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陪母亲借钱 丁国梅 ①那年秋天,大哥结婚。母亲跟大哥说:“我...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陪母亲借钱

丁国梅

①那年秋天,大哥结婚。母亲跟大哥说:“我们家虽然穷,但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婚事必须要办得体体面面。”

②母亲进房里拿出一条方围巾铺在床上,这围巾只有过年的时候,母亲才从箱子里拿出来戴,围巾散发着浓浓的樟脑丸的味道。然后她又从细篾鞋篮子里拿出两双新做的布鞋,千层底的那种。她把鞋码在围巾里,包好,夹在腋下。喊我说:“老幺,跟妈妈做个伴,去后台岭上姚妈家借钱。”

③出门时,天已黑尽,借着星星微弱的亮光,母亲从柴火垛里抽出一根棍子拿在手上。

④到后台岭必须经过一片长长的竹林,所谓竹林,也不全是竹子,还有高大的树和一些不知名的矮灌木,黑黢黢的一大片,里面不时传出一种异常恐怖的鸟叫声。我知道这种鸟,黑色的体型很大,经常在晚上叫,据说叫“老巴子”。大人们吓小孩子都是说,再哭,再哭老巴子来了。

⑤我紧紧地抓住母亲的衣角,屏住呼吸,脚步轻轻地跟着母亲快步走。

⑥走过竹林就是后台岭了,母亲把棍子放在一户人家的院子边,腾出手来牵我的手,我感觉到母亲的手心竟然也是湿漉漉的。

⑦终于到了姚妈家,姚妈姚爹都在掰棉花。母亲取出腋下的包裏,笑着说:“姚哥姚姐,这是我给你俩做的鞋,不成敬意。”

⑧他们并没有接母亲手里的鞋只是笑着说了声:“好,好,你太讲礼节了。”母亲知趣地把鞋放在人家的桌子上,赔着笑脸说:“哥,姐,那天跟你们说的那个事,还望你们帮个忙,棉花卖了就还。”

⑨姚妈说:“谁没个为难的时候呢?乡里乡亲的这么客气干啥呢?”

⑩说归说,但她却没有去拿钱,继续埋头掰棉花。

⑪那时候刚刚包田到户,棉花大丰收,人们白天把棉花摘回来,晚上坐在灯下掰,家家户户都有堆得像山一样的棉花,墙上爬满了红铃虫。

⑫母亲拿过板凳,围着棉花筛坐下,开始掰棉花。棉花筛是特制的专门掰棉花用的,用竹子制成,直径一米左右。母亲叫我坐她身边,指着我对姚妈说:“别看我家老幺年纪小手爪子快得很,赶得上一个大人掰棉花呢。”

⑬掰了一筛又一筛,一筛又一筛。其间母亲不断地说些好听的话,一副恭敬讨好的样子,尽其一个穷人的卑微。

⑭太困了,我昏昏沉沉地伏在母亲腿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母亲把我叫醒,说要回家了。我睁开眼睛,看见姚妈把手伸进怀里(大襟子衣服的口袋在怀里),拿出一个蓝格子手帕卷,慢慢展开,说:“妺子,鸡都叫两遍了,天马上就亮了,这是八十块钱,拿去吧!你说要一百块钱,我手头实在是只有这么多了。

⑮母亲千恩万谢后,牵着我的手回家,寻找到先前搁在那里的棍子,原路返回。走过竹林时,我莫名其妙地觉得很伤心,呜呜哭了起来。母亲抹了一下眼睛说:“老幺,不哭,谁的钱都是血汗钱,一定要记得这个恩情。”

⑯那年年底的一个晴天,母亲称了一斤红糖,去姚妈家把钱还了。那天母亲腰杆挺得笔直,谈笑风生。姚妈硬是要留我们吃午饭,吃的是猪肉白莱炖粉条,很香。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第8期)

1.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事件

母亲的表现

姚妈的表现

借钱

言语看似热情,行动冷淡,有拒人之感

还钱

腰杆挺得笔直,谈笑风生(自信、坦然)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母亲知趣地把鞋放在人家的桌子上,赔着笑脸说:“哥,姐,那天跟你们说的那个事,还望你们帮个忙,棉花卖了就还。”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文章第⑮段写,“我”走过竹林时觉得很伤心,呜呜哭了起来。“我”为什么会哭?请说说你的理解。

 

1.①不断地说些好听的话,一副恭敬讨好的样子。②留我们吃午饭,吃的是猪肉白莱炖粉条。 2.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母亲内心的谦卑。 3.爱孩子,讲求体面的人。 4.母亲为了借到钱,放弃了自己的尊严,我替母亲感到委屈,所以哭了。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其间母亲不断地说些好听的话,一副恭敬讨好的样子,尽其一个穷人的卑微”可知第一空的答案;从“姚妈硬是要留我们吃午饭,吃的是猪肉白莱炖粉条,很香”可知第二空的答案。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要先明确作者所用的描写方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放”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赔着笑脸”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哥,姐,那天跟你们说的那个事,还望你们帮个忙,棉花卖了就还”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结合语境可知,三种描写方法综合运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为了借到钱,态度非常谦卑。 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母亲为了大哥结婚去借钱,可知她是一个爱孩子的人;根据她借钱时与还钱时,都给对方送礼物以及还钱时“腰杆挺得笔直,谈笑风生”可知,她是一个讲求体面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新年敲响钟声108下

