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槐花飘香 申琳 ①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槐花飘香

申琳

①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

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③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

④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

⑤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

⑥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

⑦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

⑧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

⑨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

1.作者围绕槐花香,写了槐花香在_______;香在__________;香在________三个方面,表达了“我”对故乡童年的_______之情。

2.请结合文意,说说文章第①段的表达作用。

3.结合语境,理解第⑤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 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

4.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

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

 

1. 枝头 嘴里 心间 难忘与怀念 2.点明本文描写对象是槐花,并由眼前蓝天下满树洁白的槐花美景引出对飘着槐花香的故乡往事的回忆,自然流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心不在焉,是指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文中指孩子们为了能吃上槐花,都无法专心读书写作业了,生动地写出了孩子们对槐花的喜爱。 4.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这一传统农民在吃蒸槐花时的独特姿势,而他慢条斯理的吃法又与孩子们的狼吞虎咽形成鲜明的对比。大人孩子虽然姿势不同,吃相不同,但都爱吃蒸槐花。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作者围绕“槐花香”回忆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槐花香,香在枝头; 香在嘴里;香在田间。表达了作者对槐花香的喜爱;对亲情的温馨的感动;对农人的勤劳赞美;对过去童年诗意生活的怀念;对现在仍能嗅到槐花香的感动与知足。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赏析。答此类题目,要细读段落,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段落的作用。内容上:第①段描写小区槐花美丽的颜色和形状,点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结构上:引出了下文对故乡的槐花和与童年生活的回忆,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段中的“飘着槐花香”照应了文题。 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要先理解词语的本义:心不在焉:指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结合句中“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可知,句中指孩子们因想吃槐花糕,所以写作业和看小人书不专心。据此作答。 4.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的赏析。句中的“蹲”“靠”等动词准确写出了父亲吃槐花糕时姿势是传统农民的,“夹”“蘸”“吃”等动词生动的描述了父亲吃槐花糕时的动作,运用了动作描写;“慢条斯理”表现了父亲对槐花糕虽喜爱但吃相显得克制,并与孩子们吃槐花糕的动作形成对比,都表现了对槐花糕的喜爱。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校要开展主题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按要求 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你的家长因为工作忙碌迟迟未读,可是,你却经常看见他(她)晚上刷微信。请你写几句话劝说。(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下列句子,写出你的读书体会。

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串门儿,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 充实自我,改变气质;读书就是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4)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5)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其一)》刘禹锡)

(6)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7)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描绘自己虽年老但仍有报国之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蒹葭:芦苇。 ②杳(yǎo):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通过写蒹葭、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表现了秋天月夜_______的特点。

2.本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 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 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 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战过程全凭 记忆。③伏局:认输。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 重新布子走一遍。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一处)

王 积 薪 棋 术 功 成 自 谓 天 下 无 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

3.结合内容,说说本文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B.非学无以广才(广大的才能)

C.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精神)

D.年与时(疾行,指迅速逝去)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淫慢不能励精/思而不学

B.修身/刀劈狼首

C.夫君子行/久,目似瞑,意暇甚

D.学须静也/匹不可夺志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表现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B.“静以修身”强调了安静的环境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C.“学须静也”表明只有心无旁骛,潜心专一,才能深入思考,精研学问。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静”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