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材料,写作文章。 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我不曾...

阅读材料,写作文章。

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我不曾忘记;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曾忘记;生活给我的滴滴印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

请以“拾起       的点滴”为题作文。要求:①要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

 

例文: 拾起芬芳的点滴 生活的节拍不可能永远是迪斯科的节奏,也会有阳春三月里的小雨,润物无声的细腻与浪漫。 当我的生活悄悄慢下来的时候,似乎感到有些空虚,甚至百无聊赖,于是又起拿起笔来,记录一下琐碎的生活,排遣一下心头的寂寞,试着写写诗歌、随想、见闻、心得,去追忆残存的浪漫和抒情当下的诗意。 我知道我的思想是浅浅的,写不出哲理深邃的文章;文字是淡淡,所抒发的也是平平常常的生活,但我希望我的每一个文字是走心的,不要像花中蝴蝶,外表华丽;不要像山间竹笋,腹中空空。我想用我刹那间闪现的一点星光迎接每一个黎明。 抬起文字如同拾起岁月的光芒,点亮自已,照耀他人。我们阅读他人的书籍,也像走在清晨的霞光里,听着鸟鸣,闻着花香,优美的文字温暖着我们的每一个神经。摘一滴露珠在手,装下阳光,装进我的心里! 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有自己的份量,有自己的轨迹。我们可以随波逐流,也可与众不同;可以漫不经心,也可踌躇满志;可以蹉跎岁月,也可肩挑重担;可以落寞悲愁,也可仰望星空……但一定要知道取舍。竹篮打水肯定不行,如若盛花恰到好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主业我们一定要修好,这是做人做事安身立命的根本。零碎的光阴做零碎的事情。长期积累,必有偶得,水滴石穿,贵在坚持。正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田间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有人消遣酒肉,大快朵颐;有人咀嚼文字,清心寡淡。岁月浊蚀,不敢鱼肉,少荤多素,但也需要快乐。书中自有黄金屋,走进翰墨森林取食也别有韵味,当我完成一篇文字,制作成美篇,发到朋友圈,并收到点赞和鼓励时,也如同端起一盘美味佳肴。 拾起文字,有一点儿时的梦想,有一点工作时的逼迫,也有一点当下精神的寄托。我用文字堆砌一座小屋,修筑一个花园,朋友来,我沏一壶茶,聊聊天。独处时,捧一本书,闻闻墨香,或修枝剪叶,或慵懒的晒个太阳。 文字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也有无限的空间,你我都可以走进,俯首拾遗,一旦拾起,但见一路芬芳! 【解析】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首先,审题。要补充的题目内容是文章的写作对象,结合导语可知,可以是师生情谊、父母关爱、书本启迪、生活印记等。“点滴”写出了要拾起内容的小和琐碎,都是不起眼的小细节,并非是大的事情,这限制了选材,要抓生活的细节,琐事。“拾起”是一个动作,弯腰捡起,但是结合导语可知,这里要拾起的内容并非是具体的某物,而是情谊、关爱、启迪、生活印记等等,是抽象的感情或者思考,只不过用一个“拾起”的动词,把这个内容具象化,所以这里的“拾起”是回忆、重新获得的意思。这个词也是本文的题眼,为什么要拾起?怎么拾起?这两个内容是文章的重点,也是灵魂所在。其次,思路。为什么要拾起师生情谊、父母关爱、书本启迪、生活印记等内容呢?因为它们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美好、非常重要的存在,它们带给我们美好的心灵体验,影响着我们心灵的成长速度,促进我们成长变化。这是文章的主题之一,要在具体的事件中,生活细节中展现此项内容。如何拾起呢?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怀着一颗激动的心,用自己的具体的行动去回忆、去追忆、去感谢、去延续等。第三,语言。这是一篇记叙文或者记叙性散文,写作时充分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在记叙和描写基础上,适当的抒情和议论,增添文章的深度和内涵。注意描摹引人共鸣的细节,由细节到感悟、到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为精神“赋能”

