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或许我们曾因叛逆漠视了亲情:老师给予我们关怀,或许我们...

作文。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或许我们曾因叛逆漠视了亲情:老师给予我们关怀,或许我们曾因懵懂忽略了恐惧;朋友给予我们支持,或许我们曾因误解淡化了友情……但在生活的某一刻,心意相通,我们又重新读懂了他(她)。

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你”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书写正确、规范、美观;(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 那一刻,我读懂了你 伯父是一位语文教师,家中自然少不了课本。小时候的我,总爱随便翻翻,可却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等到稍大,从《少年闰土》《在仙台》这些课文中,我读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鲁迅先生。加上老师在讲解《三味书屋》时的介绍,使我对这位“先生”产生了兴趣。我迫不及待地在家里翻箱倒柜,倒也找出了一些鲁迅的作品,但我翻来覆去地读,什么“朱文公的子孙”“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令人疑惑不解。当时我已经“粗通文墨”,对于一些拗口的句子统称为“病句”,而鲁迅的文章就被我归入了“文理不通”一类,扔在故纸堆里了。 后来,我了解了“文理不通”的原因,加之人地两生,孤独寂寞,便重新拾起了鲁迅。这回我已能粗知文章大意,对《社戏》中的江南乡村尤为向往,也幻想能到海边摘一两个西瓜……但在那时,作文水平奇差的我,最希望的却是能达到他的水平。不过,那时我既开怀于作者对阿Q的“考证”,也落泪在祥林嫂的哭诉之间;一句话,我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被人们描绘得那么深刻。 再一次接触鲁迅,源于对《朝花夕拾》的兴趣。我在图书馆借了厚厚的16本《鲁迅全集》一篇一篇地翻阅,就如基督徒之于《圣经》。可我既不解《故事新编》与《朝花夕拾》强烈的反差,也疑惑于《野草》和《呐喊》的隐晦。夏瑜坟上的花环,狂人“疾愈”前的呼喊,抑或是手持投枪的战士,人鬼相争的地狱,于我都难以理喻。《华盖集》的首篇《咬文嚼字》已令我不解;《三闲集》中长篇大论式批评创造社的文字,却使我从疑惑走向厌烦。读他关于文字改革的提议,使我产生对他的不信任;听他对于起义农民的评价,益使我对他怀疑。我懂得了他的深刻,却疑惑于他的尖锐。 但当我了解了他的故事,他的生活,我理解了他的尖锐;当我知道他的战斗,他的流亡,我理解了他的“过激”。他曾被诬为“汉奸”,指为“乱党”,但他不像他的论敌,狗急跳墙。由于在生活中看到的种种怪事,听到的各色奇谈,我开始佩服鲁迅,因为他伟大的人格:宽容而不纵容,尖锐而不尖刻。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读懂了你,鲁迅先生。我理解你的寂寞,清楚你的孤独,了解你的深刻,懂得你的激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你,将永远是我的老师;因为,我终于读懂了你,一个在黑暗的夜里独行的思想者。 【解析】 “那一刻,我读懂了你”是命题作文。此作文明确要求写记叙文,题目相对较易,“那一刻”是指一个瞬时时间,而不是一个长时时间。“读懂”说明以前不理解,有误会,通过一件事,让我读懂了你,对象一般是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长辈。“你”的理解。①“你”是个第二人称单数的代词,不能扩大为“你们”或“他们”“自己”之类。②“你”可指具体的人或物,也可指抽象的东西。具体的“人”指自己身边的人(亲人、朋友等)、当代的人(球星、歌星、影星、运动员、时代的风云人物等)、现代的人(鲁迅、李叔同、曾国藩、谭嗣同、孙中山等)、古代的人(孔子、庄子、曹操、诸葛亮、嵇康、岳飞、郑板桥等)、外国的人(凡高、贝多芬、伦勃朗、李斯特、莫扎特等)等,具体的“物”指小屋、一条河、一座山(如《泰山赋》中读出泰山的公正阅世,刚正不阿),一句诗、一首诗、一本具体的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抽象的东西指某种好的品质(诚信等)、某种处世态度(如寂寞等)、酸甜苦辣的生活等。作文构思上,可以先从回忆开始写起,先写对“你”不解,误会,过程要有环境、心理等渲染,然后无意间你发现了“他”的真实举动或听到了“他”的真实想法,让你恍然大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然后表达了对“他”的敬意,过程最好要始终贯穿环境描写,显得首尾呼应。写好此类作文注意两点一感情要真挚动人,二事件要典型曲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栀子花,旧庭院

