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议论文阅读 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唐勇 ①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最新国...

议论文阅读

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唐勇

①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最新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算上电子书阅读量的2.48本,一共不到8本,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相当于鲁迅所说“喝咖啡的工夫”,读书的时间哪去了?

②一曰忙,二曰累,成了不少人对少读书、不读书的惯常回答。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读书与其说是外假于物,不如说是内求于心。“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以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甲)今天,我们早已告别了书荒年代,海量出版物、不断创新的阅读介质,为读者提供了无比丰富的阅读世界。相比以前“无书可读”的苦恼,今天则凸显“有书无心”的困扰。

③吹去一堆堆泛黄书籍上的灰尘,“忙” 与“累”也有另一番场景。一些干部沉迷于觥筹交错、迎来送往,满身烟酒味,毫无书卷气;不少人心为物投,铁了心做“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些地方的“读书无用论”则夺下了孩子手里的课本。从社会层面看,将人与读书世界隔离开来的,往往是浮躁之气、功利之心。这种病象,也侵袭到阅读内部。不少书店和书市,唱主角的是七拼八凑的成功学、致富术、官场秘笈,这些文化垃圾倾倒在心灵家园,非但不能长精神。还要“长疾瘤”。

④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有人更是警告:当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读书了,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话,那你就已经堕落了。有研究表明,爱阅读的人常有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语言丰富、思维缜密;不阅读的人往往想法简单、语言贫乏,甚至细胞的分裂都比前者要少。(乙)用知识祛除心中的黑暗,我们才能以更积极的姿态为人处世,涵养社会的底气和定力。因而,图书馆排队借书的队伍长了,信谣抢盐的人就会少些;平时科普工作深入细致了,市民们面对PX项目的心态就会平和些。

⑤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书本其实就是精神生活的入口,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都是对生命的熔炼和升华。古往今来,以沉潜之心坐得住冷板凳者,总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得到“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智慧启发,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

⑥“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风雨如晦的岁月,学子们的呼喊曾经震撼世界。今天,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让这一代读书人也面临“平静书桌”的问题。不同的是,它拷问的是怎样对待精神生活、如何安顿心灵家园。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

1.下列选项中最能准确地表达本文的中心论点的选项是(     )

A.读书的好处很多。

B.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C.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

D.读书,才能让我们以更积极的姿态为人处世,涵养社会的底气和定力。

2.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甲) (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明朝散文家宋濂为了读书求学,不畏艰辛困苦,拜访很多老师,最终成为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②隋朝李密骑一头牛外出求学,牛角上挂着《汉书》,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

③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④张之洞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C 2.B 3.引用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指出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阅读量少,阅读时间少”,并进而提出问题“读书时间哪去了?”,以设问引发读者反思,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关于“国人读书时间少”的原因探讨。 【解析】 1.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首先引用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引出论题;接着分析人们读书的时间都去了哪儿;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述阅读的重要性,点明中心论点——“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读书的必要。据此理解分析,最能准确地表达本文的中心论点的选项是C。 2.考查论点(观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 【甲】处,①句“明朝散文家宋濂为了读书求学,不畏艰辛困苦,拜访很多老师,最终成为闻名遐迩的散文家”所举的宋濂的事例,谈的是求学之辛苦。②句“隋朝李密骑一头牛外出求学,牛角上挂着《汉书》,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谈的是随时随地地读书。根据语境,并结合“何必择地?何必择时?”可知,选择②句最为恰当。 【乙】处 ,③西汉刘向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谈书籍的作用的。④张之洞说的“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是谈读书要掌握要领。文章第4段阐述的是读书作用的。故选择③句西汉刘向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最为恰当。 据此,【甲】处选②;【乙】处选③。故答案为B。 3.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作用类试题要结合文章特点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议论文开头段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者论题的作用;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如果是引用了名人名言或事例,还能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文章的第1段引用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从内容上看,指出我国目前普遍存在“阅读量少,阅读时间少”的问题,并引出问题“读书时间哪去了?”用调查数据来引出问题,并用设问名发问,既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能引发读者反思,从而引出文章对“国人读书时间少”的原因探讨。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季布

司马迁

孝惠时,(季布) 为中郎将。单于会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效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日“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泰以事于朝,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谈,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怒,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 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 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 《史记·季布乐布列传》)