①新年到来的时候,北京大钟寺、登封少林寺、苏州寒山寺、杭州灵隐寺等全国各大寺院都会响起钟声。新年钟声是有讲究的,要敲108下。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说法是,一年有12月、24节气、72候(每五日为一候),这些数字加在一起就等于108;还有一种说法是,9是最大的数字,又和“久”谐音,108代表着12个月里都有9。钟声响起,代表辞旧迎新,迎春接福。在城市高层建筑稀少的年代,有些寺庙的钟声可以传出几千米远。

②为什么钟声能传得那么远呢?我们以北京大钟寺的钟为例来说明。这口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年间,所以又叫作“永乐大钟”。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高约7米,总重量约64吨,钟体不同部位的厚薄不等,最薄的地方在钟腰,有94毫米,最厚的地方在钟口,有185毫米。将近600年过去了,这口钟依然没有一处裂缝,撞钟时声音还是那么洪亮、浑厚。

③两千多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就掌握了铸造青铜钟的技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对此有详细的记载。永乐大钟钟身坚固、声音洪亮的秘密就在于它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技法。永乐大钟钟身高度和钟口宽度的比例是1:0.7,这也是我国古代铸造铜钟一直以来遵循的比例。为什么要钟身长、钟口小呢?据声学研究显示,这种形状便于散音。这和《考工记》中“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的记载相符。

④钟声悠扬和铸造铜钟的化学成分也有关系。化学分析表明,永乐大钟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都是含铜80.54%、锡16.40%、铅1.12%,另外还有金、银、铁等其他金属。《考工记》中说,铸造青铜钟应当“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现代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说法的科学性,当青铜器中锡的含量在15%~17%时,其抗裂性能最好,声学效果最佳。

⑤《考工记》中记载:“钟厚则石,已薄则播。”意思是说:钟身厚,声音就沉闷;钟身薄,声音就传得远。永乐大钟的钟身厚度不一,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声学仪器测试发现,永乐大钟发出的声音频率从16赫兹到800多赫兹不等。许多声音听起来就像音乐,比如振动在169赫兹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哆”,164赫兹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咪”。这么多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就像一场宏大的交响乐。

⑥除了永乐大钟本身的特点之外,温度和不同的介质对钟声的传播也有影响。从声学的角度分析,声波总是向温度低的区域偏折。新年钟声在午夜敲响,这时空中的温度高,地面的溫度低,所以声波会向地面偏折,沿着地表传播得很远。如果在水边听新年钟声,你会感觉钟声更加清晰,因为水面是平的,声波反射更加平稳。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传诵千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水乡秋夜,孤舟渔火,钟声从远处的寒山寺沿着江面悠悠地传来,一声声诉说着游子的孤寂和哀愁。《红楼梦》中,贾母月下听笛时,觉得“笛声远远的吹起”,听戏时坐在藕香榭的水亭中,也是这个道理。声音沿着水面传播时,回音方向一致,水面是天然的音响,能让乐音更加清晰悦耳。

⑦江上聆钟,月下闻笛,隔水听曲,中国文化有一种诗意的美感。新年敲108下钟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表达出对国泰民安的祝愿。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2期)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大钟寺的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年间,又叫“永乐大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

B.据声学研究显示,钟身短、钟口大的钟便于散音,这和《考工记》中的记载相符。

C.永乐大钟的钟身厚度不一,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D.新年钟声在午夜敲响时,如果你刚好在水边聆听,那么你会感觉到钟声更加清晰。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从本质到现象的逻辑顺序行文,先介绍寺庙的钟声传播得很远,然后分析钟声为什么能传播得很远。

B.决定钟声传播远近的原因:钟的身口大小比例、铸造铜钟的化学成分、温度和不同的介质。

C.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一说法”指的是“铸造青铜钟应当“六分其金而锡居一”,即“当青铜器中锡的含量在15%~17%时,其抗裂性能最好,声学效果最佳”。

D.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永乐大钟由于钟身厚度不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许多声音听起来就像音乐”的特点。

3.这篇文章的语言颇有特点,请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注释)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责之/征于,发于声

B.每来见过上纸/拍而起

C.谑弄皆有义味/我之死

D.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哉/困于心,于虑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不 辞 谢 而 就 卧 鼻 鼾 如 雷 少 焉 苏 醒 落 笔 如 风 雨。

3.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年九十_____________ ②杂然相_____________ ③惧其不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高大,突出移山的任务艰巨,为下文愚公移山等情节做铺垫。

B.文中穿插京城氏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表明愚公移山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C.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移山的目标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D.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不怕吃苦,敢于斗争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 雅加达亚运会已经圆满落幕,跳水赛场依然是中国军团最稳定的夺金点,中国队在比赛中收获了 10 金 6 银,完成了包揽冠军。(在“包揽冠军”后面加上“的壮举”)

B.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描述和发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将“描述”和“发现”互换位置)

C.香港影片《无双》的主演是周润发和郭富城共同演出的。(应将“共同演出的”删去)

D.智能出行模式逐渐落地,成为众多市民和上班族的首选出行方式。(在“成为”前添加主语“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