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斜月 (宋)黄 裳 已送清歌①归去后,东...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斜月

(宋)黄 裳

已送清歌归去后,东南楼上人声悄。冷落尤临弦上调,欢意少,空将万感收残照。

窗外剑光初出鞘,斜窥梦断人年少。未到盖棺心未了,尘虑忧,双眸竟入扶桑晓。

(注)①清歌:清亮的歌声,此处代指唱歌的歌女②欢意:欢快的心绪。③万感:感受很多。④剑光:喻指月光。⑤盖棺:生命终止。⑥尘虑:尘世的忧虑。⑦扶桑: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故为日出处。

1.结合词意选择,对“未到盖棺心未了”所塑造人物形象概括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塑造了一个虽不得志却又坚韧不屈的形象。

B.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隐忍坚毅、奋斗不息的形象。

C.曲折地表现出作者平生得意、凸显雄心不死的抱负。

D.表现出作者的雄心壮志以及坚定的信念。

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傍晚词人宴饮结束后,看到人去楼空后的失落之感。

B.词中体现主人公彻夜未眠的词语是上片的“人声悄”和下片的“晓”。

C.“窗外剑光初出鞘,斜窥梦断人年少。写出月光入户之态,是描写斜月的名句。

D.以时间的推移来写作者的心境变化是本词的一大特点。。

 

1.C 2.B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中人物形象。“未到盖棺心未了”的意思是:不到生命终结的时候心事、心愿不能停止。结合“尘虑忧”“欢意少”可知诗人有许多忧愁,因此不能“平生得意”,而且词中主人公白日饯别朋友,傍晚独自登楼,彻夜辗转未眠,竟至迎来曙光;曲折地表现出平生不得意的境遇,凸现壮心未酬的抑郁,故C错误,选C。 2.本题考查诗句理解。“人声悄”指作者送别朋友后发现东南楼上静悄悄的,所以“人声悄”不能写成作者彻夜未眠,以“人声悄”写宴饮后的场景氛围的冷落。而“残照”点明是夕阳时分,和下片的“晓”照应,暗示作者彻夜未眠。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照下面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分句,使之构成完整的排比句,正确的一项是(     )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______________。

A.幸福是默默无悔、无私无畏的奉献。

B.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悲愤。

C.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

D.幸福是“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闲适。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③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④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⑤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⑥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②③①⑥⑤④ B.③①⑥④⑤②

C.④③①⑥②⑤ D.③⑤⑥②④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游览者当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

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预防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走进美丽的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D.通过观看国庆阅兵,我才真正认识了祖国的繁荣与强大。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B.邹碧华是一位恪尽职守的法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忙于工作,让人由衷敬佩。

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D.当优美的旋律突然戛然而止时,整个晚会现场出奇的安静。

 

查看答案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殚精竭虑      (yáng)     (cuàn)改          不可明状

B.(hè)       匿名            惟妙惟(xiào)       为富不仁

C.(tián)      禁锢            (suō)            正襟危座

D.(qí)       潜滋暗长        (pín)             窒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