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之,宁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德行》

(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德行》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②友人语巨伯曰     语:

③不忍委之         委:

④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以:

2.甲、乙两篇文章在“生”和“义”的选择上有相同之处,请你结合原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3.乙、丙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对“义”也有相同的价值追求,但在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1.辟:同“避”,躲避 ;语:告诉;委:抛弃;以:用,拿 2.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荀巨伯说:“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都是强调义的重要性,强调舍生取义。 3.乙文章是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主人公语言描写以及听了荀巨伯的话后贼人的反应来表现主人公荀巨伯舍生取义的精神气度。 丙文是采用对比的方式,通过华歆和王朗两人言行的对比,表现出华歆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大“义”。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①“故患有所不辟也”意思是: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可判断辟:同“避”,躲避;②“友人语巨伯曰”意思是: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可判断语:告诉、对……说;③“不忍委之”意思是:我不忍心舍弃他,可判断委:抛弃、舍弃;④“宁以我身代友人命”意思是: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可判断以:用。 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从甲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以看出,面对“生”和“义”的选择时,孟子选择“舍生而取义”; 从乙文“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可以看出,面对敌人对自己生命的威胁,荀巨伯的选择是不能“败义以求生”,由此可知,面对“生”和“义”的选择,两人的做法是相同的,即都是舍生取义。 3.乙文“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是对荀巨伯的语言描写,属于正面描写,“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是通过写贼的撤退来表现荀巨伯的重义的品质,属于侧面描写,故乙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来表现荀巨伯的大义;丙文中“有一人欲依附”时,华歆“辄难之”,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时,王朗“欲舍所携人”而华歆“携拯如初”,写出了两人截然不同的表现,故丙文是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华歆的大义。 甲 出处:《孟子》 作者:孟子 朝代:战国 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乙 出处:《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朝代:南朝宋 参考译文: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这时胡贼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丙 出处:《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朝代:南朝宋 参考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后面的贼寇马上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簟(diàn):竹席。蛩(qióng):蟋蟀。君: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1.请赏析“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两句。

2.结合全词来看,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在我国,“尊”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尊’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尊,甲骨文(酉,酒坛)(廾,双手,持举),像双手捧着酒坛。因为在古代向人敬酒是非常正式的、严肃的一件事情,所以有了引申义。如“始皇始尊宠蒙氏”中的尊是指_______。而“一尊还酹江月”中的“尊”则是______,和“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意义相同。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在传统文化中“尊”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①尊贤而重士。——汉·贾谊《过秦论》

②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

③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苏轼的《教战守策》

④“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后汉书·孔僖传》

[“尊”远流长]

(3)班级举办“践行‘尊’文化”文化传承活动, 请提出一项倡议。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林冲”是出自明代小说家________的章回体小说《___________》中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的主题。比如林冲,他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高俅和高衙内等人设计陷害,误入_______,被发配沧州,还是想本分做人,力求重回东京和家人团聚。没料到奸人们步步紧逼,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提枪杀死高俅的爪牙____________以及牢城管营。林冲对官场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

 

查看答案

填空。

①“日暮途穷”大概是人生的大悲,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便展现了这种无法前行的痛苦:“_______ ________。”

②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吾妻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C.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D.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的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