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为梦想拼尽全力 ①从小到大我栽过的第一个跟头应该是中考。在...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为梦想拼尽全力

①从小到大我栽过的第一个跟头应该是中考。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却在最后一门英语考试时忘了带准考证,等我返回住处拿到准考证重新进入考场,时间已经过了20 分钟。成绩出来,满分120 分的英语我只考了89 分。老天跟我开的这个致命玩笑,致使我以一分之差与日思夜想的高中实验班失之交臂。

②那种感觉就像你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心心念念的城堡,却发现那扇门关上了。那个假期,我把自己关在房里,嘴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脸上没有丝毫笑意,整天都在埋怨: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③进入高中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似初中那般神采飞扬,整个人内敛沉默了很多。尖子生们组建的实验班,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进了实验班就是踏进了重点院校的大门。论正常实力,我就应该属于那里,然而因为中考那个意外,我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心底的不甘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会特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④我的好朋友林悦就在实验班。在食堂吃饭遇上时,她会主动跟我说起一些班里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那颗心变得越发躁动不安。“我要冲进实验班”这个念头不时冒出来拉扯着我,曾经的遗憾与不甘,都化作内心的春雨,那里草木葱茏,一片繁盛。

⑤高一那段时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去操场跑完两圈到教学楼,我总是最早到的那个人。时间长了,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跟我打招呼:“闺女,今天早上又是第一个,好好加油!”

⑥每天清晨,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争分夺秒地大声晨读,一边看天空渐渐亮起来……

⑦一个学期后,我的势头越来越猛,不仅稳居年级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大。班主任很器重我,好朋友林悦也向我投来了佩服的目光。那几年,我不仅在考试的红榜上始终排名第一,课余时间写的文章也陆续在各杂志发表,拿了好几个作文比赛和学科竞赛的奖项,生活好像将之前亏欠我的一一做了补偿。随着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⑧即便如此,我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坚持与时间赛跑,继续脚踏实地努力。高考那年,我考取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是142 分。手里紧紧攥着成绩单的我,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放眼远望,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周边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⑨中考时那种被命运一拳打倒在地的感觉,经过三年的隐忍与蜕变,终于成为我身后迈过的一道坎儿。现在想起来,甚至会有些感激自己在人生最顺遂的时候跌过一跤。正因为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更加懂得努力的意义。

⑩在拼尽全力之前,永远别说自己运气不好。因为,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

(选自《文苑·破茧成蝶》,文/骊尘)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会特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2)随着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3.第⑤段中“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都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能否删去?请阐明理由。

4.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请联系自己的生活或学习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答:中考失利后,“我”没有放弃,继续为梦想拼尽全力,终获成功的故事。(或:“我”在中考栽过跟头后,重拾信心,继续努力,最终赢得高考的故事。) 2.(1)“偷偷”是瞒着别人的意思。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我”不能进入实验班的委屈和不甘,同时也写出了“我”对实验班既渴望羡慕又害怕别人知道的复杂心理。 (2)“割开”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经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后,信心骤增的心理。 3.(1)答:不能。因为这一情节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衬托出“我”的勤奋刻苦。如果删去,就不能突出“我”为梦想而拼尽全力的执着。(意近即可) 4.能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围绕“运气往往是为那些努力付出的人做准备的,越是努力,运气越好”这一主旨组织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中考失利后,进入高中的“我”战胜失意继续努力,终于获得成功。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作用两方面的因素进行赏析。句①中的“偷偷”是不为别人知道的意思,表现了“我”对实验班的渴望与羡慕,同时又怕这种心情被别人知道。句②中的“割开”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我”成功后喜悦之情来临之快。根据这些理解整理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本文写楼管爷爷和“我”打招呼的情节是侧面描写的运用,意在以楼管爷爷这个每天如一的“招呼”,来侧面衬托出“我”的勤奋与坚持。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先明确观点,再阐明情节的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结合文中的事件来看,作者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努力了,付出了,那么他成功的机会也就会多,所谓的“运气”是靠自己的努力创造的。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

2016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商家可自主选择标识形式,使用文字、符号或用智能手机读取的二维码都可以,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有权知道他们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根据该法案,美国农业部将在两年时间内制定具体的标识方案,并出台相关执法程序等。美国政府此前并不要求强制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那么,转基因食品该不该强制标识呢?

