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新序》)

(注)出亡①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____________  (2)服以立  被__________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3.选文(甲)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选文(乙)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4.[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5.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1. (1)恒:常常 过:过错 (2)通“披”,穿 2.(1)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做君王的人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奉承拍马屁的人太多。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谄谀者众也 4.[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叙议结合。 5.“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1)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恒:常常。过:过错。 (2)被服以立:穿好衣服站立。“被”通“披”,穿。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困于心:心中有困苦。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众:多。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分析能力。回答此题,先要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选文内容来分析。细读甲文段,(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文乙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即原文“谄谀者众也”。 4.考查对表达方式的理解。甲文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乙文前半部分是叙述,后半部分“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是议论。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5.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语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筛选信息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列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野望》王绩)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学诗谩有惊人句。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李清照)

(4)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查看答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

为响应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5月20日至27日,天南中学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到民间研学,撰写文化遗产报告,开展文化遗产展览会,组织当地花灯、龙灯等传统节目进校园表演。

(1)请给这则消息拟个标题:

(2)请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3)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仿照示例策划一项“申遗”项目。

示例:土家族织锦技艺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事实会驳斥寓言家不负责任地肆意杜撰,因为蝉和蚂蚁的关系跟寓言故事所讲的正好相反:任何时候,蝉都不会跑到蚂蚁门口去乞讨。恰恰相反,是蚂蚁,饥肠辘辘地来求歌唱家。而且,还厚颜无耻地把蝉抢劫一空。这个事实,至今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七月的下午,暑热几乎令人窒息。一般的昆虫都干渴乏力,徒劳地在干枯的花朵上游荡,找水解渴。但水荒和蝉没有关系,它一笑置之,把小钻头一样的喙钻进汁液饱满的树皮,再把吸管插进钻孔。蝉就是这样,在酷暑的日子,一边尽情歌唱,一边畅饮着树皮下面源源不断的甘泉。

(1)上面的文段选自《昆虫记》,作者是        。现在要你向同学推荐这本书,请结合选文说出两个理由。

(2)这学期,大家阅读了纪实作品和科普作品,一定掌握了阅读这两类作品的方法。请从《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中任选一部介绍读书方法。

 

查看答案

试用你学过的符号标出下列句子的成分。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