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压压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喧嚣(xiāo) 锃亮(zèn) 倔强(jué) 舳舻相接(zú)
B.俯瞰(kān) 镌刻(jùn) 炽热(chì) 殚精竭虑(dān)
C.翘首(qiào) 依傍(bàn) 洨河(xiáo) 正襟危坐(jīn)
D.鲜腴(yú) 诘责(jié) 私塾(shú) 惟妙惟肖(xiào)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交流,能消除隔阂、化解矛盾;交流,能彼此了解,增进情谊;交流,能互通有无,合作共赢,交流是桥梁、是润滑剂、是最美的音符。
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以“交流是最美的音符”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不得抄袭;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清澈心
李丹崖
⑴合肥有许多条路,我最喜欢的要数清溪路。
⑵喜欢清溪路,不因别的,只因这样一个“澄澈”的名字,淳朴、安宁,有禅意,总能让人联想到一条清清小溪沿路流淌,路边,或许零星地开些莫名的小花,那是一条路的婉约。
⑶尽管现实中的清溪路并非这个样子,因为这样一个好名字,我想,住在那里的人应该是幸福的。
⑷我喜欢一切“清”字开头的词组。甚至我曾想过,若我再有女儿,定会为她取名“清澈”。“清澈”真是一个好词,每每想到它,我总想到茫茫苍苍的群山,山谷里,一泓泉,有归浣的女子在泉水边濯足;或是一望无垠的春野里,农人在溪水边清洗他的农具。
⑸一份清澈的心境应该在清晨养成,在一个阳光初升的早间,露珠丰满莹润,我们蹚遍了宽阔的草木和土地去散步,气息里呈现野草的芳香,肌肤里灌满微风的和暖。这样的一天,这样的一个美好的开始,怎能不拥有一份清澈的心境?
⑹我去茶乡遇见一位女子,她是茶道表演的冠军,我问地,怎能保证自己冲泡出来的茶不熟不涩,青叶如翡?茶道冠军说,很简单,抛去技巧,还须拥有一份清澈心。技巧易学,清澈心难得。
⑺原来如此。
⑻故乡的古城深处,常有春茶般的女子穿梭其间,仪态端庄,束着马尾辫,几乎要撅到矮墙的上方,一身白色的长裙,或是牛仔装,很是清爽。在这个小清新日益流行的时代,煞是怡人眼目。按理说,如此老朽的城墙根下,衰草、断瓦、秃檐,怎样生出如此清丽的女子?
⑼后来,出于工作关系,我在古城深处租住了房子,才发现在古城深处生活的人们,安逸而富足,幸福感极强,极易满足,极懂感恩,他们心里装着的是澄澈的春水,怎能生养不出这样清新扑面的女子?
⑽在合肥上学的时候,认识一位给浴池烧水的师傅。他嗜睡如命,经常烧着锅炉也会打盹儿。有人打他的小报告到老板那里,老板要辞退他。
⑾得如了这件事,他敲开了老板房间的门,他说,我烧水的时候并不是打盹儿,而是在静心。老板问,你一个烧锅炉的,又不参禅悟道,静哪门子心?
⑿你知道锅炉师傅是怎么说的吗?他说,我这是在安心烧好水,而有些人在往你的耳根里倒浑水,你说谁该被辞?
⒀老板木然。
⒁我佩服这个烧锅炉师傅,侧面打听,原来他除了嗜睡,还有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阅读。他爱文字爱到“不烧字纸”的地步,哪怕是一小片纸张,上面有半个字,不小心烧了,他也会认为那是暴殄天物。
⒂原来,阅读的源头活水造就了烧锅炉师傅的清澈心流。
⒃清澈本无色,源流自悦心。清澈心或许还是心底淡淡的善意,浅浅的安宁,些小的知足和恬淡,生活的鱼塘虾蚌嬉戏,我们只要保持一份悠然的心境,相信清澈就距离你我不远了!
