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②我想念昆明的雨。

③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④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1.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为什么开篇要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呢?

2.第②段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3.文中画线句子“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两点即可) 2.点明了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深情;承接上文对画的介绍;引起下文对想念昆明雨的原因的抒写。(意思对即可) 3.昆明的雨连绵不断地下,且昆明雨季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所以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开头的作用。记叙文开头的作用通常有: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等。文段开头从一幅画写起,主要是为了用画面中的“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等事物来突出昆明的气候特点,从而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安排。文中第②段“我想念昆明的雨”一句独立成段,目的是为了突出强调,表现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感情,从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引出下文中对昆明的雨的描写。据此理解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文中说“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昆明的雨季“并不使人气闷”因为“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所以是“明亮”的,“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因为这些,所以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如此明亮而丰满的雨季,是容易使人产生喜爱之情的。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

1.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

 

查看答案

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4)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李白有诗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黄鹤楼》中对仗工整、描写眼前生机勃勃艳丽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很精妙,请找出写下来,并说说这两个动词精妙在何处。

(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颈联所呈现的画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日: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日: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释)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 许:赞同 B.子子孙孙无穷也 匮:穷尽

C.山北之塞 惩:惩罚 D.公犹夷不能 决:决断或决定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汝心固,固不可彻

A.投诸渤海 B.甚矣,汝不惠 C.家人有止者曰 D.公善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筑 径 通 之 设 栏 护 之 又 何 忧 焉?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报道性作品,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B.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是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他就是周恩来。

C. 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60%到70%的士兵是有文化的;红军士兵是没有正规薪饷的,但每一个士兵都有权取得一份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一些收入。

D. 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可能遭到歼灭。这种命运,历史上是有先例的。如石达开因贻误军机,他率领的十万大军被包围,最后导致全军覆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