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转 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转 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被感动了,竟然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那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 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 ,一转身,他们到那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那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本文重点描绘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文章以“转身”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

4.揣摩第⑤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文明”的不同含义。

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句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因人生苦短而生的惆怅。

B.第①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中,“打捞”用得极妙,与“人海”相呼应,说明人海茫茫,纵然刻意寻找也不可能再找到她的影子。

C.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个人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也自然地引起下文。

D.本文的选材极具典型性,描写的几幅“转身”画面都充满着真善美,表达出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1.①在车站,善良的年轻人转身没入人群,我来不及道歉。②秦岭深处,一个美丽的女孩转身消失在命运的路径。③南大街路口,我想帮助的一位贫苦的中年乞丐转身而逝。 2.①“转身”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围绕“转身”主要写了三件事;③暗含文章的主题,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青春转瞬即逝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美好事物,好好把握现在;④形象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运用比喻,将小河比作“绸”,将水声比作“母亲的呼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秦岭山水的青春柔美,为小姑娘的出现做铺垫(提供背景),以衬托她的清纯美丽,从而表达对秦岭山水和小姑娘的赞美,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遗憾。 4.第一个“文明”指现代城市繁华的街道、繁荣的市场与交通发达等物质方面的东西。第二个“文明”指人性的真善美。 5.A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根据地点的变化,看看文章中写了哪些转身的具体事例,再用语言概括总结。第③段写北京火车站,善良的年轻人转身离去;第④段写秦岭深处,美丽女孩消失在命运的路径;第⑤段写南大街路口,中年乞丐转身而逝。据此即可作答。 2.这道题考查的是记叙文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晴,其作用有: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贯穿全文的线索;突出主题,点明主旨;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反映作者情感;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运用修辞,一语双关等。本文依次写了在北京火车站、秦岭深处、南大街路口三个与“转身”有关的故事。因此,本文是以“转身”为线索贯穿全文;同时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次“转身”都让作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因此题目“转身”还暗含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青春转瞬即逝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美好事物,好好把握现在;题目“转身”一词形象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这道题考查的是写生的鉴赏能力。记叙文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结构等入手。答案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这句话从修辞角度入手,将小河比喻为“绸”,将水声比喻为“母亲的呼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秦岭山水的青春柔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此衬托了小姑娘的清纯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秦岭山水和小姑娘的赞美。这样美好的事物却转瞬即逝,再也寻不着,流露出了作者的遗憾之情。 4.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词语含义:一是弄清楚词语的本意(即字面意思),二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文本义。如果有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要借助修辞来理解。“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作者当时身处南大街,因此这里的“文明”指的是现代城市繁华的街道、繁荣的市场与交通发达等物质方面的东西;“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作者本想帮助那个年轻的乞丐,但一瞬间就再也寻不着。作者对大街上那些流浪乞丐深表同情,他呼唤人们来关爱那些弱势群体。因此,这里的“文明”指人性的真善美。 5.A.错在“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惆怅”。应该是:运用了夸张、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青春转瞬即逝的遗憾。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行乱其所为_______  (2)法家_________________

(3)而后__________     (4)身焦思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3.下面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思想家,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B.甲文第一段先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

C.甲文第二段先反面分析人才造就的主观因素,再从正面分析治理国家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乙文中越王勾践“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正是他遭遇战败后“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具体表现。

4.结合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①临村路傍②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③。

(注释)①迥(jiong):远。②傍:靠近。③销:通“消”,融化。

本诗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________词写出了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满树“寒梅”开得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景致,令人陶醉。“疑”字写诗人怀疑看到的不是梅花,而是未融化的冬雪,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看到梅花盛开时________的情感。

 

查看答案

古诗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3)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4)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写出诗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树人学校拟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学校某班级打算以“言而有信,诚实待人”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请你根据示例再拟写两个活动项目。

①引经据典说诚信;②                   ;③                  

(2)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简洁明了,20字以内。

(3)重庆一家卤味店采用自主售卖形式,由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可见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信(诚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你想对那些占便宜的顾客说点什么呢?要求:引用一条有关诚信的名言或诗句;字数在85字以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法布尔《昆虫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蝉通常在干的细树上产卵。

B.螳螂突岀的优点是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

C.小甲虫为它的后代无私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D.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它捕捉俘虏时,马上就把它刺死。

(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填空。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这段选文出自       所著的《         》一书,文中的“我”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