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远古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 孙国平 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余...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远古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

孙国平

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余姚河姆渡、田螺山是两处六七千年前保存良好的古代遗址。通过对这两处遗址考古获得的信息,我们可以描绘出远古江南的美好生活。

②上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1),出土了看似新鲜的大片稻谷壳堆积和散落的炭化稻米,一度让考古专家推断,河姆渡人是世界上最早耕种稻田、煮食米饭的先民。后来,南方地区一次次的相关考古(2),一再改写和刷新了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阶段的历史记录。目前,1万多年前以水稻栽种为主的稻作农业发端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成为植物考古界和农史学界的共识。在之后的数千年里,水稻种植逐渐被先民发展成为取代传统渔猎的最主要的谋生手段。

③在田螺山遗址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中,炊器专家也研究辨认出了很多通常用于炊煮米饭、熬制米粥的多种式样的原始饭锅——陶釜。我们熟悉的成语“釜底抽薪”“破釜沉舟”中的釜字也就有了最早的出处。

④正是在大米的哺育下,中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加速度的文明发展轨迹。河姆渡文化之后,杭嘉湖地区兴盛起来的良渚文化,在东亚大陆率先迈上了文明社会的台阶,成熟发达的稻作农业是其依赖的社会经济基础。

⑤此外,在这两处遗址中,发掘出了各类不计其数的鱼类骨头,如鲫鱼、鲤鱼,甚至还有一些鲨鱼、金枪鱼等。考古学家把它们通过淘洗泥土后拣选收集起来,摆放到了数十个多层的架子上,这些鱼类骨头可以让我们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当时唾手可得的鱼类资源也是河姆渡先民食物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结合数量颇大的稻米遗存,以河姆渡为代表的远古江南,无疑冠得上中国最早的“鱼米之乡”这一称号。

⑥可以想见,实际上那时候这一地区的先民们,已享受着富足和安稳的饮食生活。未被改良得完全成熟的稻米,搭配上纯野生的鱼类来下饭,其口感想必是美美的。

⑦当然,与采集狩猎阶段相比,农业社会阶段人类食用的谷物品种比较单一,来补充营养,调剂口味的,就是取之不尽的野果了。在田螺山遗址发掘中,考古学家获取了种类丰富、数量巨大的其他植物遗存,如有成坑的橡子、成堆的麻栋果、散落的桃核、柿子核等,还有微小的葫芦籽、杂草草籽等,甚至还有也许是最原始中药的灵芝、草叶等;还有长于河流水塘中的菱角、芡实、莲子等等。

⑧这些林林总总的动植物遗存,经过考古专家的分类、鉴定、统计和古今形态比较、归纳,完全让我们相信,河姆渡、田螺山先民在大自然温暖的怀抱里,享受着不亚于忙忙碌碌现代人的生活乐趣和幸福滋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语境,填入第②段横线处最恰当的选项是:(1)      (2)       

A.发现         B.发表         C.发掘          D.发觉

2.阅读全文,远古江南的先民们主要拥有____________,其次拥有__________________,还拥有____________,因此作者认为,他们享受着不亚于现代人的美好生活。

3.有同学认为将第⑦段的画线句改成“甚至还有灵芝、草叶等最原始的中药。”显得更加简洁,你认同吗?简要说明理由。

4.有人认为删去第③段文章思路更加清晰,你认同吗?请简述理由。

 