正方:转基因食品至少跟传统食品一样安全。科学家在培育转基因作物时,能确切知道转过去的基因的结构与具体功能,这样就能知道转基因作物同传统作物在成分上是否有本质区别,有哪些不同的成分。而用传统育种方法将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我们对杂交出来的作物基因信息基本上是茫然无知的,无法预知其可能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更大的把握。目前,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验,在安全性上是不用担心的。由于检测成本所限,传统食品反而做不到这一点。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有何必要?

反方:有两种亲本存在,大自然理论上也可以自行产生出它们的杂交品种,人工杂交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但转基因可不一样,在自然演化下,一个物种的基因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概率接近于零。人类这是在人工制造出新的物种,本身就蕴含着新的风险。一个基因很可能有多个功能,在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时科学家很可能只了解其部分功能,这意味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能给将来一切可能的转基因食品背书吗?对批准的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恰是一种对科学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

正方:转基因作物当然有风险,就像传统作物有风险一样,关键在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是否要显著大于传统作物?如果不是,凭什么把转基因食品单独拉出来强制标识?由于一些人对转基因技术的妖魔化,部分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没有根据的恐慌与负面评价。如果强制标识,会强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因此必须反对强制标识。还应该把“转基因农业”改名为“精准农业”,以弱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

反方: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有疑虑,不是很正常的吗?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作物是新创造出来的物种,人们不随随便便接受一种新物种为食物,恰恰是刻在基因上的自我保存本能在起作用,也是一种合适的慎重态度。以为改称“精准农业”就能消除这种疑虑,太天真了吧?在强制标识之后,那些认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人,可以选择吃;那些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疑虑的人,现在可以选择不吃,将来观念改变了也可以选择吃。两不干扰,有何不可?

正方:强制标识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对穷人不利。强制标识可不仅仅是标注一行字或一个符号,实施成本不菲。一种食品往往包含多种成分,逐一检测是否转基因,一次检测就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消费者愿意对非转基因食品支付溢价,厂家会主动标识“非转基因”投其所好。

反方:如果你生产的食品某些成分的原料是转基因作物,你会不知道?标注一下有多大成本?至于检测,也不是那回事。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抽样检测来确认商家有没有在标注上作假,第一这是必要的、是必须支付的成本,第二是抽样检测,检测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

(选自《南方周末·第一争议》)

1.“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这一争议是由什么新闻事件引发的?正反双方从哪三个方面展开辩论?请简要概括,完成提纲,不要求字数一致。

2.辩论需要一定的语言技巧。以下面句子为例,分析双方多次使用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

3.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正方认为,一般来说,传统育种方法杂交出来的作物的基因信息基本上是没法辨别的,而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信息是可以确切知道的。

B.反方认为转基因就是一个物种的基因在自然演化下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

C.正方认为“转基因农业”改名“精准农业”能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

D.反方认为强制标识不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②陛:殿堂的台阶。③涂:通“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⑤士既事者兼月: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宫妇左右莫不______

(2)时时而_______

(3)公狐白之裘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闻寡人耳者  孔子闻

B.时时而进    立有

C.窥镜自视    雨雪三日天不寒

D.上书谏寡人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3.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选文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B.(乙)选文表现了晏子是一位关心百姓、善于言辞、敢于劝谏的人。

C.(甲)选文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表现邹忌的治国之才。

D.(甲)(乙)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同时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4.(甲)(乙)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___________,下阙重在____________

2.词人借“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查看答案

语言综合运用。

2019年3月6日,临沂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十类不文明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通告》,全市迅速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杜绝不文明行为,某小区物业也贴出了如下告示:

 

关于杜绝本小区不文明行为的通告

尊敬的业主:

您好!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杜绝不文明行为,维护本小区的环境,特提醒广大业主注意:在本小区内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塑料袋、饮料瓶(盒)等废弃物,乱吐口香糖,乱倒污水的,随意折摘花木果实、践踏草坪的,任何居民都有责任进行劝阻;不听劝阻的,即日起将根据具体情节处以5-50元的罚款。

请广大业主高度重视,养成自觉杜绝、抵制各类不文明行为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社区主人翁意识,为大美新临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019年3月8日

①告示正文第二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你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告示正文第三段中有一处语病,请你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条有温度、有文采的保护草坪的告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文明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春风,让精神倍感清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_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②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⑤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⑥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