1.请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故乡城墙根的描写,联系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3.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为什么真心佩服那个烧锅炉的师傅。
4.通读全文,说说如何才能拥有清澈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剪纸
①一般认为,中国剪纸起源于汉代,在纸的发明完成并普及之后才逐渐形成了剪纸艺术。不过,在纸张出现之前,剪纸所使用的剪、刻、雕、镂空等技法已经广泛用在玉石、金属、丝帛等制品上。
②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是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581年)的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了多次折叠的方式,形象生动。到了唐代。剪纸已应用于生活习俗中,及至宋代,造纸术日趋成熟,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图形用于陶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将剪纸的图案用来雕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剪纸艺术发展至明清时期,才真正形成繁盛的局面。当时,剪纸艺术的运用非常广泛,在灯彩装饰、扇面纹饰、刺绣花样上都较多利用剪纸来装饰。
③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可以说,剪纸是农村妇女们学习女红的必由之路。妇女们用来做针线活和剪纸的剪刀,式样大多小巧灵活,通常在握持的手柄上缠有藤条或布条,柔软温和。亲戚邻里的姐妹之间常常会相互学习、切磋和模仿,各种纸样子在她们的一双巧手间临摹、重叠、参考,从花鸟鱼虫到亭台树木,多种自然景物和生活见闻都可以成为她们学习和创作的模板,直到进入随心所欲的境地。
④这些装饰用的剪纸图样,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趣味朴素,风格天然,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这其中,较为普遍的是春节期间使用的窗花,多为团花对称图案,寓意圆滿,用来辞旧迎新、迎福纳祥,反映着农耕社会的传统习俗,适应农村的地理环境和家居特色。
⑤除了春节常用的窗花之外,如果遇到家中有婚庆喜事时,也会由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剪出各种吉祥图案,贴在庭院和家宅的门窗、柜面、棚顶上,美化居家环境,营造出祥和喜悦的氛围来。因此,日常生活的多种场景都可以游走在她们的巧手之下,如耕种、养蚕、纺织、盖房、打猎、捕鱼、制陶、冶铁、畜牧、屠宰、推磨、做饭、商旅等,甚至还有她们喜闻乐见的戏曲小说故事等题材,不一而足,这些淳朴又富足、自然又自在的困案,勾勒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细节,显现了他们心满意足的生活世界,饱含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⑥剪纸进入城市生活之后,由于供应量和需求量都增加了,为了更为省工,逐渐由一刀多张改为刻画裁切,艺人也不再局限于妇女,剪纸技法也积累出掏剪、剁剪、剜剪等十几种复杂的技艺,不再限于供应家庭内部;色彩也由大红的单色,逐渐增加了拼色、套色、染色、衬色等样式,更为吸引人。
⑦在河北丰宁和蔚县,至今还保留着多色的剪纸作品;在甘肃和青海带还流行着剪刻和纸叠工艺相结合的样式;而广东佛山则讲究先金银箔纸剪刻,再衬上多种色纸,从而令造型饱满堂皇。
⑧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都产生了变化,传统图样渐渐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新兴剪纸也应运而生。
⑨中国剪纸,可以说是劳动人民,特别是身处其中的妇女们,以审美的眼光通过一双巧手创造出来的生活艺术,它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富有精神意蕴的审美愉悦。一幅小小的剪纸作品,深刻体现了劳动人民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精神,我们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她们源自内心的平静安宁、幸福样和。
(选自《如识就是力量》2018年第4期,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剪纸的。
2.第③段加点的词语“大都”能否换成“全部”?为什么?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3.文章第⑦段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我们中华民族还有许多像“剪纸”这样的民间传统手艺,你还能再举出两个例子吗?
阅读《水浒传》第三回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三人再吃了两角酒,下楼来叫道:“主人家,酒钱洒家明日送来还你。”主人家连声应道:“提辖只顾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辖不来赊,”三个人出了潘家酒肆,到街上分手。史进、李忠各自投客店去了。只说鲁提辖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饭也不吃,气愤愤的睡了。主人家又不敢问他。
②再说金老得了这一十五两银子,回到店中,安顿了女儿,先去城外远处觅下一辆车儿;回来收拾了行李,还了房宿钱,算清了柴米钱,只等来日天明。当夜无事,次早五更起来,子父两个先打火做饭,吃罢,收拾了。天色微明,只见鲁提辖大踏步走入店里来,高声叫道:“店小二,那里是金老歇处?”小二哥道:“金公,提辖在此寻你。”金老开了房门,便道:“提辖官人里面请坐。”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金老引了女儿,挑了担儿,作谢提辖,便待出门。店小二拦住道:“金公,那里去?”鲁达问道:“他少你房钱?”小二道:小人房钱,昨夜都算还了。须欠郑大官人典身钱,着落在小人身上看管他哩,”鲁提辖道:“郑屠的钱,洒家自还他。你放这老儿还乡去。”那店小二那里肯放,鲁达大怒,叉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小二扒将起来,一道烟走了。店主人那里敢出来拦他,金老父子两个,忙忙离了店中,出城自去寻昨日觅下的车儿去了。
③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1.结合小说第三回内容,简要说说鲁达“径投状元桥”后是如何行侠仗义惩治郑屠户的。
2.《水浒传》中的鲁提转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以上选段的相关情节分析这位水浒英雄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