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鱼我所欲也(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批评了“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

B.选段认为人不应该为了利益而放弃道义。

C.选段认为见利忘义是迷失本心的表现。

D.选段运用对比和排比,态度鲜明,语势强烈。

 

1.孟子(孟轲) 2.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A 【解析】 1.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是孟子。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2.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何加:有什么益处。 3.考查对文言文内容主题的理解。用的是举例论证法, 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用事实证明饥者照样有人的“本心”:“所欲有甚有于生,所恶有甚于死”。故A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中“婵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小序交待了写词时间和缘由。 B.全词围绕一个“月”字展开。

C.表达了渴望留在天宫的心愿。 D.词中的情感由惆怅转向豁达。

 

查看答案

默写

(1)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我们的学习须与思考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眼见初三期末考试马上就要来了,同学们都进入紧张的复习中。学习上有一些吃力的王晓也较之前更努力,他的好朋友李阳见了,对王晓说:“都这个时候了,学了也没用,复习了也不一定考得好,别白费力气了,随便考一下算了!”王晓听了不以为然。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学习是为了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会听到这样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心中有梦想,学习才有力量!”“梦想能当饭吃吗?学习就是为了找到饭碗,这个很实在!”

你赞成其中哪一种观点?请具体展开论述。

要求:①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理由充分,有说服力。②150-200字。

 

查看答案

记叙文阅读

擦鞋的女人

①老街的街口总站着一个擦鞋的女人,在她的身旁,有两把半新不旧的藤椅,抹得干净泛光,一尘不染。

②小城的早晨,是勤劳而又新鲜的,擦鞋的女人也是这样。她一脸微笑地立在晨曦里,大方地和来来往往的行人打招呼。她不像其他擦鞋的人不厌其烦地问擦鞋吗?她问:去上班?去买菜?去送小孩?……很得体,很亲切,一如她内心的欣悦。

③我早上上班,她见着我,笑着问:上班去?有时,她还提醒我:抓紧点,要迟到了。我一看时间果然很紧,便加快了步伐。走了几步,回头看时,她也看着我,一脸的友好,满是真诚的笑意。

④后来,每回经过她的摊前,我就放慢脚步。她看到我,就笑,然后定定地看着我脚上的鞋。我会意,坐在她的椅子上。她笑着说,早啊!我说,你比我还早呢!她就笑着说,老辈人说的——人勤春来早!

⑤然后,她埋下头来认真擦鞋,再无言语。她先用鞋刷轻轻地刷去尘土,不急于上鞋油,而是用小喷壶对准皮鞋面喷潮,再用另一鞋刷蘸点鞋油,在潮的地方打着圈把鞋油涂均匀,然后从鞋尖部位开始擦,一点一点地往后。擦完一只再擦另外一只。两只鞋擦完后,她又重新擦一遍,和上次打圈擦不一样,这次是直线来回擦。最后换软棉布擦,棉布缠在右手上,四指并拢用力向外撑,飞速地来回……

⑥她擦的鞋一尘不染,油光锃亮。尤其,她把鞋带也都解下来,揉在手心,用洗衣液浸了,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她手执鞋带一端,抻开,在空中甩得啪啪作响。只几下,鞋带就甩干了,洁净似新。

⑦接下来,她帮我系鞋带,执带似丝,穿孔如飞,左手内扣,右手外扣,绕一圈,左手抓右绳,右手抓左绳,绞花一般,最后,用力一扯,成了:好一个大方美观的蝴蝶结!

⑧看,很好,美丽在我的鞋上,幸福在她的脸上。

⑨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晨曦中的她,朴素得体,健壮生动,让人感觉到一份真实的美丽。

⑩后来,听她聊起她的家乡、孩子和她的工作。她说在这儿擦鞋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擦鞋挣钱、养家糊口,供儿子上完了大学,直到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儿子现在在广州创业办了个小厂,红火着呢……

⑪我说,擦了这么多年鞋,你现在也该回去享享清福了。她说,儿子好几次都要她去带孙子,说一家人在一起比啥都好。我说,那当然,去吧。她却没有接话,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是劳碌命,动惯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歇不下来……”

⑫她没有说下去,我也没有再劝下去。她低下头,一丝不苟,双手在我的鞋面上飞舞着。

⑬我每回见她捧着鞋的样子,就像捧着一个宝贝似的,全神贯注。有一天,我听得真切,她竟自言自语地说:“鞋啊,不是你穿着它走,是它带着你往前走呢!”

