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句子中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从北京到徐...

下面句子中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sāng)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jìn)簌)地流下眼泪。

B.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 liàn(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zhǎi)着,无边无yín),坦荡如(坻)。

C.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kuì),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dùn)形。

D.或者是重liàn)叠 zhàng(障),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

 

C 【解析】 A.狼(籍)——狼藉 不禁jīn B.主宰zǎi 坦荡如(坻)——坦荡如砥 D.重峦luán叠 (障)——重峦叠嶂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要求作文。

面对生活的贫困,居里夫妇坚守简陋棚屋,最终发现了“美丽的颜色”;面对皇帝的车驾,周亚夫坚守自身职责,最终被誉为“真将军”。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于世,总要坚守些什么,才不会迷失于这纷繁人世。

请以“坚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2)记叙文,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书写,请认真书写。

 

查看答案

母亲带来一包苦苣菜

王力行

①母亲从遥远的老家托人带来一包干野菜,是苦苣菜。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朵一朵地将菜择干净了,然后晾干,这才装袋捎来。她又说,在开水锅里煮熟后,用凉水漂一漂减少苦味,然后用刀切碎,放上调料再用油一泼,好吃得很。我的心不由一阵激动!

②多少年没有吃过苦苣菜了。苦苣菜啊,那又香又苦的味儿,勾起我心底里一段艰涩的岁月。

③在我的记忆里,我是吃着野生苦苣菜长大的。农历三月,一场春雨,苦苣的嫩芽就悄悄顶破了土皮,从地里冒了出来。刚刚有两个叶瓣,太阳一晒,就变成了酱红色。这时,饥饿的孩子们手拿铁铲,一铲下去,用手一揪,一根白白胖胖的嫩生生的鲜根就从地下被揪了出来,而且被铲断的根部还流着白白的奶汁。费上半天时间,才能拾上小半筐苦苣菜,用现在的话来说,最多有两三公斤。

④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饿着咕咕叫的肚子,回到家里将苦苣菜交给母亲时,母亲总是说,我的娃真行,拾了这么多嫩芽芽菜!于是,母亲用最快的速度洗尽、煮熟,在铁锅里滴上几滴油花儿一炝,放些咸盐,有意先让我尝一口。我用筷子夹一棵苦苣芽儿,放进嘴里快快嚼着,脆生生的,虽有些苦味儿,但苦中带有一些甜丝丝的香味儿。母亲问,好吃吗?我吧唧着嘴说,好吃!一面忍不住,又吃了一根苦苣菜,生怕母亲指责,偷偷看一眼母亲,但她什么也没有说。母亲知道我饿得慌啊!当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小口喝着面汤,大口吃着苦苣菜时,我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苦苣菜了。

⑤渐渐的,离家近的地方就拾不到苦苣菜了,必须要走好远好远的路程。

⑥我13岁那年,有一天,天刚麻麻亮,母亲就带着我到对坡山上去拾野菜。临走前,母亲带了两个麦麸皮苦苣粑粑。就是用麦麸皮拌苦苣菜,然后用手捏成的粑粑,当作半天的干粮。

⑦太阳一竿子高时,我们已铲了好多苦苣菜,可一装背篼,只有一半。我知道,拾不满背篼是不能回家的。我累得坐在地上不想动了,母亲知道我饿了,就说:“来,咱们吃早饭吧!”她打开手帕,取了一个粑粑给我。我捧在手里,低着头很快就吃完了。母亲看着我吃完了就说:“好了,早饭吃了,咱们赶紧拾菜吧,背篼装满了就回家。”

⑧当炎炎烈日照到头顶时,我们的背篼终于拾满菜了。可是这时候,我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当我和母亲各自背着沉甸甸的背篼迈着沉重的步子下山时,我的腿子直发抖,不由自主地往前快走几步就将背篼靠在路边的地埂上休息。我看到,母亲的双腿抖得比我更厉害,等好长时间母亲才能赶上我。我说:“妈妈,休息一会儿!”母亲这才将背篼靠在路边上,抹一把额上的汗,脸上露出一丝安慰我的笑。那笑容,就像一朵黄色的苦菜花儿。

⑨当走到山下时,我实在走不动了,就将背篼靠在地埂上。这时,母亲慢慢地走下山来,也将背篼靠在地埂上休息。她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从怀里拿出手帕打开说,这里还有一个菜粑粑你吃了吧!我不由惊喜地问:“咦!哪来的?”她说:“我走时多带了一个粑粑。”我接过粑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当我吃到最后一口时看了一眼母亲,突然明白过来,母亲今天上午一口都没有吃呀!菜粑粑全留给我吃了。看着母亲的眼睛,不知是羞愧,还是自责,还是悔恨,我不由哇地一声哭了!妈妈却安慰我说,不哭,妈妈不饿!

⑩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却刻印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永远不会忘记。如今,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再也不为温饱发愁了。城里人锦衣玉食的生活过腻了,都想用野菜野味儿来换换胃口。在和母亲的电话中,我无意间提到了野菜好吃的话,于是,母亲就给我千里路上捎来了。

⑪我喜欢苦苣菜,               

⑫谢谢您,母亲;谢谢您给我带来的苦苣菜!

