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老年人年龄结构 ——《中国青年报》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老年人年龄结构

——《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几种养老形式:

居家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居家社区养老可以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机构养老的覆盖面较广,主要服务于失能老人和缺乏家庭照料的弱势老人,可以分为养老院、老年护理院两类。由专业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全人、全员、全程服务。机构养老的费用与服务水平呈正比,要想获得较好的养老服务,需支付的费用较高。

个人养老的力量主要来自于老年人自身,不管是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还是精神慰藉都是依靠自己为主。在其他养老方式不太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个人养老是一种值得倡导和关注的养老选择。

——360问答

(材料三)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不仅成本低,而且生活环境也更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这也是目前的国际趋势。在德国,长期护理需求、享受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老人,有79%选择的是居家社区服务,只有21%在护理院生活。也就是说,即使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大部分也利用的是居家社区服务;而全体老人中,只有3%-4%在护理院生活。”

——葛延风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构养老指养老院养老,养老院主要服务于失能老人和缺乏家庭照料的弱势老人。

B.在德国,有79%的老人选择的是居家社区服务,只有21%的老人在护理院生活。

C.老年人由服务机构和人士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的养老方式,这属于机构养老。

D.对于经济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强且精神独立的老人,可以选择个人养老的养老方式。

2.阅读(材料一),概括我国老年人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

 

1.D 2.2015-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80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上涨,(2035)2040-2050年60-79岁人口数量基本持平。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A.结合“机构养老的覆盖面较广,主要服务于失能老人和缺乏家庭照料的弱势老人,可以分为养老院、老年护理院两类”可知机构养老不仅包括养老院养老,还包括老年护理院,故A错误。 B.结合“在德国,长期护理需求、享受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老人,有79%选择的是居家社区服务,只有21%在护理院生活”可知,B项表述缺乏先提条件,故B错误。 C.结合“居家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可知,提供上门服务的是居家社区养老,而不是机构养老,故C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图表分析和语言表达。图表的题目是:中国老年人年龄结构。横坐标是年份,纵坐标是以百万为单位的数字。每一个柱状图都分为两个部分:下面深色的是60-79岁老人,浅色的是80岁以上老人。随着年份的增加,从2015到2050年,柱状图不断变大,也就是60岁以上老人整体数量不断增加。而2035年到2050年之间,柱状图深色部分基本保持不变,同时浅色部分在整个柱状图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说明60-79岁老人在2035-2050年间数量基本不变,而80岁以上老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通天河岩画

岩画,是指人类在历史时期凿刻、磨制或描绘在露天岩石、石壁、洞壁上的各种图形。中国乃是世界上几个岩画资源大国之一,《水经注》等古文献中便有对岩画的记载。2015-2019年,在青海玉树境内又先后发现了大量岩画,有近30个岩画群,500多组岩画,约2500个单体图像,并仍在不断的发现中。其发现量之大,内容之精彩,被誉为近几十年来中国最重大的岩画发现之一。学者们赞评:“玉树岩画的发现弥补了青藏高原岩画的重要缺环”。

这个绵延了数百公里的岩画基本沿着通天河及其支流分布,故也被称作“通天河岩画”。通天河岩画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且恰好沿着通天河的上、中、下游分布。描述了狩猎、畜牧、战争、农耕、信仰等,内容十分丰富。

如果把一幅幅岩画看作一枚枚古老的“书简”,河流就像是穿简的绳子。沿着通天河分布的庞大岩画群,恰如一部巨著的“上、中、下”三卷。根据断代分析,时间跨度为距今约3500年到2000年之间。这部长卷,足足写了一两千年的时间!

上游即通天河早期岩画,多在曲麻莱境内,地貌多草甸缓坡。多使用拙朴的通体敲凿法,即用尖状工具在岩石上垂直击打,密密麻麻无数凹点连成片,构成如同剪影般的图像,约有1000个单体图像,距今3500-3000年。

到了中游,从德曲汇入通天河开始,逐渐过渡到山石峡谷地带,从这里开始,线刻手法的使用越来越多。这个时期,岩画开始出现明显的装饰性和华丽的涡纹,尤其牛和鹿的造型非常优美。距今约3000-2500年。

下游即晚期岩画,距今2500-2000年。地貌以险峻的高山峡谷为主,装饰性强的雕凿手法渐渐淡化,转化为朴素写实的线刻法。这个地带较长,单体数量超过1000个,除了常见的动物、人物形象外,还出现了一些塔、六芒星、万字符等符号。

岩画的风格、手法为何会变迁?是否暗示了高原先民时代和命运的流变?变化是出于外来冲击,还是内部思维意识的不断迭代?这些疑问很难得到确凿的回答。但基本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岩画描绘了数千年前通天河畔的先民生活。

通天河岩画的大发现,除了讲述玉树高原的故事,还有另一重要意义。

青藏高原是岩画的聚宝盆。在此之前,西藏阿里、藏南定日、藏北文部及藏东南八宿、青海柴达木及青海湖都已发现了不少岩画,唯独通天河地区几乎是一片空白。像是一张巨大的网络和链条,缺失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通天河岩画迟到却华丽的现身,岩画专家们评价:“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的发现填补了青海及藏北高原岩画衔接上的缺环,使青藏高原‘羌塘岩画’绵长的分布带又向东延伸了数百公里,与著名的‘藏彝走廊’连接起来。”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第10期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世界上岩画资源最大的国家之一,这在《水经注》等古典文献早有记载。

B.通天河中游的岩画,出现明显的装饰性和华丽的涡纹,牛和鹿的造型非常优美。

C.通天河岩画风格和手法的变迁,是因为外来的冲击和内部思维意识的不断迭代。

D.文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说明通天河岩画的发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通天河岩画有哪些特点?请概括。

