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徽州之美,若比作花儿,觉得都不太合适。小巷里,见到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徽州之美,若比作花儿,觉得都不太合适。小巷里,见到金黄的凌(xiāo)花,从斑驳的粉墙头上露出脸儿来。一夜风雨,花辩落了一地。xuàn()烂美好,只是人间一季春色。

徽州更像是一棵五百年的白果树,开阔静气,静默不语。她立在村头,枝干粗壮,翠衣蹁跹,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白果树也称银杏树,高贵典雅,是树中君子。白果树在秋天里落了叶,树下一片璀璨的金黄,捡起来一片片金色的小扇子,夹在书里做书签,清雅静美之极。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iāo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xuàn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

(3)“璀璨”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徽州静谧清雅之美。

 

(1)霄 bó xian 绚 (2)花辩 花瓣 (3)光彩鲜明,非常绚丽 (4)比喻; 拟人 【解析】 (1)(2)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与书写。“霄”不要写成“宵”,驳:形声。字从马,从爻,爻亦声。读作bó,蹁跹:读作pián xiān,形容旋转舞蹈。“跹”不要写成“迁”,“绚”不要写成“炫”。“瓣”与“辩”可通过中间部分来区分。 (3)璀璨:意思是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 (4)“徽州更像是一棵五百年的白果树,开阔静气,静默不语。”是拟人修辞,“白果树也称银杏树,高贵典雅,是树中君子。”是比喻修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__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形象揭示了作者内心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张九龄《望月怀古》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书籍,融进了人类的智慧。它像灯塔照亮了人类前行的路,给了我们知识的积累,也给予了失意和迷茫中的人们以鼓舞;掌声,无处不在。它仿佛有一股神圣的力量,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给人褒奖,给人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能给人无比的鼓舞;楷模,就在我们身边。20年来,《感动中国》中评出的楷模人物始终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程开甲、王继才、杜富国、其美多吉……众多的楷模用他们感人的故事,鼓舞我们要心怀祖国,无私付出,敢于担当,播撒善良;一颗嫩芽迎着寒风破土而出,一缕阳光冲破雾霾洒向大地,一曲动人的歌词,一部优美的电视剧,一则感人的故事……甚至连妈妈那一丝责备的眼光,老师那一句批评的话语,都会给我们以鼓舞!

要求:(1)以“_________的鼓舞”为题。 (2)补充题目空缺部分再作文。(3)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①写下这题目,我仿佛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拂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

②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晚,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由学校回家的路上。而那时,最迫切的意愿,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莱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③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几缕炊烟的余烬中,默默地守望着。有时,也柔柔地喊一声:“吃饭了噢。”

④其实,母亲所能煮的,往往也只是“饭”而已。自每年三月下秧,到八月新谷入仓,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我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又是红苕稀粥,又是红苕稀粥!”

⑤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黯淡瘦削的脸上,隐现着一丝愁苦和讪然,仿佛她真是不该煮出这样的饭食。偶尔,能听到母亲和父亲焦苦的叹息:“这日子,哎,真是亏了娃们。”声音很低,很低,却沉重如石地砸在我心坎儿上。那时,我才知道,母亲除了如我们一样饥饿外,还承忍了更难以言说的痛苦。

⑥现在想来,也真是难为了母亲。那还是大集体时候,父亲体弱多病,不能干重活,便习了理发、补鞋的手艺,常常走村串户去挣钱。挣了钱,交给队里,由队里核算工分、口粮;可是,父亲常常是挣不够工分的。

⑦母亲就只好更累了。除缝连浆补,灶火炊饭,洗锅涮碗外,还得风来雨往地忙活队里。母亲很能干,手脚利索,能挣工分换回一些粮食。虽是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

⑧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

⑨那神情里,满是瑟缩,迟疑。每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后来我才明白,母亲那殷勤得有些夸张的举动里,更多的,却是谦卑和愧疚;为她作为母亲却不能煮出更多更好的饭食,喂饱她的孩子。

……

⑩那时,母亲只有过年时最快乐。记得每次煮“年夜饭”,母亲总是风风火火地进进出出,嘴里却悠闲地哼着歌儿。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罗,开饭罗!”在我们敞开肚子,尽情吞嚼母亲做的丰盛饭菜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凝望着我们喃喃地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⑪终于日子好过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

⑫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灶火炊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饭菜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不;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问你们啥时能回来吃。

⑬读信,我的鼻子就酸酸的,喉咙里也又涩又堵。那时,我才明白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其实知道,自古以来的母亲,都是这样的良善,慈蔼,无私。

⑭“又见炊烟升起……”如今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缠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与夕阳、晚霞、风和过去的岁月融在一起。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灼痛、潮润,仿佛正被那烟火熏燎着。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中,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⑮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之流的初源。

1.文章围绕“一缕炊烟”,描写了发生在“过去”“日子好过了”“如今”我们与母亲间的四件事。请用简洁文字概括出来。

2.下列两处写母亲神情的句子中的“讪然”意思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

①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

②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

3.说说第 ⑮段的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4.本文语言灵动清新,蕴藉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兰花的智慧

①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的高山草甸,到处都能发现兰花的踪影。

②兰花的种子十分细小,很多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种子的外种皮内部还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凭借轻巧的身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随风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这样,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走”到更远的地方。

③兰花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真可谓“诡计多端”。

④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它们太细小,以至于没有空间来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于是它们跟真菌拉上了关系,在种子萌发时依靠消化真菌的菌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兰花大多生长在岩壁、树干以及贫瘠的土壤上,这样便可以减少与其他植物竞争,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

⑤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它们的花粉被打包成块状,不给传粉者取食的机会。花粉块同粘盘、花粉块柄一起组成了兰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结构,这种结构会整个地粘在传粉者身上,通过它们传递到下一朵的柱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被取食而产生的浪费。

⑥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有的兰花将自己装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样,如果蜜蜂不辨真假,钻进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为兰花无偿传粉了;有的兰花还会发出长距离传播的香甜气味,如此色香俱全,蜜蜂和蝴蝶自然会主动上门来充当“信使”;有的兰花将自己伪装成雌性昆虫,当雄性昆虫试图与这些“雌虫”交配时,传粉工作就开始了。高超的“骗术”,使兰花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

⑦还有些兰花,没有昆虫传粉照样可以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如大根槽舌兰,它的花粉块柄会向内弯曲360°,并最终将顶端的花粉精确地送入柱头腔中完成受精。缘毛鸟足兰子房中的胚珠可以直接发育成种子。这些兰花可以在缺少传粉者的条件下顺利繁殖,并且还可以把那些吸引昆虫的“费用”节省下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种子生产中去,可谓一举两得。

⑧还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兰花的智慧。与此同时,人们是否也应从兰花能够在大千世界悠然自得的长久生存中得到些许启迪呢?

1.阅读第②段,简要写出兰花种子能够广泛传播的两个原因。

2.“兰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点简要回答。

3.简要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4.从兰花的生存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我的叔叔于勒》

1.从小说人物刻画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2)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2.选文从“我”的观察角度描写“我”这个从未谋面“叔叔”于勒。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和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