⑭那年夏天,在老街的街口,我没见着她。我四下里张望,还是不见她的影子。那个早晨,无风,闷热,让人有些焦躁不安。接下来几天,仍然不见她出现,没有她的老街街口,仿佛少了一道风景。

⑮我听说这个擦鞋的女人终是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到儿子工作的城市带宝贝孙子去了。起先两三年,她整日忙忙碌碌,在儿子宽敞明亮的家里带小孩、做家务。每到节假日,一家人逛商场、游公园、下馆子,她却免不了眼睛滴溜溜地盯着过往行人的脚上看。后来孙子进了幼儿园,她闲着无事,竟背着椅子,操着家什上了街,在一条大街的街口摆起了擦鞋的摊子。不巧却被城管逮个正着,让儿子去领人。堂堂公司总经理的儿子颇感蒙羞,破天荒在老娘面前发了大火。

⑯再后来,她又回到了老街,还是风霜雨雪里立在老街的街口,一脸笑,勤快,整洁,生动,阳光。

⑰远远地见着我,她似见了亲人一般,说,好久好久了,人也蔫了,手也生了……她注视着我脚上的鞋,我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地也瞧了瞧自己邋遢的鞋,说,早该擦擦了!

⑱她把我的鞋捧在手上,又一丝不苟地擦起鞋来。擦好了,抬起了头,兴奋地对我说:“鞋不擦不亮,人不勤不精神!”

⑲我频频点头称是。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

1.请依据文章内容,从擦鞋女人的角度填写下表。

时间

情    节

心理

早晨

欣悦

擦鞋时

擦鞋女人一丝不苟地工作,对擦鞋充满了敬畏

擦鞋女人在儿子的劝说下到儿子工作的城市生活

恋恋不舍

再后来

兴奋

 

 

2.结合语境,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子。

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擦鞋女人的话语质朴而亲切,平凡的语言拉近了与顾客的关系,蕴含着朴素而丰富的人生道理。擦鞋女人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但也是个乐观善良,热爱生活,敬畏工作,富有人生智慧的人。

B.文章前三段说她不像一般擦鞋的人,是因为身旁的藤椅总是干干净净。

C.文中并没有出现擦鞋女人的名字,而是用“她”指称,这非但没有影响人物形象的真实丰满,还使这一形象具有了群体代表性。

D.小说运用第一人称,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全面真实细致地展现了擦鞋女人的日常生活,使读者感觉亲切可信。

E.“那个早晨,无风,闷热,令人有些焦躁不安”一句,既写了当时的天气状况,更写出了“我”没见到擦鞋人的失落、沮丧的心情。

4.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⑮段在文中的作用。2019年10月,对于全国人大“关于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立法”的建议,教育部进行答复:强化劳动教育。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请你谈谈劳动的价值或意义。

(链接材料)

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这很好,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这可以说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要上一个大学,就是劳动大学。

——毛泽东与毛岸英的谈话

近日,天津大学留园餐厅窗口一名东北小姐姐火了!因为在售菜窗口前,贴着几张霸气的告示:凡年满13周岁在校学生,谁再叫我阿姨,立马拖出去大刑伺候。这位90后的“网红”食堂姐的“威胁”,无非是一种更易于拉近与大学生们之间距离的玩笑话。面对这份平凡而又辛苦的工作,她以自己的风趣幽默,满溢着乐观。通过贴出“霸气告示”吸引睽睽众目,营造开心互动的生活乐趣,这何尝不也需要一种“不以己悲”的职业自豪?称之是一种爱岗勇气,恐也并不为过。

——《宁波晚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