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爱之路(节选)
(俄)屠格涅夫
落 难
“这些呻吟声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我感到痛苦。强烈地感到痛苦。”
“当小溪的流水碰到石头的时候,你听见过它的潺潺声吗?”“听见过……但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这潺潺声和你的呻吟声都一样是声音,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所不同的是:小溪的潺潺声使人悦耳,而你的呻吟声,却引不起任何人的怜悯。你不必忍住呻吟,可是你记住吧:这反正是声音,声音,像树木被折裂的嘎吱声一样的声音……声音——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
(注)屠格涅夫这篇散文诗写于他去世前一年,那时他身患重病(脊椎癌)处于痛苦呻吟和孤独感之中。
乞 丐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流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呢喃地乞求帮助。
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的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颤抖着。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 “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我怜悯……
我怜悯我自己,别人,所有的人,野兽,鸟类……一切有生命之物。 我怜悯孩子们和老年人,不幸者和幸运者……怜悯幸运者甚于不幸者。我怜悯常胜的、凯旋的首领们,怜悯伟大的艺术家,思想家,诗人们。我怜悯杀人犯和他的受害者,怜悯丑与美,怜悯被压迫者和压迫者。
我怎样从这个怜悯中解脱出来呢?它不让我安稳地生活……它,还有这烦恼。哦,烦恼,烦恼,充满了怜悯的烦恼啊!人千万不能陷入烦恼之中。
真的,我最好还是羡慕吧!我就羡慕——岩石。
谁之罪
她向我伸出了自己的温暖的手、苍白的手……我却粗鲁无情地推开了她。年轻、可爱的脸庞上,表现出疑惑不解的神情;年轻、善良的眼睛,带着责备的目光注视着我;年轻、纯洁的心,并不理解我。
“我的罪过是什么?”她的嘴唇喃喃着说。
“你的罪过?在最光辉灿烂的苍穹深处,最快活的安琪儿,可能比你更容易犯下罪过呢。”
“可是,在我面前,你的罪过依然是很大的。
“你想知道它,知道这个你不可能了解,我无法给你解释明白的罪过吗? “这个罪过就在于:你--正当青春年华;我--已是老年。”
(选自《中外名家散文》,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9月版)
1.阅读选文,说说作者将这四则小片段统合在一起,起名为“爱之路”,想表达哪些理解?
2.《落难》片段通过对话的形式,写了几种声音?表达了主人公怎样复杂的心理感受?
3.《我怜悯……》片段末句中说“我就羡慕——岩石”。请推断“我”羡慕岩石的理由。
4.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对《乞丐》中的“我”和《植树的牧羊人》中“牧羊人”所具有的共同点的理解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牧羊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狼》,有删减)
(乙)北直界有堕龙入村,其行重拙,入某绅家,其户仅可容躯,塞而入。家人尽奔登楼哗噪铳炮①轰然,龙乃出。门外停贮潦水②,浅不盈尺。龙入,转侧其中,身尽泥涂,极力腾跃,尺余辄堕。泥蟠③三日,蝇集鳞甲。忽大雨,乃霹雳拏空④而去。
(选自《聊斋志异》,有改动)
(注释)①铳(chòng)炮:火枪、土炮。②潦水:停而不流的积水。③蟠:屈曲,环绕。④拏空:凌空。
1.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1)意暇甚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浅不盈尺
(4)乃霹雳拏空而去
2.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标两处)。
家 人 尽 奔 登 楼 哗 噪 铳 炮 轰 然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转侧其中,身尽泥涂。
4.甲文中屠户和乙文中的龙各自遇到了困境:屠户(1) ,龙(2) 。屠户和龙分别依靠(3) 的方法摆脱了困境。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注:郑板桥,出身贫寒,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
1.《山中雪后》中“一种清孤不等闲”中的“等闲”,下面的三种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把选项填在括号内。
我的选择:( )
A.随便 B.寻常 C.无端,平白地
2.从这首诗中,你能读出诗人哪些感情?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小题
金陵的山水城林,古砖旧瓦,都与文学有着莫大的渊源,有山的庇.( )护,有水的滋养,六朝粉黛的余香仍在,乌衣巷有旧时王谢的风流,半山园有王安石晚年的驻留,更不必说那一曲“红楼”几百年的浅吟.( )低唱,作为“天下文枢”的南京,当选“世界文学之都”乃实至名归。属于南京,让我们心明澄澈chè( ),永葆文学热chén( ),爱石城,爱文学,让平凡的日子有了“滚烫”的温度。
1.用正楷字抄写下面这句话。
天下文枢,文学之都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庇(_____)护 浅吟(___)低唱 澄chè(____)热chén (____)
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那一曲“红楼”几百年的浅吟低唱。
A.名词 数词 形容词
B.代词 量词 形容词
C.代词 数词 动词
D.量词 代词 形容词
4.班级将就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 出一份专刊,小宁和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素材:
①渡江战役胜利的历史图片;②刘禹锡、李白、李商隐留下的关于南京的诗篇;③诸葛亮隆中对策,辅佐刘备的故事;④《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南京的成长生活故事;⑤朱自清笔下关于南京的系列文章;⑤本土作家叶兆言以文学的方式为南京立传。
(1)其中哪两则素材不适合该专刊?
(2)根据上述材料,为该专刊命名,并简述理由。
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诗文名句及出处
生命成长的路上,总有先贤为我们点亮思想的明灯。面对离别,高适感慨:“(1)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即使贬官, 刘禹锡在《秋词》中仍以明丽秋景, 引豪迈诗情:“(2)______,(3)___”;身处雨夜,李商隐也深情地写道:“何当共剪西窗烛,(4)___”;路过潼关,少年谭嗣同意气风发地吟诵:“(5)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虽至暮年,犹思报国的陆游,发出“僵卧孤村不自哀,(6)__”的呐喊。
我们要努力追求“非淡泊无以明志,(7)______”的境界(诸葛亮《(8)_______》),努力追求“做一个高尚的人,(9)_____,一个有道德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向这些“思想的明灯们”致敬,正如郭沫若所言:“请看那朵流星,(10)______”(《天上的街市》)。
题目:幸福在细微处开花
生活中有些小事,被存放在记忆的深处,温暖着心田,滋润着灵魂,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举动,一次美丽的邂逅,甚至是一碗粥、一本书、一杯清茶……幸福喜欢在细微处扎根、开花。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