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按要求作文 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中,托尔斯泰那双如钢刀的灰色小眼睛刺透了灵...

按要求作文

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中,托尔斯泰那双如钢刀的灰色小眼睛刺透了灵魂深处;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蹒跚地捧过的那一堆朱红色橘子泪湿了“我”愧疚的心灵;《美丽的颜色》中,那略带蓝色荧光轮廓的镭包含了居里夫人年复一年的坚守和艰辛。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也有那一抹色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照亮了你的生命。

请以“生命中那一抹色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范文: 生命中那一抹色彩 生命中有那样一抹色彩,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海滨森林公园游玩。这是一片巨大的人造防护林,面积有2000多公顷,拥有各类植物600多种,鸟类及各种珍稀动物近200种,负氧离子浓度特别高,是远近有名的天然氧吧。爸爸已多次来过这里。他说,由于这里树特别多,管理员少,整个林区又是全开放的,时不时就会看到垃圾,有些还特别脏,实在是大煞风景。 我们的车子七拐八拐,不一会儿就进入林区深处。一下车,我就被优美的景色给迷住了。你看,一排排高大的水杉树伸向远方,无论你朝哪个方向看,它们都站成一条直线,真是壮观极了。脚下是厚厚的一层野草,各种野花散在其中,像星星眨着眼睛。几只白色的大鸟在不远处的草地上散步,一只野兔慌慌张张从它们身边跑过,大鸟们继续散步,不为所动。这里的空气真新鲜呀,猛吸几口,整个人便立即感到神清气爽起来…… 突然,远处的几个小红点跃入我们的眼帘,在一片绿色当中,那抹红色显得格外耀眼。那是什么?由于距离太远,加之晃动的树枝不时遮挡视线,让人根本无法看清。我们一家人席地而坐,吃点心,喝饮料,吸负氧离子,看林海,听鸟鸣,好不惬意!随后,我们收拾好垃圾,继续驱车向森林中心驶去。这一路上,我几乎没看到什么垃圾,难道爸爸的话有点儿夸张? 十多分钟后,那些小红点又出现了。近了,更近了,原来是四个穿着红马甲的人,他们在便道两边的沟渠中努力搜寻着什么。爸爸停下车,我们便与他们攀谈起来。原来这是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利用双休日,带着两个孩子来这里义务捡拾游客丢弃的垃圾。他们都加入了当地的一个公益性组织——海滨森林环保志愿协会,红马甲是协会统一发放的。 那个小男孩大概十岁的样子,一手拎着垃圾袋,一手用竹夹子在夹一只方便面袋;身后是他的妹妹,只有四五岁吧,套着宽大的红马甲,也学着哥哥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找着垃圾,红扑扑的小脸上,分明溅了些泥浆,却显得更美了!我终于知道这一路上没看到垃圾的原因了。告别了他们,我们的车子继续前进,回望车后,那一抹红色虽然渐行渐远,却像火苗一样,在我的心中不停燃烧。我知道,那抹色彩,将会永远燃烧在我的生命中。 【解析】 何为色彩?它的第一层含义应该是各种事物的颜色,既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有彩色,也包括白、黑、灰等无彩色。它的第二层含义指向人的精神、品质、性格等层面,比如一个人的热情、善良、坚强、乐观,往往会在别人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显然也是一种“色彩”。本文题应有以下几个写作方向:方向一:写景。选取一片难忘的风景,去描写它的色彩,呈现它的诗意,赞美它的品性。方向二:写人。选取一个或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讲述其故事,塑造其形象,凸现其性格,最后经过“虚化”,点明“色彩”,呼应文题。方向三:人景融合,将自然界中的色彩与人的精神、品质等层面的“色彩”糅合在一起,相互映衬,完美结合。方向四:从文艺作品中取材。古今中外,诗文影画中令人过目不忘、镌刻心中的“色彩”很多,从中撷取一抹入文,完全可以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

③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④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⑤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⑥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越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⑦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⑧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船舶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无论大小,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⑨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⑩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有删改)

1.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全部”和“无论……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 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2)请默写出崔颢的《赠从弟(其二)》的颈联和尾联或者李贺《雁门太守行》的首联和颔联。(请任选其一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无处(通“缺”,中断。)

B.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C.虽乘御风(飞奔的马)

D.每至晴初旦(下霜)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

B.春冬时/已而细柳

C.湍绿潭/可以调

D.乘奔御风/我之死,有子存焉

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翻译: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趣味。

B.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翻译: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D.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翻译: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本来就是可以被偷袭和俘虏的。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峡》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在写作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特别是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凸显人物的特点。

D.《愚公移山》一文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极少,大部分内容都是各种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的回应。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B.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C.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使用。

D.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大家的房子进了水,生活被打乱,这些困难我们感同身受,心里很难过,区委书记对灾区居民动情地说。

B.殚精竭虑用苦功夫去认真创作出来的学说,和我们只有常识的见解是很不一样的。

C.解放以后,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恶霸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D.大城市里的楼房太多、太拥挤,真是摩肩接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