3.学者们赞评:“玉树岩画的发现弥补了青藏高原的重要缺环”,句中的“重要缺环”指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老屋祭

王永莲

①老邻居打来电话,说我家的老屋要拆迁了。

②老屋是土坯和红砖混搭的小平房,门前一个小院,屋后一个小菜园。我在城里安家后,曾把母亲接来。母亲留恋老屋,不顾反对,又固执地搬了回去。此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会回老屋住上一两天。

③母亲去世后,我把家里的家什分给老邻居们,只留一台老式缝纫机。那是父亲托关系找门路,才弄到票买回来的,花了他三四个月的工资。为此,母亲挑了两个多月的煤贴补家用,每天回来,肩上都是血印子。尽管如此,母亲每天进家门总要先坐在缝纫机前,在踏板上蹬一阵子,好像那样就不累了,肩上的伤也不疼了。那时,母亲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④记得之前有一年“六一”节,我参加鼓号队,要着统一服装,要求天蓝色裤子上有红色的装饰条。邻居家有缝纫机,母亲请求邻居婶婶用缝纫机将装饰条订上去。她家的缝纫机上叠着一摞布料,都是学校定制的服装,我每天放学就趴在她家窗户上看我的那件压在底下的裤子,心里那个急呀,回家就在母亲耳边催促。母亲比我还着急,嘴上都起了水泡。家里包了饺子,做了荤菜,母亲就会给邻居送去一盘,顺便提一提我服装的事。

⑤还记得缝纫机买回那天,母亲几乎一夜没睡,她在碎布条上来来回回地实验。伴着“嗒嗒”的缝纫机声,我入梦前想着:明年六一,再也不用愁新衣了!

⑥后来我长大了,可以买各种牌子的漂亮衣服了,母亲也还是坐在缝纫机前,她用各种边角布订成缝纫机的罩子;她找来了百家布角,给我儿子拼了一床百家被,说是包着百家被,孩子长命百岁。

⑦母亲去世后,我多次梦见她坐在缝纫机前的样子。我委托老邻居找了个房户,帮我照看房子,我不收租金,唯一的条件是替我看好老缝纫机。我心里想,缝纫机在,母亲的家就还在。

⑧每年清明节,我回去扫墓,都会去那间房子里坐上一会儿,就像母亲在世时那样,倚在土炕上想想心事,整理自己的思绪;或者坐在缝纫机前发呆。

⑨有一段时间,我的人生道路一片渺茫。我来到老房子,支好缝纫机,用力蹬着机轮。方碎布上来来回回轧着密密麻麻的针脚,就如同我的心事。在房后小菜园草丛里,我寻找母亲生前为我栽下的香水百合。我喜爱百合花,母亲便说要给我种一片。那年夏天,母亲打来电话,让我回去。走进母亲的小院,芬芳满溢,后窗下,百合开得正旺。入夜,母亲把我的枕头安放在临窗的炕梢,清风朗月下,一缕香气在微风中浮动,我被芳香围绕着,进入了梦乡。

⑩母亲去世后,每年夏天,我会回到老房子,赶赴一年一度的百合花约。在百合花香中,对自己说:花在开,娘家还在!

我匆匆赶回老屋,望着墙上那大大的“拆”字,中间醒目的那一点,就像重重地点在了我的心上:拆了屋,从此这个娘家也就没有了!

晚秋的后园子,条蔓爬满了木栅栏,以最后的纠缠姿态纪念着曾经的生机;几棵被遗忘的秋白菜,孤落在园子里。沿着窄窄的小巷,我在破败的墙面和残垣的院落,触摸老去的时光。低矮的户区,飘起最后的炊烟,我默默地告别老屋,也告别关于老屋的那些过往。

望着即将拆除的老屋,我的心里,一片苍凉!

(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⑨段划线句中的“香气”“芳香”既指百合花的香,也寄寓着母爱。

B.本文作者寄情于物,用“老屋”“缝纫机”“百合花”承载自己的情感。

C.文章以“我”家的老屋要拆迁开篇、结尾,这样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D.第11段划线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老屋拆迁对我的沉重打击。

2.文中回忆了母亲与缝纫机有关的事有哪些?请概括。

3.按要求回答问题。

(1)每年夏天,我会回到老房子,赶赴一年一度的百合花约。(赏析加点词)

(2)第12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题目“老屋祭”中的“祭”改为“记”好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周亚夫军细柳》)

(乙)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

(节选《晏子春秋》)

(注)①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②遄(chuán):快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已而细柳军   之:____________   (2)使人称谢     使:____________

(3)君之言矣     过:____________   (4)日易主     故:____________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2)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3.周亚夫和晏子在各自君王面前分别有怎样的坚守?请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写自然现象,其实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B.“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写出边海贫民居无定所极其艰苦的生活。

C.“翔”字形象地描写狐狸、野兔放肆飞蹿的情形,这给荒蛮环境带来生机。

D.这首诗呈现了边海地区残破荒凉的景象,表达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2.“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闽东发生了日新月异。昔日闽东,基础(A.衰弱 B.薄弱),发展滞后,被称为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而今闽东,(A. 因地制宜 B.因势利导)精准扶贫,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zhèn兴之路。寿宁下党乡——“五无”特困乡,如今生态旅游风生水起,面貌一新;福鼎赤溪村,群众搬迁至下山溪安家,畅享盛世新生活……70年,闽东人勤耕不百折不náo,在闽东发展史上刻下恢弘画卷。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zhèn   )兴      ②百折不náo(   )     ③不(   )     (   )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3)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原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闽东发生了日新月异。

修改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