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短文,回答各题。 盼你回家 丁立梅 ⑴我曾陪一个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

阅读短文,回答各题。

盼你回家

丁立梅

⑴我曾陪一个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⑵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⑶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毒。房子吸没了,媳妇吸跑了……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⑷“我真想跟他同归于尽!”这位父亲说到激愤处,双眼通红地睁着,抛出这样一句狠话来。若儿子在跟前,他是要把他撕成碎片才甘心的。

⑸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地担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⑹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父亲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10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⑺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办完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这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伤,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面,父亲在外头。从他进来起,父亲就一直盯着他,话筒拿在手上,却不说话。

⑻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个手掌上画着什么。里头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读懂了她眼里的密码——从此,都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的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一张脸憔悴无比,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去。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后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立即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流了下来。

⑼“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⑽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才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看他黑了,也瘦了。”

⑾他转身问我,“你有纸笔吗?”

⑿“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窗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⒀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几个字是:儿子,盼你回家。

1.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的内容。

去戒毒所路上,“父亲”痛述儿子的吸毒经历→戒毒所大门,_____→探视室里,________→玻璃窗前,“父亲”一脸戚容,为儿子写下“儿子,盼你回家”的纸条。

2.分析第⑸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3.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⑿段划线句子中,“儿子”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2)探视前后,时间很短,“儿子”的神情态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从文中找出“儿子”的神态变化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4.请结合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第⑵段中划线句子“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

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父亲”的两个特点。

 

1. “父亲”急忙办手续,并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 “父亲”盯着儿子,拿着话筒却不说话 2.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或过渡)的作用;内容上,写出了父亲“恨铁不成钢”的酸楚和痛心,表现了“我”对父子见面情景担忧。 3.(1)①为自己吸毒毁了家而深深愧疚;②为父亲的宽容与爱心而深深感动。 (2)①这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伤,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 ②窗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4.运用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的方法,描绘了花草的茂盛、飞鸟的活跃、天空的高远,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或烘托出父亲心情的低落、哀怨。 5.示例:①“父亲”是一个宽容有爱的人,因为“父亲”到最后还是原谅了犯有巨大错误的儿子,给他留了“儿子,盼你回家”的纸条。②“父亲”是强悍严厉的人,因为“父亲”去看儿子路上,一路痛骂,激愤处双眼通红,极端无情苛刻,甚至抛出“我真想跟他同归于尽”的狠话。(或“外刚内柔”、“望子成龙”、“嫉恶如仇”、“情感丰富”等也可) 【解析】 1.本题考查行文思路。1)结合“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办完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可概括:“父亲”急忙办手续,并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2)结合“从他进来起,父亲就一直盯着他,话筒拿在手上,却不说话”可概括:“父亲”盯着儿子,拿着话筒却不说话。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第五段处于文章中间,一般考虑其过渡作用。1)结合“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地担心”可知承接上文“这位父亲说到激愤处,双眼通红地睁着,抛出这样一句狠话来。若儿子在跟前,他是要把他撕成碎片才甘心的”, 写出了父亲“恨铁不成钢”的酸楚和痛心。2)结合“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则直接交代了“我”对父子见面情景担忧,引出了下文父子相近初期的对峙、无语。3)可判断是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 3.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结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窗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几个字是:儿子,盼你回家”可知,儿子由最开始时的“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伤,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到后来的流下眼泪,因为看到了父亲的话,自己犯了如此大的错误,毁了家庭,但是父亲却仍然爱他、等他回家,内心涌起的是对父亲不离不弃的爱与宽容的感动,对自己犯下的错误的自责、愧疚,因此流下了眼泪。2)神态描写是对人脸部细微表情的动态描写。①这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伤,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②窗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4.本题考查环境描写。1)手法判断。句子抓住了“野葵和蒲公英、鸟、天空”等景物在描写,看出是环境描写。2)作用分析。结合“开得正盛”“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可知,这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比较富有生机的、高远的画面。结合“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可知,这里运用比喻修辞,写在此情景之下父亲的心情却比较低落,这种手法是以乐景写哀情,用环境的美好有生机反衬父亲低落的心情。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1)结合“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毒。房子吸没了,媳妇吸跑了”“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办完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看出,这位父亲一直在谴责自己的儿子,批评自己的儿子,看出他是一个比较严厉强悍的人,但是遇到实际情况时,他却真情流露,生怕看不到儿子,看出他是一个外刚内柔的父亲。2)结合“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几个字是:儿子,盼你回家”可知,在儿子犯下大错,毁了自己的家庭的情况下,这位父亲还是表达了对儿子归来的盼望,看出这是一位深爱儿子、宽容的父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3.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愚公移山》(节选),完成各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不可彻。         固: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文中_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________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

5.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2.“悠然” 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查看答案

在田字格内规范书写下列汉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池水通过小小的渠道缓缓地流入附近的田地,那儿长着几棵赤杨,我又在那儿发现了美丽的生物,那是一只甲虫,像核桃那么大,身上带着一些蓝色。那蓝色是如此的赏心悦目,使我联想起了那天堂里美丽的天使,她的衣服一定也是这种美丽的蓝色。我怀着虔诚的心情轻轻地捉起它,把它放进了一个空的蜗牛壳,用叶子把它塞好。我要把它带回家中,细细欣赏一番。

这段文字选自法国作家___________的《昆虫记》,该书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