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作...

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将文中空缺处按原文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以美于徐公。

2.解释加点的字。

(1)折戟沉沙铁未___________

(2)视之___________

(3)王之甚矣___________

(4)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赤壁》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两文都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结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简要分析一下这两篇诗文的内容与主题。

 

1.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 销:销蚀。 孰:同“熟”,仔细。 蔽: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闻:使……听到 3.所有的官吏、大臣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 4.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中的“小”,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赤壁》借“二乔”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邹忌讽齐王纳谏》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点出君王容易受蒙蔽的事实,由已及君,以小见大,最后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解析】 1.考查对原文的背诵默写。平时要养成多读多记的好习惯,才能轻松应对。注意“妾”“畏”字的写法。 2.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词类活用词:蔽:形容词用作动词,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通假字词,孰:同“熟”,仔细。 3.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关键词:面:名词作状语,当面。刺,指责,议论。受:给予,付予。 4.考查对文章运用以小见大表现手法的理解。《赤壁》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以两名女子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国君的受蒙蔽,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使得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荆棘的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信念是一粒种子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救了他们的,又哪里是那一壶沙子呢?他们不曾泯灭的信念,已经如同一粒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最终领着他们走出了“绝境”。

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人生就是这样,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1.结合材料,说说这支探险队的“信念之源”是什么?

2.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挪威女作家温塞特说:“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你认为信念是什么?请你围绕“信念”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做到有理有据。(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经典名著中,往往有着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比如“义”字当先的人物(武松、鲁智深)等。请从《水浒传》中任选一组同类型的人物,结合他们的典型事例、主要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写一份简要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面材料中标点符号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949年10月1日①——一个载入史册的伟大日子。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你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开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历程   ②  :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个逐步走向繁荣昌盛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

70年峥嵘岁月,你风雨兼程,百折不挠   ③  ;70年沧海桑田,你日新月异,改天换地。两弹一星,港澳回归,北京奥运  ④  ……你以强大的自信走进新时代。你的儿女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勤劳和智慧成功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振兴之路。

A.①处使用破折号,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1949年10月1日”的解释说明。

B.②处使用冒号,用在总说性词语“历程”后面。对下文的具体内容讲行提示。

C.③处使用分号,说明“沧海桑田”分句比“峥嵘岁月”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D.④处使用省略号,是对70年峥嵘岁月经历中的重大成就列举的省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所谓成长力,是指一个人持续成长的动机和能量。具有成长力的人从不沉溺于过去,而是展望未来,他们既不会因为过去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过去的失败而止步不前。成长力高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始终保持热忱,明确前进方向,勇于行动,善于行动。

A.“成长力高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始终保持热忱”中“始终”“保持”“热忱”的词性分别为副词、名词、动词。

B.语段中的“沾沾自喜”是贬义词,其近义词为“趾高气扬”。

C.“明确前进方向,勇于行动,善于行动”中“明确”不能用数量词修饰。

D.语段中画线句子属于并列关系复句。

 

查看答案

下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      )

A.如雷贯耳   经世奇才   洞(suì)  笔yàn)     醋

B.不屑置辨   一气呵成   隐)   驾)     发zhèng

C.思贤如渴   锱铢必较   洋)   手(duò)    席(yán

D.如坐针毡   望眼欲穿   拜)   愧nǎn)     幸(jiǎ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