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于又生孙,孙又生子;于又有子,子又有孙;子于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乎?”河曲智叟亡以应。

1.《愚公移山》选自___,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____(课文名称)也出自这部书。

2.翻译句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1. 《列子》 《两小儿辩日》 2.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3.C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选自著作《列子》,《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也出自其著作《列子》。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穷,穷尽。匮,竭尽的意思。而,连词,表转折。何苦,愁什么。平,铲平。 3.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愚公的妻子和智叟虽然都对移山提出疑问,但是语气和称呼不同,目的也不同。愚公的妻子用“君”表达对愚公的尊重,而智叟说“残年余力”则有非常不客气。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是为了解决问题,帮助愚公移山,而智叟是为了讽刺、阻止愚公移山。故C错误,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解释加点的词语

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

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查看答案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浣溪沙》)

(2)兴尽晚回舟,_______。(《如梦令》)

(3)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黄鹤楼》)

(5)《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半命题作文

家是我们心灵的温暖港湾,是我们一辈子的深情眷恋。在家里,每天上演着或平凡或跌宕的故事;在家里,有我们可亲可敬的亲人;在家里,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器物,都能启迪我们写作的灵感。

请以“家有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3)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话题作文

前不久,一首小诗火了——“妈妈说我是捡来的,我笑了笑,我不想说出一个秘密……爸爸姓万,我也姓万,只有妈妈姓姜,谁是捡来的,不说你也明白。嘘!我会将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中。”成长路上,我们心里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那些和爱有关的秘密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变成了一颗闪着美丽光芒的琥珀。

请以“秘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3)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

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

占比例

关注点及

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

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例句: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