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一首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西江月①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

阅读一首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别名西江月·黄州中秋、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1.请揣摩“人生几度秋凉”一句中“凉”的丰富意味。

2.本词最后两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和《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态度有何异同?

 

1.“凉”既写出了秋天的寒凉,又写出了诗人因坎坷的人生遭遇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凉。 2.相同: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或:两者都是怀人之作)。不同:本词表现了作者中秋时因思念弟弟而产生的孤独落寞悲苦的心境,或: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落寞悲苦的心境(这里的“北望”理解为思弟或怀君皆可),《水调歌头》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的答题步骤:一结合原诗给该字释义,二赏析该字所在诗句的内容,三分析该句所表达的情感。“人生几度秋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以自然的变幻来反衬出词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谓叹,寄意深刻,韵味悠远。“凉”字有多重妙处,一是指中秋时节天气凉;二是写出诗人遭贬,感到悲凉;三是突显出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幻莫测,暗含世态炎凉。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 2.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点出了作词的时间与主旨。“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团聚的节日,苏轼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为之更哀。“北望”点出了作词的主旨。“北望”即思念弟弟期盼见面,苏轼当时政治上受迫害,孤苦寂寥,凄然北望之中,思弟之情,忧国之心,身世之感,或许交织在一起。而《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所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阅读

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逊濂,自谓弗如。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每燕见,必设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濂不能饮,帝尝强之至三觞,行不成步。其宠侍如此。

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在朝,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卒于夔,年七十二。正德中,追谥文宪。

1.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濂具以实对”相同的一项是(       )

A.投以骨

B.以其境过清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醒能述以文者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濂小时候师从名人梦吉、吴莱,后来游学到柳贯、黄溍之门,两人都自认为比不上宋濂,这样写是为了衬托宋濂的才学渊博。

B.宋濂性情谨慎,他的居室,题名为“温树”, 长期在宫中为官,如果有客人问起宫中情况,宋濂便将“温树”两字指给他看。

C.宋濂平时只讲人家的优点,不讲人家的缺点,但文中写茹太素上万言书一事,却一反常态,指出了万言书中的缺点。

D.外国前来进贡的使者都知道宋濂的名声,高丽、安南、日本甚至出双倍价收购宋濂文集,从侧面烘托了宋濂的人物形象。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召问群臣臧否_____

②必设命茶______

③常夜分乃_____

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②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李逵、燕青,迳望梁山泊来。路上无话,直到忠义堂上。宋江见了李逵、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什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迳奔宋江。

……

却说宋江、柴进先归到忠义堂上,和众弟兄们正说李逵一事,只见黑旋风脱得赤条条地,背上负着一把荆杖,跪在堂前,低着头,口里不做一声。宋江道:“你那黑厮,怎地负荆?只这等饶了你不成?”李逵道:“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宋江道:“我和你赌砍头,你如何却来负荆?”李逵道:“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众人都替李逵陪话。

①根据小说前文的情节,说说李逵为什么要杀宋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划线句表现了李逵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分析选段中宋江“笑”的丰富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明代批评家叶昼在评论《水浒传》时说:“《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以下人物语言和主人公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

②“公明哥哥,休怪小弟今来捉你。闲常时和你最好……倘或有人知得,来这里搜着,如之奈何?……这事放心,都在我身上。兄长只顾安排去路。”

③“着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

A.鲁智深   雷横   扈三娘 B.武松   朱仝   扈三娘

C.鲁智深   朱仝   孙二娘 D.武松   雷横   孙二娘

 

查看答案

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根据你的阅读理解,与弧线顶点所对应的回目是(  )

A.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B.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C.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D.众虎同心归水泊

 

查看答案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A.诗的第一节,“扑”、“打”、“散开”,运用动词描写浪花,侧面烘托礁石的坚定沉着从容。

B.诗的第二节,用“站”、“笑”、“看”等动词,正面描写礁石的傲然神态,写出其不屈的雄姿与乐观的精神。

C.此诗以旁观者的叙述视角,表现礁石的形象,直抒胸臆,赞美了久经斗争考验、勇敢坚强的斗士。

D.诗中的“礁石”具有象征意义,它可以象征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中华民族,还可以象征不畏强权、不息抗争的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