许冬林

①我很喜欢白花的灌木类花树,像茉莉、木槿、栀子……开起花来,一朵朵都是心思简静,悠然芬芳。

②童年时,我家有一棵单瓣栀子,大伯家有一棵重瓣栀子,都是姑姑出嫁前栽的。花树长大了,开花了,我和堂姐刚好到了戴花的年龄。

③那时候,每天早晨,母亲已经将带露盛开的栀子花掐回来,就给我梳辩子藏花。我坐在窗台边的椅子上,闻着花香,觉得晨晓潮凉的空气都有般勤待我的情意。我戴着洁白的栀子花,穿着杏黄色的连衣裙,背着小书包,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觉得整个世界都很美。觉得自己是只白色的蝴蝶,幻作了人形,来人间游览,处处都有新奇和感动。多少年过去,我一直觉得那段时光最有人间的美意。

④少年时读过一首古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结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读过就喜欢得要命。成家后,住公寓楼,住在楼上,养花不易。幸的是住一楼的邻居家有个庭院,院子里栽有栀子花。我就有福气了,时常傍在阳台边,享受那摇荡蓬勃的花香,领受那饱满甜蜜的情意。后来,又贪心,终于抱回一大盆的栀子花,养在家里,一养多年。养到后来,就像养了一个女儿,一边欢喜一边念念放不下。花开时节,一朵一朵的白蝴蝶落在绿叶里,灿然开放。我们枕着花香入睡,浮游在花香里饮食起居,世事悠然,无哀无忧。

⑤有一年,在北京的一处广场边,看到人卖花,其中就有栀子花。那花枝叶稀疏,花开胆怯,眉目之间甚是楚楚可怜。可能还是气候和水土的原因,养得不够丰润有神采。我彼时离家已有些日子,再见栀子花,如遇流落在此的故人,又感动又心酸。身边有一位西北长大的朋友,我问他,知道那是什么花吗?他一脸懵懂茫然。他说他们那边没有栀子花,也没有莲藕,没有菱角……我听了,替他遗憾半天。我一直以为,有家的地方,就有栀子花,有村庄的地方就有栀子花。人总要在水气和花气里长大。

⑥我奶奶年轻时守寡,她自觉是个不幸的人,自此穿衣再不穿艳色,连从前的绣花鞋子也摁进了箱底。但是,却一辈子保持着戴栀子花的习惯。初夏的浓荫下,坐着一位身穿藏青色斜襟褂子的老人,她头发绕在脑后,绕成一个扁圆的髻,髻边斜插一朵栀子花。她颤颤走动在树荫下,一阵一阵的香气软软袭来。戴花的奶奶,有着观音一样的慈悲温和的美。

⑦栀子花,开在南方多雨的庭院里,开在简洁庸常的平民生活里。她多像一个素色的女子,没有遗世独立,也不轻易伤感。她只以一种温婉清美的姿态,将一种小格局的生活撑得格外饱满,撑得别具情味。

1.通读全文,说说南方的栀子花有哪些特点?

2.作者在第④小节引用古诗有什么用意?

3.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花开时节,一朵一朵的白蝴蝶落在録叶里,灿然开放”一句。

4.第⑤段加下划线词语“又感动又心酸”是否矛盾?为什么?

5.文章一直描写是“栀子花”,第⑥段对“奶奶”的描写是否多余?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1)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2)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3)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4)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5)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6)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7)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8)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若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9)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10)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11)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12)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13)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14)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15)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几个画面。

2.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

3.文章第(8)段和结尾都写到“我”掉泪,泪水中蕴含着“我”的哪些情感?

4.文章以“是谁爱着你的背影”为题有何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注释)①欻():忽然,突然。②诸:相当于“之于”。③蚤:通“早”、④昧爽:拂晓,黎明。⑤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⑥罹():遭遇(祸患)。

(乙)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遂 钩 肉 翘 足 挂 树 间 示 以 空 担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走,又从之____

(2)十余金____

(3)其一坐于前____

(4)狼亦____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甲)(乙)两文中的狼的形象有何异同?(从它们的行为、结局、秉性等角度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店卢纶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

(注释)①松火:指燃烧松木以照明的火。

1.诗人是从________这两个角度来写山店的,诗中先写听到犬吠,然后写到远处的几家灯火,巧妙地暗示了山店就在眼前。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1)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年份

所占比例

 

调查内容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用手机、电脑阅读

34%

45%

56%

 

该表格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关于学生阅读状况的两条主要信息。

       

       

(2)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张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