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树立劳动观念,汲取榜样力量”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段关于“农民院士”朱有勇的报道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农民院士”是干部群众对时代楷模朱有勇的美称,因为他已经把自己的事业、生命和农民的需求 ① 合在一起。他深入村村寨寨,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接地气,树正气;他跑遍田间地头,把科技成果变成农业生产力,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他说:“论文得写在大地上,理论成果要放到实践中检验。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这种踏踏实实、务求实效的作风,让科研成为国家发展强大的能量源泉、人民幸福的动力源泉。
朱有勇信念坚定、志向深远、情怀美好。在他这里,信念就是行动力,信念就是主动力,信念就是表 ② 力。他是新时代党员的楷模,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标杆,是新时代公民学习的榜样。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wèi) 标杆(gǎn) B.因为(wèi) 标杆(gān)
C.因为(wéi) 标杆(gǎn) D.因为(wéi) 标杆(gān)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溶 ②率 B.①溶 ②帅
C.①融 ②帅 D.①融 ②率
(3)结合文段内容,你认为朱有勇院士所说“论文”一词的意思是 。
2.观看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同学们被文物修复者们的高超技艺震撼了——书画、青铜器、钟表、木器、陶瓷、织绣……原本破损不堪的稀世文物在他们的双手下逐渐复原。敬佩之余,大家纷纷写下感悟,为工匠精神点赞。下面是班级微信群中的四则留言,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师傅日复一日的打磨调试,尘封了上百年的老钟表摧枯拉朽,重放光彩。我觉得钟表修复师们就是一群刀尖上的舞者!
B.乾隆帝放置诗稿的木箱刷过120多层漆,每一层的质地和颜色无从知晓,漆器工却能殚精竭虑将它成功修复,堪称奇迹。
C.无论是青铜匠、摹画工还是木器工,他们都如同神医,用回春妙手让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国宝重见天日,将千年文化延续下来。
D.人们往往只看到精美绝伦的展品,却不知修复之难,而文物修复师的成功恰恰在于无痕。向“择一事,终一生”的默默奉献者致敬!
3.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学校组织开展了学农活动。在活动中,“翻车”这一灌溉工具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下面是一段介绍翻车的文字,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是利用齿轮传动原理汲水的灌溉农具。据史书记载,翻车是汉代晚期的毕岚发明制作的,三国马钧加以完善,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它利用齿轮带动链上的刮水板,将水刮入车槽,可以用于提水灌溉,也能在雨涝的时候向外排水。 ,因此在近代水泵发明之前,它一直被广泛使用。
A.翻车连小孩也能转动,提水效率远胜于以往的器具,再加上它运转轻便
B.翻车运转轻便,再加上它提水效率远胜于以往的器具,连小孩也能转动
C.翻车提水效率远胜于以往的器具,再加上它运转轻便,连小孩也能转动
4.在学农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质朴自然的田园生活,也因此对古人辞官归隐的选择有了更多理解。下列诗句中体现诗人归隐之乐的一项是
A.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在学农基地食堂里,值日生发现有些同学饭后交回的餐盘中剩余了不少食物。他想在食堂墙上挂个字幅,郑重地提醒大家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请你从书体的角度,在以下三幅作品中帮他选出最适合的一幅,并简要说明理由。
(甲) | (乙) | (丙) |
选______幅,理由:________________
请以“不要拒绝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横线上可以填词,可以填短语,只要能准确地表达你的意图就好。请你一定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2)补充的内容,在情感倾向上,你可以填写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当然也可以不要倾向。一切都随你,但文章的主旨一定要是积极的。
(3)可以写你的经历与感悟,也可以写你的认识与思考,文体也不限。
(4)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身份信息的内容。
(5)抄袭是不良行为,于品德有污。请你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⑧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⑨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勒:此处译为编辑。⑨庶几:或许,差不多。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同舍生皆被(_________)绮绣 (2)以(_______)中有足乐者
(3)腰(________)白玉之环 (4)然负(__________)此自放
(5)而常废(________)于善忘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
3.选文(甲)是围绕“_____________”来叙述的;选文(乙)说“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其中“此二物”指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段文字采用了共同的写法:都是先写_____________,再谈感受,读来真切,也更具说服力。
(A)(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儿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她/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B)人一生的时间表
(以平均年龄72岁计算)
项目 | 吃饭、睡觉 | 学习、工作 | 娱乐休闲 | 交通 | 做家务 | 其它 |
年限 | 29年 | 18年 | 12年 | 6年 | 6年 | 1年 |
占比 | 40.3% | 25% | 16.7% | 8.3% | 8.3% | 1.4% |
(C)
①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科学家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这种现象。
②首先从人的生理变化上来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生物钟变慢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路边随机找一些年轻人和老人,让他们估测一分钟有多长。结果是:年轻人估测的时间比较快,通常还没有到一分钟,他们就认为已经到一分钟了;而年长的人,他们通常过了一分钟,才觉得这是一分钟的时长。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在衰老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③第二个原因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似乎要短得多。原因是,去时走这段路对你来讲是崭新的经历,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变少了,时间似乎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
④人生也是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少了一些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精神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这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因而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⑤第三个原因则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五岁的孩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占他生命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就会觉得很快。
1.用简洁的语言概况材料B和材料C的主要内容。
2.材料C第⑤段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材料A与材料C画线句,说说其主要表达方式及效果的不同。
4.结合材料C科学家的研究,谈谈你在学习态度、方法上获得的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魔季
①蓝天打了蜡,在这样的春天。在这样的春天,小树叶儿也都上了釉彩。A
②我沿着草坡往山上走,春草已经长得很浓了。唉,春天老是这样的,一开头,总惯于把自己藏在峭寒和细雨的后面。等真正一揭了纱,却又谦逊地为我们迎来了长夏。
③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有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绿在我里,我在绿里。B
④那片大树下的厚毡是我们坐过的,在那年春天。今天我走过的时候,它的柔软仍似当年,它的鲜绿仍似当年,甚至连织在上面的小野花也都娇美如昔,啊,春天,那甜甜的记忆其实不是回来,它一直存在着的!我禁不住怯怯地坐下,喜悦的潮音低低回响着。C
⑤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我们久已不能想象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帐棚。我们同样也久已不能想象那些在垄亩间荷锄的庄稼人,以及他们只足容膝的茅屋。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我们不晓得鼻腔遇到花香时的兴奋。真的,我们是怎么会疾驰得那么厉害的!