①面对困难与挑战,不畏惧、不消沉,而是积极转换思维,将之视为难得的生活体验。这种乐观,堪称一种人生智慧。

②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汤姆因为调皮,被姨妈惩罚在周六给篱笆墙刷漆。对于这份苦工,他并没有沮丧,反而干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围观小伙伴的兴趣。“有哪个男孩子每天都有机会粉刷篱笆墙呢?”他的态度,吸引大家纷纷加入刷墙行动。莎士比亚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好的或坏的,但思想却使其中有所不同。”人生难免遇到难题,与其在抱怨中被动应对,莫如转变视角、改变心态,用主动作为去化解困境。

③由此联想到浅层感知和深层认知的关系。历史上,法拉第曾安排一名学生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因为无法忍受日复一日的枯燥,学生不久就走了。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不过学生可能忽略了,科学探索与研究,需要的正是不惧失败的坚韧、孜孜不倦的守望。记下数千个“不”,最终得出一个“是”,这是科学研究的特性、规律所在。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再枯燥的环节,也可以被当作触发灵感、探索创新的必要过程来对待。

④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造”。客观环境的确会影响心境,但改造环境、改变心境的“最终解释权”,还在于我们自己。“当代愚公”黄大发,一直践行“修渠、致富”的誓言,将数十年的拼搏奋斗注入修凿绝壁天渠之中;“云岭工匠”耿家盛,“30年磨就‘一把刀’”,改进了400余项零件生产工艺。为什么他们能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业绩?答案不只是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关键还在于主观上对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有深刻认同,对遇到的问题能辩证看待。

⑤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检修的过程。面对时常不期而至的磨难与挑战,只有善于变现实压力为前行动力,才可谓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些人总是“生活在别处”,认为现实充满苟且和琐碎,不切实际地将生活的美好寄希望于远方和未来。以倦怠的心态敷衍工作,遇到点麻烦就临阵退缩,不敢直面生活的考题……凡此种种,从表面上看是个人能力有所欠缺、态度有所懈怠,本质上则是思想的速率与容量无法匹配生活的变化。如何为精神“赋能”,多一点多向度应变思维,十分值得思考。

⑥“凡物皆有可观”。苏轼当年“自钱塘移守胶西”,尽管当地灾荒不断,完全比不上杭州的富贵繁华,但他主动作为,不仅使城镇面貌大为改观,也在尽责履职的同时,领悟到“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生活的幸福,取决于行动的力度,更取决于思维的宽度。凡事多看“另一面”,不畏浮云遮望眼,那么哪怕生活再平淡,一个人也可能拥抱与众不同的精彩。

(《人民日报》2018年5月9日 作者:何冠军)

1.什么是为精神“赋能”?

2.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第③段和第④段列举的事例可否调换?说说理由。

4.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②余浸:支流。③岩阜:假山。④芡(qiàn):水生植物。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醉翁之不在酒            (2)佳木而繁阴

(3)竹森然以高              (4)为陂池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3.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

春季: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戏题盘石

唐 王维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柳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可怜:可爱。

(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为激励同学们树立志向、践行梦想,某校正在开展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材料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材料二: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少年周恩来面对国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为人民的独立幸福鞠躬尽瘁;“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摆脱中国任人宰割、亡国灭种的危险,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强盛起来,将自己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

材料三:刘伟10岁时就失去了双臂,他的梦想就是要“精彩地活”。为此,他练游泳,练习用脚打字、弹琴,还编曲填词。十余年来,他从未懈怠,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冠军,在“中国达人秀”中展现了绚丽的风采,还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既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精彩。他曾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梦想负责。”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个人志向与国家梦想的关系。

2.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个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查看答案

下面是《水浒》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五个人行至浦边,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有牌额,写着道“飞云浦”三字。(A)见了,假意问道:“这里地名唤做甚么去处?”两个公人应道:“你又不眼瞎,须见桥边牌额上写道‘飞云浦’!”(A)踅住道:“我要净手则个。”那一个公人走近一步,却被(A)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里去。这一个急待转身,(A)右脚早起,扑咚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提朴刀的汉子望桥下便走。(A)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做两半个,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A)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便夺过朴刀来,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上。却转身回来。这个才挣得起,正待要走……(A)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

(1)文段中的A是_____________(人名),他大闹飞云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游》中有许多的“打杀”情节,如选段中的“大闹飞云浦”,另外还有“拳打镇关西”“怒杀间婆惜”等。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打杀”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