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农具的眼睛 ①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农具的眼睛

①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

②农具当中,我最(  )的就是犁杖了。由于家中没养牲口,用犁杖耕田时,爸爸就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牛,套在犁杖上,让我们拉犁。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我父亲是山村小学的校长,曾在哈尔滨读中学,会拉小提琴。他那双手在那个年代既得写粉笔字,又得摸农具,因为我们上小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风起云涌,我们每周都要到生产队的田地里劳作一两次。而且家家户户又都拥有园田,种植着各色菜蔬,自给自足,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没有没摸过农具的。

③农具当中,我不(  )的是锄头。锄头的形状很像道士帽,所以你若把它倒立着,俨然是一个清瘦的道士站在那里。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的田地松土。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了。土豆地一般要铲三次,人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铲头趟,苗才出齐不久,土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铲二趟呢,是在土豆打垄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的空间,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铲三趟的时候,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铲三趟的时候最累,有时候你得撇下锄头,亲手二下一下地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我喜欢铲二趟,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作。干活乏了小憩的时候,躺在被阳光照耀得发烫的泥土中,感受着如丝绸一样柔曼滑过的清风,惬意极了。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着我的脸颊,让我脸颊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醉人的痒啊!渴了的时候,我会到田边草丛中采上几枝酸浆来吃。它长得跟竹子一样,光滑的身子,细长的叶片,它的茎能食用,酸甜可口,十分解渴。我铲地时就不背水壶,因为酸浆早已存了满腹的清凉之汁等着我享用。

④我(  )镰刀,是因为割猪草的活儿在我眼中是非常浪漫的。草甸子上盛开着野花,割草的时候,也等于采花了。那些花有可供观赏的,如火红的百合和紫色的马莲花;还有供食用的,如金灿灿的黄花菜。用新鲜的黄花菜炸上一碗酱,再下上一锅面条,那就是最美妙的晚饭了。我打猪草归来,肩上背的是草,腰间别的是镰刀,左手可能拿的是一束马莲,右手握的就是黄花菜了。所以我觉得猪的命运也不算坏,它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窝里絮的草还来自于芳菲的大草甸子,比耕田的牛马要有福气,可惜它的命太短太短了。

⑤我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他伺候庄稼的本事与他的教学本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呈现一派萎靡之气,就是垄打得歪歪斜斜,宽的宽,窄的窄。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而那些地道的农家,农具总是被磨得雪亮,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不似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

⑥我们家使用过的那些农具早已失传了。但我忘不了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一个小女孩如何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又如何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在夕阳下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我可能会忘记尘世中我所见过的许多人的眼睛,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厌烦  憎恨  喜欢

B.憎恨  厌烦  喜欢

C.厌烦  喜欢  憎恨

D.喜欢  憎恨  厌烦

2.依据文章内容、仿照示例,补充概括作者回忆的劳动生活片段。

姐弟三人套犁杖耕田——______——______

3.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

4.文章标题耐人寻味,你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

5.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从修辞角度)

(2)铲三趟的时候,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词语使用角度)

6.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B 2. “我”扛着锄头去铲除杂草 “我”挥舞镰刀割猪草 3.“我”套犁杖耕田时,父亲在后面喊“我”的乳名打趣“我”,可见他是个幽默慈爱的人;父亲身为知识分子却能积极参加劳动,可见他是个勤劳质朴的人。 4.表层含义指农具木把上圆圆的节子,深层含义指童年生活的见证(美好的农村生活的见证) 5.(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农具上黑褐色的节子比作眼睛,赋予圆节以生命,新奇的表达了作者对农具别样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2)“绑票”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稗草缠绕土豆秧苗的姿态,“异己”则是“我”对铲除对象的亲昵称呼,两词大词小用,赋以稗草人的情态,表现了艰辛劳动时的无限趣味。 6.对勤劳、质朴、宁静的乡村生活的赞赏与热爱,对农村和大自然的怀念和亲近,对童年生活的热切怀念,对父亲的无限崇敬之情。 【解析】 1.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第一个空,结合下文“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可知“我”对犁杖应是“憎恨”;第二个空,结合下文“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的田地松土”可知这里写的是锄头的作用,锄头有如此大的作用,“我”对锄头不应该是“不喜欢”的,应是“不厌烦的”;第三个空,结合下文“是因为割猪草的活儿在我眼中是非常浪漫的”可知此处应填“喜欢”。故选B。 2.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可根据已知的情节先锁定答题区域,然后结合答题区域中的关键词句根据例句的形式进行概括。“姐弟三人套犁杖耕田”是在文章第②段,可知第二个空的内容应往后找,第③段结合“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了”及“铲头趟,苗才出齐不久,土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语句可知写的是“我”扛着锄头去铲除杂草;第④段结合“我打猪草归来,肩上背的是草,腰间别的是镰刀,左手可能拿的是一束马莲,右手握的就是黄花菜了”可知写了“我”用镰刀割猪草。把这些内容仿照示例进行概括即可。 3.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需结合描写人物的语句、相关的故事情节、人物的身份、职业及作者的态度评价等进行分析。结合第②段中的“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还会叫“我”的乳名打趣“我”;结合第⑤段可知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而结合第②段可知父亲十分勤劳,积极劳动,由此可看出父亲是一个质朴勤劳的人。据此进行分点概括即可。 4.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根据文末的句子“但我忘不了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可知表层含义指“农具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结合“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一个小女孩如何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又如何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在夕阳下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及“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可知农具还见证了“我”的童年生活,故深层含义指“童年在农村生活的美好时光的见证”。 5.考查的是对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的赏析。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一是修辞角度、二是描写角度、三是表现手法角度,分析完角度后再分析具体的知识点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套用答题模式进行规范答题。(1)这一句是把“大大小小的木节”比作眼睛,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木节上长着眼睛,能看见“我”如何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又如何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在夕阳下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等等,这样的描写就赋予了木节以生命,把木节看成了自己美好童年生活的见证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木节的喜爱以及怀念之情。(2)“绑票”原指匪徒把人劫走,强迫被绑者的家属等出钱去赎,这里是用来形容稗草缠绕土豆秧苗的姿态;“异己”原指同一集体中在立场、政见或重大问题上常跟自己有严重分歧甚至敌对的人,这里是用来稗草,这两个词在这里都属于大词小用,赋予了稗草以生命力,作者把除草看成是为土豆清除“异己”,颇有趣味。 6.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综合全文看,这篇文章写了童年时期在农村拉犁翻地的劳累和趣味、锄草间隙享受清风拂面的惬意和酸浆的甘甜、打猪草时在草甸子赏花的悠然及夕阳下对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的憧憬等童年生活片段,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童年美好时光、对农村生活的怀念。文章作者还回忆了父亲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还积极参加田间劳作,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敬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材料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

