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 安岳柠檬节的举办为世界了解安岳打开了一扇窗,请你从形、色、味等角度向外地的朋友介绍家乡的一道美食。
要求:表达清晰,文从字顺,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 120字左右。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完成后面小题
(1)在《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中,如来给了观音“金、紧、禁”三个箍儿,请结合名著内容,为下列人物选择相应的选项。
A.金箍(金代表金口玉言,不得违背,是全方位管束。)
B.紧箍(紧代表约束,引导正确,惩罚错误。)
C.禁箍(禁代表禁止,只对错误的方面进行阻止、抵制。)
孙悟空_____ 黑熊精_______ 红孩儿______
(2)六小龄童没有出现在2016猴年春晚的节目中,却沸腾了整个互联网,此前,网友们“帮大圣上春晚”的众多言论中蕴藏着的,是我们对大圣深深的怀念。从明朝至今,《西游记》流传了五百多年,承载了多少人的回忆。有人说,在很多人心目中,“孙悟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你认同吗?请你结合原著相关情节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秋风萧瑟,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3)世间一切仿佛都是遇见。途经北固山,诗人王湾遇见“______,_________”的美景,让人明白新旧交替的哲理;江南暮春时节,诗人杜甫遇见故人李龟年,吟唱“_______,___________”之句,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感叹。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对这首词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 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鼠好夜窃粟①。越人置粟于盎②,鼠恣③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 患之。人教以术,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越人溺鼠》)
(注释)①粟:谷子,小米。②盎:一种陶制的盛器,口小腹大。③恣:放肆、放任。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恐前后受其敌/回也不改其乐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学而不思则罔
C.屠乃奔倚其下/去后乃至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下车引之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B.乃易粟以水(交换)
C.屠自后断其股(屁股)
D.是夜,鼠复来(这)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
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同是人与动物的较量,(甲)(乙)两个故事中狼和鼠都很贪婪。
B.(甲)文《狼》中写屠户御狼杀狼,表现狼的狡诈和屠户的无可奈何。
C.(乙)文《越人溺鼠》中的越人利用对方的弱点将其制服。
D.(甲)文《狼》的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牵记一场雪
张峪铭
灰沉沉的天是雪的序幕,冷冰冰的雨是雪的使者,当一切演绎到极致时,雪就飘然而至。雪对于江南来说就是一匆匆过客,当主人将茶捧到他的跟前,茶叶酽香还未飘散,客人却起身离去了,留下的是主人无着落的热情和失望。
其实江南不是没有一场大雪的,可在记忆中搜索,近年雪事竟如飞鸿留爪,随雪消融而了无踪迹。而童年的雪趣却在记忆深处定格成了永恒。我牵记一场雪,一场寒冷却又温暖的、快乐而又伤感的童年的雪。
童年的冬装是没有过渡层的,里面一件布褂,外面就罩上了一件棉袄。当雪如盐粒一样零星洒落时,我就和小伙伴们在房前屋后奔跑,将冻得如胡萝卜样的小手在呼呼的北风中捞着雪粒。未等看清,雪粒已融在掌心。当雪真的纷纷扬扬时,大人们往家里挤,小孩子却跑向更深的雪幕。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握着冻得发紫的手哭着回家。当母亲向小手中哈着暖气,眼角泪水还未干的我,又抽手冲到雪地里。
我真不知道雪怎么有如此大的魔力,它虽将寒冷带到人间,可孩童们却有着天性般的喜欢,厚厚的雪下,藏有无尽的快乐。
老屋里,长辈用树蔸烧起大火盆,大人小孩围火盆而坐,听我那只读过两年私塾的二伯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不时有大人探头探脑地推开门,拍掉身上的雪,悄悄地围坐上来。火盆成了一个标靶,处在暖暖靶心的我,望着红脸关公似的人们,全然忘了外面的雪情。围炉以酌赏雪,是文人的诗意;绕火而坐听书,是农家的温情。
当然儿时的雪趣还有捉鸟。在我家堆牛草料的屋里,伙伴们在草堆上驱赶着鸟,以为饥饿的鸟总有飞不动的时候。虽近在咫尺,可你扑上去时,它还是从你的手下飞走,把我们一群孩子累得满头大汗,却收获了满心的快乐。后来看到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的捕鸟旧事,我不禁佩服他的聪慧来。可又一想那八成是大人的诡计,与童年无关。
若干年后,雪好像总是羞羞答答的,下得不畅快尽兴,下得不淋漓尽致。即使有那么一两次的恣意,也因成人的矜持,竟没能融入它营造的意境之中,少了一点诗情,多了一些现实。
广厦千间,不是天下所有寒士皆有庇身之所;路有万条,不知离家务工的亲朋故旧是否都会回家过年。我牵记着雪,有时又不得不压住自己的私欲。
雪能将世间不平填满,能将纷繁复杂的世界简化成了黑白两色,如书画中的诗意飞白,可春天来临,地面上的坑穴洼地,冰面上的枯枝断梗一切如旧,雪后的泥淖,黏靴绊脚的,更让人心忧意烦。
“大雪纷飞白茫茫,耕牛保护要加强。”这是我年少时最早接触到的诗句。这是村里一个名叫从来的瘫痪人写的。可他就在那一年的大雪中,写保护耕牛诗的几天后,一个人孤独地在雪夜里溘然去世。忧伤像雪一样飘进了我幼小的心田。
雪是轻盈灵动的诗,它在每个人心中铺开驿动的情怀。诗是有喜怒哀乐的,它将雪事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这不妨碍我牵记一场雪,一场迎候春日的雪。江南的雪像铁树一样难以开成花朵,它来得慢,来得静,走得快。当你痴情牵记一场大雪时,连小雪也匿了它的芳踪,剩下的只有一些雪意。
这当然也不错,积雪消于无形,雪意常驻心中。
1.文章第三段说,“我牵记一场雪,一场寒冷却又温暖的、快乐而又伤感的童年的雪。”结合全文,说说哪些与雪有关的事让作者“寒冷却又温暖、快乐而又伤感”?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来。
①我和小伙伴在飞扬的大雪中纵情奔跑,捞雪粒,冻得直哭却感到快乐无边。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句子,赏析表达效果。
若干年后,雪好像总是羞羞答答的,下得不畅快尽兴,下得不淋漓尽致。
3.揣摩下面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后来看到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的捕鸟旧事,我不禁佩服他的聪慧来。可又一想那八成是大人的诡计,与童年无关。(联系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加点部分文字的理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雪事竟如飞鸿留爪,随雪消融而了无踪迹。而童年的雪趣却在记忆深处定格成了永恒。”此处运用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童年雪趣印象的深刻。
B.文章结尾说:“这当然也不错,积雪消于无形,雪意常驻心中。”常驻心中的“雪意”有对农家温情的赞美,有对世事变迁的感叹,有对自己私欲的压制,有对诗意生活的渴望。
C.“当雪如盐粒一样零星洒落时,我就和小伙伴们在房前屋后奔跑,将冻得如胡萝卜样的小手在呼呼的北风中捞着雪粒。”此句运用动作描写,表达了我们对雪的喜爱。
D.本文语言富有诗意,如“江南的雪像铁树一样难以开成花朵,它来得慢,来得静,走得快。”读来极富音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