⑥忽然,走来一个小女孩。如果不是我看过她,在这样薄雾未散尽、阳光诡谲闪烁的时分,我真要把她当作一个小精灵呢!她慢慢地走着,好一个小山居者,连步履也都出奇地舒缓了。她有一种天生的属于山野的纯朴气质,使我不自已地想逗她说几句话。D
⑦“你怎么不上学呢?凯凯。”
⑧“老师说,今天不上学。”她慢条斯理地说,“老师说,今天是春天,不用上学。”
⑨啊,春天!噢!我想她说的该是春假,但这又是多么美的语误啊!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去念一册册的山,一行行的水。去速记风的演讲,又数骤云的变化。春天春天,春天来的时候我们真该学一学鸟儿,站在最高的枝柯上,抖开翅膀来,晒晒我们潮湿已久的羽毛。
⑩那小小的红衣山居者好奇地望着我,稍微带着一些打趣的神情。我想跟她说些话,却又不知道该讲些什么。终于没有说——我想所有我能教她的,大概春天都已经教过她了。
⑪慢慢地,她俯下身去,探手入溪。花瓣便从她的指间闲散地流开去,她的颊边忽然漾开一种奇异的微笑,简单的、欢欣的、却又是不可捉摸的笑。我又忍不住叫了她一声——我实在仍然怀疑她是笔记小说里的青衣小童。我轻轻地摸着她头上的蝴蝶结。
⑫“凯凯。”
⑬“嗯?”
⑭“你在干什么?”
⑮“我?”她踌躇了一下,茫然地说,“我没干什么呀!”
⑯多色的花瓣仍然在多声的涧水中淌过,在她肥肥白白的小手旁边乱旋。忽然,她把手一握,小拳头里握着几片花瓣。她高兴地站起身来,将花瓣往小红裙里一兜,便哼着不成腔的调儿走开了。
⑰我的心像是被什么击了一下,她是谁呢?是小凯凯吗?还是春花的精灵呢?抑或,是多年前那个我自己的重现呢?在江南的那个环山的小城里,不也住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吗?在春天的时候她不是也爱坐在矮矮的断墙上,望着远远的蓝天而沉思吗?她不是也爱去采花吗?爬在树上,弄得满头满脸的都是乱扑扑的桃花瓣儿。等回到家,又总被母亲从衣领里抖出一大把柔柔嫩嫩的粉红。啊,那个孩子呢?那个躺在小溪边打滚,直揉得小裙子上全是草汁的孩子呢?她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⑱啊,春天多叫入迷惘啊!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负责管理这最初的一季呢?他想来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家了,当他的神笔一挥,整个地球便美妙地缩小了,缩成了一束花球,缩成了一方小小的音乐匣子。他把光与色给了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人类。啊,春天,这样的魔季!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世界,忽然显得明朗了。”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_____________→我坐在那片大树下的厚毡上→__________→我的心被小女孩的行为击中了。
3.文章第⑥段结尾说“使我不自己地想逗她说几句话”,第⑩段说“却终于没有说”,分别指出其原因。
4.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我们久已不能像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帐棚。我们同样也久已不能想象那些在陇亩间荷锄的庄稼人,以及他们只足容膝的茅屋。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我们不晓得鼻腔遇到花香时的兴奋。(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花瓣便从她的指间闲散地流开去,她的颊边忽然漾开一种奇异的微笑,简单的、欢欣的、却又是不可捉摸的笑。(从加点词语运用的角度)
5.第⑰段中连用了十个问号,说说这样表达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九年级某班举行“走进书信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两个活动题,请你回答。
①春有风筝,夏有__________,秋有青鸟,冬有__________。书信一来一往间,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猫腻《庆余年》
结合古代书信知识,在横线上各补充上一个字,恰当的一组是( )
A.荷 梅 B.鱼 雁 C.荫 酒 D.花 雪
(2)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书信与我们渐行渐远。但在古人心中“家书抵万金”,请你说说古人的家书中会写到哪些内容(两点即可)。
(3)请根据以下文字,探究《见字如面》节目好评如潮的原因(答三点即可)。
近期,一档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见字如面》,在众多文化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好评如潮。节目邀请众多明星,现场朗读那些可以窥视中国历史、名人往来以及普通人生活场景和情感的一封封信件。明星娓娓道来的朗读,带领观众重温着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给人一种久违的书信文化气息,引发观众的共鸣。
在当今喧嚣嘈杂的综艺娱乐节目大环境之下,这档节目用最简单、朴素、真诚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传承了中国文化,激活了公众对于传统文化那股无处释放的热情与迷恋。
(4)下面是某宝店主给买家张先生的一封信,请按要求修改这封信。
①这则书信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
②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上面的书信,在格式上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