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语文课上,悠扬的朗读声络绎不绝地从教室里传出来。
B.莫言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C.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D.大明湖上的“明湖秀”惊艳夺目,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的游客赞叹不已。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黝黑 禁固 无可置疑 合颜悦色
B.宣嚣 徘徊 抑扬顿挫 自出心裁
C.鉴赏 喝采 诚皇诚恐 入木三分
D.蔓延 蔷薇 殚精竭虑 交头接耳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绯红(fēi) 镂空(lóu) 诘责(jié) 锐不可当(dǎng)
B.琐屑(xiè) 蹒跚(pán) 倔强(jué) 恹恹欲睡(yān)
C.阻遏(yè) 虬枝(qiú) 踌躇(zhú) 长途跋涉(bá)
D.追溯(shù) 镌刻(juān) 濒临(pín) 坦荡如砥(dǐ)
迅哥儿回到故乡,所有的变化让人悲凉;杜小康重回油麻地,他已经完全成长;木兰还乡做回了自己,重新换上女儿的红妆……假如你在二十年后重回北京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以“我又回到了北京”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请将“怀念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棵老树、一间老屋、一泓碧水,或者一出家乡戏……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乡愁”。其实,乡愁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期盼。
②从古至今,乡愁都传达了人们对故乡青山绿水的渴望。“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的乡愁存放在回塘水暖、凫雁自乐之中;“何处是乡愁,云在霍山头。儿时常入梦,杏黄麦子熟”,梁衡的乡愁寄予在霍山脚下那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里。青山绿水才是美丽家园。就像洱海边的古生村,溪水环绕、绿树成荫,农家院花开四季……清新静谧的自然风貌留住了乡愁之根。如果故乡失去了原有的美丽,那又该如何唤起人们的乡愁?
③乡愁不仅在故乡美好的自然环境之中,还表现为人们对故乡传统风貌和生活体验的怀念。汪曾祺的乡愁停留在品尝过端午鸭蛋的舌尖上,老舍的乡愁存放在老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里,鲁迅的乡愁则 ……可见,传统风貌与生活方式如若渐渐消失,那么乡愁也将无处安放!难怪民俗专家冯骥才大声疾呼:“最近十年,我国每天消失80个村落!被切断的不只是一段历史,还有世代积淀在那里的特有的文化与习俗、与生俱来的劳作习惯。
④乡愁还传递了对淳朴自然的人际关系和敬老孝亲的社会风尚的向往。相比“家家包铁栏,户户装猫眼。电话聊千户,不语邻家言”的生活状态,大家更喜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坦诚相见;相比不孝顺父母、不赡养老人的新闻屡屡爆出,大家更怀念“兄友弟养、敬老孝亲”的礼治社会。传承着淳补民风、文明家风的人文乡村,浸润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美好家园,才是每一位游子心中的故乡。
⑤乡愁,是人们一生一世浓得化不开的情愫,是一种文化印迹和精神归属。记住乡愁建设美好家园,其路漫漫,虽远莫阻。
1.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第①段中提出了中心论点:乡愁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期盼。
(乙)第②段里列举温庭筠、梁衡及古生村的事例,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丙)第④段从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两方面,论述了对当下生活的不满。
2.根据你对第③段的理解,结合阅读经验,在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
3.下面是李广田的一首小诗。请结合诗句的内容和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你对诗中乡愁的理解。
乡愁
李广田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
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
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吧,
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吹。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
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
只是故因旁边的小池塘,
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