[]①墁 (màn):侮辱。②阿:迎合。.③瘳(chōu):(伤、病)痊愈。④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⑤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⑥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项是(   )

A.单于尝为嫚吕后                答谢中书( 《答谢中书书》

B.时殿上皆恐                    斯陋室( 《陋室铭》)

C.今臣,无所受事                遂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D.久日                          多趣味( (《三峡》)

2.选出与例句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

例句:人有言贤者

A.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 )

B.间千二百里( 《三峡》 )

C.未复有能与奇者(《答谢中书书》)

D.但知一,不知其二者多矣(《河中石兽》)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 一人之毁而去臣。

4.请结合文段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地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①鹧鸪天:词牌名,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③杖藜:柱着藜杖。④浮生: 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古诗词常借助意象来寄托情感。本词前两句描写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意象,营造了杂乱衰萎的意境,流露了词人谪居黄州的落寞烦乱心情。

B.从景物描写看,上片三四句运用动静结合以及听觉、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的手法,着力描绘白鸟、红蕖。

C.从人物形象看,下片前三句写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刻画了一个自得其乐的闲人形象。

D.从语言看,上片运用了叠词。“时时” 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 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E.从画面设置看,远处林断山明,近处竹林隐墙,背景深远;高空白鸟翻飞,池塘红蕖照水,相映成趣;白鸟红蕖,翠竹衰草,色彩丰富。整个画面充满颓废色彩。

2.有人说“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这两句是点睛之笔,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 

A.《水游传》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城,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

B.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以“童年与青年”“壮年”“老年”“流放岁月”四卷记录了苏东坡的一生,记载了一个诗人、画家与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

C.《人间最美是清欢》是林清玄的小说集,他用数十载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智慧不断思考和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透露出了作者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D.《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是美国作家肖恩·柯维的作品,他从自我完善、感情关系和团队工作、休整恢复和充电更新等方面的习惯,向读者进行介绍,在美国青少年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E.《红星照耀中国》是英国记者根据采访和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写的,他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客观全面,意义重大。

(2)清将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作者是______ 。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 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还在书中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只见那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起来。晁盖等人却不认得,只见他第一个出力,杀人最多┄┄晁盖便叫背宋江、戴宗的两个小喽啰,只顾跟着那黑大汉走。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娃,杀得横尸遍野,血流成渠,推倒撷翻的,不计其数;众头领撇了车辆担仗,一行人尽跟了黑大汉,直杀出城来。背后花荣、黄信、吕方,郭胜,四张弓箭,飞蝗般望后射来。那江州军民百姓,谁敢近前。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百姓撞着的, 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

文段介绍的情节是__________,其中“ 黑大汉”指_____, 他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水浒传》中关于他的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

(2)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

(3) ___________________, 良多趣味。(郦道元 《三峡》)

(4)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 《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花香盈溢,却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

(6)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澄澈、竹影斑驳的迷人夜景。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我校开展了以 “垃圾分类·环保先行”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垃圾分类处理正成为城市治理“新时尚”。请根据市城管局的相关数据,写出你的探究。

年份

减量化行政村 (百分比)

无害化示范社区(个)

资源化利用项目(个)

2017

50%

57

4

2018

70%

62

13

2019

80%

70

17

 

 

*减量化:将垃圾的质量、体积降低,也就是通过处理大幅度减少垃圾总量。

*无害化:将有害的垃圾,经过一些加工处理,变为对人和环境无害的东西。

*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

(2)请根据材料,概括出至少两条垃圾分类的有效措施。

(材料一)日本每家都有分类垃圾箱,人们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进行分类。同时,扔垃圾还分日子,每天可扔垃圾类型都不一样,以便政府进行回收处理。

(材料二)在英国,每个家庭都有三个垃圾箱。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绿色装花园及厨房垃圾,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社区会安排三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清运垃圾。普通生活垃圾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服镜、家具等42种垃圾则由专门机构定期回收。

(材料三)瑞土在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顾客喝完饮料将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可以凭收据领取一小笔钱。有专门的公司对其进行回收。在公寓、饭馆等公共住宅区,也都设有专门的收集装置。

(3)你将采访学校的“环保小卫士”李明,请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