1.(1) C (2) A 2. 数量颇大的稻米(成熟发达的程作农业) 不计其数的鱼类(唾手可得的鱼类) 取之不尽的野果(种类丰富,数量巨大的其他植物) 3.不同意,改句删除了“也许”一词,“也许”表明灵芝等是最原始中药这一说法只是一种推测,并不确定。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改。 4.能。第③段介绍的是陶釜的发掘。第②段介绍的是南方地区,稻米的种植成为先民最主要的谋生手段,第④段介绍的是稻米种植促进了文明的发展,第④段内容紧承第②段内容,第③段介绍的内容与它们关系不大。 不能。第③段介绍的是陶釜的发掘。陶釜用于炊煮米饭、熬制米粥,并多种式样,可见,稻米的加工已非常普遍。该段内容更加印证了第②段介绍的南方地区,稻米的种植成为先民最主要的谋生手段这内容.。 【解析】 1.考查根据语境选用词语。发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犹如用挖掘、深入搜寻来显露或采集。发现:第一次看到或知道。发表:在报、刊上登载出来;在公开场合说出。发觉:开始知道。第一空根据“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出土了”,选用“发掘”。第二空根据语境“南方地区一次次的相关考古”选用“发现”。 2.考查对文章内容信息的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用凝练的语言来作答。根据第⑥段“可以想见,实际上那时候这一地区的先民们,已享受着富足和安稳的饮食生活。未被改良得完全成熟的稻米,搭配上纯野生的鱼类来下饭,其口感想必是美美的。”第⑦段“当然,与采集狩猎阶段相比,农业社会阶段人类食用的谷物品种比较单一,来补充营养,调剂口味的,就是取之不尽的野果了。”提取答案:数量颇大的稻米;不计其数的鱼类;取之不尽的野果。 3.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原句“甚至还有也许是最原始中药的灵芝、草叶等”,修改后的句子“甚至还有灵芝、草叶等最原始的中药。”比原句缺少了“也许”一词,“也许”表示推测、估计,不确定,修改后,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所以不能改。 4.考查文段的删除与否。文段能不能删除要看与上下文的衔接,或者是与某个词语(句子)的照应来解答。能删除与不能删除,都要有合理的理由支撑。如能删除。此段介绍的是陶釜的发掘。第②段介绍的是南方地区,稻米的种植成为先民最主要的谋生手段,第④段介绍的是稻米种植促进了文明的发展,第④段内容与第②段的内容紧密相连,第③段介绍的内容与上文不衔接。故而没有必要再写第③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袭誉,字茂实,为人严悫,以威肃闻。居家俭,厚于宗亲,禄禀随多少散之。以资写书,罢扬州,书遂数十载。尝谓子孙曰:“吾性不喜财,遂至困乏。然负京有赐田十数顷,能耕之,以食;河内千树桑,事之可以衣;江都书,力读可进求宦。吾殁后,能勤此,无资于人矣。”

——《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二》

(注)①悫(què):诚实;谨慎。②禄禀:用作官俸的粟米,官俸。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以资写书______)    (2)以食______

2.下列对画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可以仰仗京城中君主恩赐的十几顷田地。

B.然而依靠京城中君主恩赐的十几顷田地。

C.这样辜负了京城中君主恩赐的十几顷田地。

D.但是依靠京城中君主恩赐的几十顷田地。

3.李袭誉“不喜财”的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____”。从文中看,“无资于人”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选文作者是_____朝的文学家____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选文中作者以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亲身经历为论据,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 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云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悲愤。

B.诗歌中的“冰”、“雪”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C.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D.诗歌表达情感激荡起伏,有苦闷迷惘,有积极乐观。

 

查看答案

(1)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    《蝶恋花》)

(2)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    《归园田居》)

(3)____________________    ,轻烟老树寒鸦。    (白朴    《天净沙•秋》)

(4)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苏轼    《水调歌头》)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明志向“________________”,将个人幸福与民族兴衰紧密相联,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

汉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不学繁体字”的文字,请概括出其中的四个原因。(每点不超过12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不学习繁体字呢?一方面,汉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和其他文字一样,总是遵循着由繁入简的发展规律。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人民学习中国文化的愿望日益高涨,面对这种现状,只有简单、易于掌握的字体,才更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繁体字较多存在于古代建筑和字画中,仅有少部分存在于书籍、媒体之中。更重要的是,调查结果表明,六成以上的中国人认为繁体字辨认困难,只有10%的人表示能阅读少量的繁体字。

(2)阅读下面关于“人们能够大致识别繁体字的原因”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第一点就是①      。十年前内地观众特别喜欢看港台电视剧,它们的字幕都采用繁体字,并且港台歌曲的风靡也让繁体宇倍感亲切。第二点就是受当今阅读文字的习惯影响。如果将一段文字中的几个字打乱后,是不影响人们的阅读理解的,同理②      。第三点就是因为简体本来就是繁体演化而来的,必定③   。第四点是④      ,一些书法作品、古建筑匾额、楹联等都有一定量的繁体字。

(3)下面是描写汉字之美的一段文字,请在空缺处写出恰当的句子。

汉字如诗,方块中寓无限诗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