(甲)句号 (乙)冒号         D. (甲)冒号 (乙)冒号

⑷(结束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B. 唤起更多人的共鸣

C.吸引更多人的兴趣                 D. 获得更多人的赞许

2.《古诗新唱》作品组依据古诗词创作了下面的歌词,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寒露入了骨,明月入了梦,乡愁入了魔。(源自杜甫《月夜忆舍弟》)

B.鸡鸣叫醒残月,照着霜桥上的淡淡足迹。(源自温庭筠《商山早行》)

C.没人问你的消息,暖风抚慰落花的回忆。(源自李商隐《无题》)

D.少年流的泪,被时间烘焙出更苦的滋味。(源自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饮中八仙歌》作品组搜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四幅书法作品,配以赏析文字,将其作为诵读MV的背景。其中赏析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唐寅《饮中八仙歌》

贺知章的《孝经》

张旭《古诗四帖》

李白《上阳台帖》

 

 

A.唐寅的《饮中八仙歌》通篇飘逸潇洒,方正又不失豪放。

B.贺知章的《孝经》笔意飞转流动,如潺潺流水直落而下。

C.张旭的《古诗四帖》行文跌宕起伏,满纸有如云烟缭绕。

D.李白的《上阳台帖》用笔纵放自如,于苍劲之中见挺秀。

4.下面是《如果没有李白》作品组朗诵的片段。请你在诗中(甲)(乙)(丙)三处填入恰当的古诗句。

如果没有李白

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

不得志 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

犯了难 说不了“ (甲)

处逆境 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赔了钱 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

如果没有李白

历代文豪词帝也会少了很多名句

没有“举杯邀明月”

苏东坡的中秋夜未必会有“ (乙) ”的醉语

没有“呼作白玉盘”

范仲淹的洞庭湖也许没有“ (丙) ”的美景

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

李后主可能不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

(甲)(李白《行路难》)

(乙)(苏轼《水调歌头》)

(丙)(范仲淹《岳阳楼记》)

5.宣传组打算用古诗词的意象创作一副对联,印在书签上作为纪念品赠送给观众。下面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明月①    ,长亭一曲,过客离愁②    

下联:清风③    ,细雨千弦,旷野归鸿④    

A.①醉人  ②不禁秋  ③映江  ④都入酒

B.①映江  ②不禁秋  ③醉人  ④都入酒

C.①醉人  ②都入酒  ③映江  ④不禁秋

D.①映江  ②都入酒  ③醉人  ④不禁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