版本

总数(篇)

年平均数(篇)

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版(部编)

124

124

20.7

41.3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开办以来,已由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了四届。这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让古代经典诗词深深印在国民大众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又一档主流文化类益智节目。

(1)阅读三则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将于2019年10月20日在北京正式启动,组委会决定继续聘请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担任《中国诗词大会》竞赛点评嘉宾,聘期一年。请你以组委会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

(3)下面是河西初级中学拟写的一则号召同学们积极诵读经典的倡议书,其中有几处错误请你改正。

经典诵读活动倡议书

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必须从自身文化中即取营养,丢掉自己的文化就等于放弃了生存的沃土。我校开展“传承经典 感恩成长”经典诵读活动是让孩子们能够继续学习、发扬和继承民族文化,这是我们的责任。为此,我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①同学们要亲近书籍,与大师对话;

②要阅读经典,为人生奠基;

③要做诚信公民,努力实践自己的读书诺言,在读书时要做到“六个一”,即:每班成立一个图书角,每人建立一个小书柜,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天早自习诵读一篇经典诗词,每月读一本文学名著,每读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

同学们,让经典引领我们成长、让知识为我们导航。让我们携起手来,以诵读诗文为乐、以传承经典为主,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亮丽人生。

河西初级中学

2019年10月15日

①倡议书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②划线句子中语序不当,应将        调换。

③倡议书有一处格式不规范,请在横线上提出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且说菜园左近有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破落户泼皮,泛常在园内偷盗菜蔬,靠着养身,因来偷菜,看见廨宇门上新挂一道库司榜文,上说:“大相国寺仰委管菜园僧人鲁智深前来住持,自明日为始掌管,并不许闲杂人等入园搅扰。”那几个泼皮看了,便去与众破落户商议道:“大相国寺里差一个和尚,甚么鲁智深,来管菜园。我们趁他新来,寻一场闹,一顿打下头来,教那厮伏我们。”数中一个道:“我有一个道理。他又不曾认的我,我们如何便去寻的闹?等他来时,诱他去粪窖边,只做参贺他,双手抢住脚,翻筋斗颠那厮下粪窖去,只是小耍他。”众泼皮道:“好,好!”商量已定,且看他来。

(1)以上文字选自名著《    》,作者是   

(2)“道理”在文中的意思是   

(3)请结合原著内容,回答问题。

①鲁智深被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智斗泼皮和      两件事,让他威名远播。

②请简述鲁智深智斗泼皮的过程。

③同样是面对泼皮,鲁智深最终选择了原谅,而杨志却一怒之下杀了泼皮牛二,这是为什么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________,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巧用典故表达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万千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李商隐在《无题》中,借物传信,惆怅而又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两个多月前,你迈进了中学的大门,从此你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在这段中学时光中,也许你遇见了一位影响了你的老师,一个引为知己的朋友,一件触动心灵的事,一本充满魅力的书,一处经常流连的风景……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照片,记录着我们的生活点滴,暗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如今,拍下一张照片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但纷繁的照片中总有一张是让你难以忘怀的。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记叙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