1.文章围绕苦苣菜,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三件事。请阅读全文并填空。

小时候

母亲带我去挖苦苣菜,并省下麦麸皮苦苣粑粑给我吃。

成年后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小节划线句。

母亲这才将背篼靠在路边上,抹一把额上的汗,脸上露出一丝安慰我的笑。

3.第⑨小节划线句说母亲早上“一口都没有吃”,在前文是否有伏笔?请找出来。

4.第⑪小节说“我喜欢苦苣菜”,请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补写“我”喜欢苦苣菜的原因。

 

查看答案

记仇的座头鲸

①南极海面上,一头海豹被困在一块孤立的浮冰上,它的周围游弋着虎鲸群。这些出色的猎手已经封住了海豹所有的去路,浮冰被掀翻只是时间问题。海豹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突然,水花四溅,一头巨大的座头鲸冲出水面,它驮起海豹,绝尘而去……这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这头突然跑出来搅局的座头鲸是怎么一回事?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②首先,座头鲸有与虎鲸抗衡的能力,哪怕是以一敌众的局面。座头鲸背部略微隆起,因此也叫驼背鲸,是鲸类中的大个子,它们的体长一般超过十二米,体重超过二十吨。好比成年人与小孩,座头鲸对体重不到十吨的虎鲸能够形成力量上的压倒优势。

③尽管虎鲸有钉子一样锋利的牙齿,但座头鲸的武器也不差。它们的胸鳍非常宽大,长达5米,重达1吨,如同两把重刀,是座头鲸战斗的武器。虎鲸一旦挨上座头鲸的胸鳍一下,那是相当不好受。而且座头鲸的鳍上还吸附着大而尖锐的藤壶,这些甲壳动物可以充当座头鲸的鳞甲,将虎鲸们划得头破血流。何况,座头鲸还有强力的尾巴,它甚至能帮助这个大家伙跃出水面,完成这个最强有力的动作。

④为了研究这一行为,美国海洋生态学家罗伯特・皮特曼和他庞大的研究团队对全球座头鲸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这并非偶然现象――座头鲸经常会去破坏虎鲸的捕猎活动。它们会捕捉海洋中传来的虎鲸捕猎的哨声,然后专门去捣乱,必要的时候还会发出哨音,呼朋唤友,召唤座头鲸群来闹事。它们解救过海豹、海狮、灰鲸幼崽等诸多海洋动物。

⑤很难想象,像座头鲸这种只吃小鱼虾的滤食性温和鲸类,会专门找虎鲸的茬儿。难道这些家伙儿真的是宅心仁厚到博爱了吗?这其中应该另有玄机。

⑥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虎鲸会捕杀座头鲸的幼仔,它们虽然不能杀死成年座头鲸,却可以向小座头鲸下手。这可能是双方结下梁子的根源――座头鲸非常聪明,它们应该会记仇,不管是成年座头鲸还是幼年座头鲸。由于座头鲸对自己生活的海域非常依赖,它们可能会对在自家门口闹事的虎鲸非常不爽,也愿意清除掉这些威胁。反正,虎鲸对体型巨大的成年座头鲸威胁不大,多数情况下座头鲸也不会因此受伤,它们可以通过这种行为增加虎鲸的生存难度。

⑦很可能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捕食其他鲸类幼仔的拟虎鲸和领航鲸也曾被座头鲸教训。至于说那些被救下的动物,只是座头鲸这种行为的副产品罢了。

1.请将本文的行文思路补充完整。

首先          ,然后          ,最后解读了座头鲸搅局的真正原因:      

2.座头鲸之所以敢于“搅局”是凭借了哪些身体优势?

3.第③小节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它们的胸鳍非常宽大,长达5米,重达1吨,如同两把重刀,是座头鲸战斗的武器。

4.比较本文第①小节与下面这段改写文字,说说你更喜欢哪个开头,为什么?

南极海面上,一头座头鲸从虎鲸群的包围中拯救了一头海豹,这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这头突然跑出来搅局的座头鲸是怎么一回事?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查看答案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也。少仁爱,好《老》《易》,居县北石山下。有人窃其园菜者,还见之,乃自逃隐,待窃者取足去后出。人拔其屋后笋,令人止之,曰:“惜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乃令人买大笋送与之。盗者惭不取,道虔使其门内而还。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既还,分身上衣及钱,悉供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年少,相率受学。道虔常无食,无以立学徒。武康令孔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得有成。太祖闻之,遣使存问,赐钱三万,米二百斛,悉以嫁娶孤兄子。征员外散骑侍郎,不就。道虔年老,菜食,无经日之资,而琴书为乐,孜孜不倦。太祖敕郡县令,随时资给。元嘉二十六年,卒,时年八十二。

——《宋书》(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待窃者取足去后____   (2)道虔使其门内而还____ 

(3)受业者得有成    ____   (4)无经日之资      ____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共两处) 

惜 此 笋 欲 令 成 林 更 有 佳 者 相 与

3.翻译句子。

(1)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4.结合选文,说说沈道虔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广陵

清·谈迁

南朝旧事一芜城,故国飘零百感生。

柳影天涯随去辇,杨花江上变浮萍。

远山依旧横新黛,断岸还看散冷萤。

今日广陵思往事,十年前亦号承平。

注释:①广陵:今江苏扬州。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军渡过淮水猝至扬州,破城大肆屠杀,持续十日,史称“扬州十日”。昔日金粉繁华的扬州顿成废墟。②谈迁:明末清初史学家,明亡后自称“江左遗民”,终生不仕。

(1)请描绘本诗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