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黄几复①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②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④。
(注释)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②蕲(qí):祈求。③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④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两位友人,一北一南,海天茫茫;相思不断,寄情鸿雁,音书不达。
B.颔联:那年阳春,两人相会,酒高意浓;江湖飘摇,夜雨怀人,孤灯十年。
C.颈联:长年为官,家徒四壁,清正廉明;治国救民,成为良医,政绩突出。
D.尾联:想象朋友,白发苍苍,好学不倦;久居山区,怀才不遇,晚景凄凉。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寄雁传书”,这典故太常见了,但诗人继之以“谢不能”,大雁拒绝说不能,立刻变陈熟为生新。黄庭坚是讲究“点铁成金”之法的,他把雁儿夸张化,从而写得更有情趣。
B.颔联“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比;“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比。曾经相聚的美好和如今天涯飘零的凄苦对比,凸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C.颈联“持家”与“但有四立壁”,“治病”与“不薪三折肱”,也是相互对照的,塑造了一个奉公廉洁,富有才干的官员形象。
D.诗以“隔溪猿哭瘴溪藤”结尾,为年老家贫仍励精图治的黄几复形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不平之鸣,怜才之意。
对下列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这节诗运用想象的写作手法,想象牛郎织女自由来往的情景,描绘了一个幸福美满的世界。)
B.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纯粹”是指品质纯正,充满喜爱肯定赞美的情感。在这里是一个褒义词。)
C.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句中“新绿”是个形容词。)
D.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这是个对称句,形式上整齐匀称,音韵上和谐流畅,内容上更能突出“我”的责任重大。)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②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
③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
④置身异乡的体验非常独特。
⑤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想,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
A.④②①⑤③ B.④⑤①②③ C.①④⑤②③ D.①④②⑤③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趁这个机会,让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B.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借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
C.女娲听到孩子们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D.这种布因为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所以缝出来的衣服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对于朋友的建议,小敏并不在意,只是随声附和。
B.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C.他年纪五十上下,头顶真是块不毛之地,光秃秃的,一根头发也没有。
D.冬天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步履蹒跚,历尽沧桑,饱受风雪的磨难。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庇护(pì) 澄澈 骇人听闻(hài) 芒芒榛榛
B.怂恿(sǒng) 缥缈 刨根问底(páo) 怪诞不经
C.坍塌(tān) 徇职 拈轻怕重(zhān) 截然不同
D.霎那(chà) 分岐 咄咄逼人(duō) 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