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在远方 曹文轩 ⑴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讲,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在远方

曹文轩

⑴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讲,故乡在情感指涉上其实是约等于乡土的。乡土并非仅指一方水土,更重要的是这方水土所养育出的精神和情怀。乡土乡情,童年童趣,写人纪事,抚今忆昔,乡土甚至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贯穿始终的基调。董华的《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正是一本充满故乡味道的散文集。全书九个单元,一百五十篇短章。山川河流、花鸟虫鱼,这些家乡奇妙的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乡风习俗、世情百态,这些故乡独特的风土人情,让我这个旅居北方多年的南方人也增长了不少的见闻。

⑵汪曾祺每当写到故乡时总会说“我们那个地方”,他像孩子熟悉母亲一般熟稔那个地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种风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但是风土人情,写得有趣不足为奇,写得有情绝非易事。天南海北,风情各异,找出一两处此处独有而别处难寻的景致和特色来渲染一番并不高明,高明的是写出这方水土的人情。正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让人记住的远远不是沱江两岸高高的吊脚楼,不是硕果累累的桃园,不是漂泊不定的渡船,而是那青山绿水的风景中生活着的人,他们用或良善或狡黠的姿态应对着生活的一切,他们呈现出卑微而又坚韧勉力活着的状态。《大地知道你的童年》写顽劣的孩童,斗草捉虫,爬树下河,偷瓜摸蛋,打泥仗捉迷藏,正月十五散花灯,追忆童年的背后,却让人感受到“那个地方”生活着的人对泥土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万物的悲悯。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逝者如斯夫的忧伤,因为年华老去,记忆中的故乡终究还是成了一代人回不去的遗憾。

⑶我料想董华在写作这本书时一定是愉悦和享受的,正如我在阅读时感受到的愉悦和享受一般,读着读着,就会让人忘却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那个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漫无目的地走着,穿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五光十色的捕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散落的村庄,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袅娜缠绕的炊烟。生活虽然贫瘠,但是童年的乐趣却很丰盛,欢愉的阳光照进成年人疲倦而繁琐的生活,于是大千世界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

⑷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感恩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使得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触手可及。童年虽然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却永无止境,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

⑸《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让我感动的还有对于乡土情怀的传承,乡土社会凝结的基础除了土地,就是情感,而这种情感除了血脉亲情联系之外,就是乡情、邻里之情,进而生成对于天地、自然、人世的态度和相应的礼节。书中那个可爱机灵的叫董为的小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爷爷的教导下,离开都市,回归乡村,感受自然,拥抱自然,在和睦淳朴的乡间活泼自在地生长着。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与他同龄的孩子相比,董为的童年幸福丰盛得近乎奢侈,这一切都是他爷爷用心良苦的馈赠,而我相信这份生命中珍贵的馈赠一定会让人在以后的人生中大放异彩。

⑹现代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是去乡村化,城市无边无尽的扩张,乡村不断被蚕食,同时萎缩和流失的还有乡土的情怀。我有时不免感慨现在孩子的辛苦,生活上虽然衣食无忧,却要在繁重的学业间隙穿梭各大辅导培训班,仅有的闲暇时光也早已被手机电视电脑等占据,即使于乡村留守的孩子们而言,恐怕也早已失去到大自然中找寻乐趣的兴致抑或也没有那样未开发的自然等着他们去开拓。正如董华在书中所言,“对于泥土和泥土里生长的东西,他们还有很多不懂;因为失去了懂得的机会”,童年生活贫乏得近乎可怜,对自然的认识几乎全是从书本上得来,更遑论乡土情怀。这样的童年幸福感大约是要大打折扣的。

⑺故乡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底色。我始终觉得一个心中有故乡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宽厚而温暖的,而他呈现出的文字也是浸润了他故乡的水汽和色彩。因为他漂泊游荡的灵魂终有归属。

(作者:曹文轩,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此文为《大地知道你的童年》一书序言,有删改)

1.文章第⑴段作者说董华的《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是一本“充满故乡味道的散文集”,“故乡味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风土人情,写得有趣不足为奇,写得有情绝非易事”,在文中所提及的沈从文和董华的作品中,“情”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读文章第⑵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文章第⑶段作者说在阅读《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时感受到愉悦和享受,作者感到“愉悦和享受”的原因是什么? 请分条概括。

4.作者在第⑷段中说自己“感恩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作者为什么感恩故乡?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表述。

 

1.(1)家乡奇妙的自然景观;(2)故乡独特的风土人情。 2.(1)对生活的态度;(2)对故乡的情感。 3.(1)让人忘却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2)让人回忆起童年的乐趣,使成年人疲倦而繁琐的生活充满欢愉。 4.(1)故乡是作者的创作宝库 (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早已成为作者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2)乡土情怀的传承会让人在以后的人生中大放异彩;(3)乡土情怀增强了童年的幸福感;(4)心怀故乡,让作者内心宽厚而温暖,让作者漂泊游荡的灵魂终有归属。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锁定第(1)段,找出重要语句“这些家乡奇妙的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乡风习俗、世情百态,这些故乡独特的风土人情,让我这个旅居北方多年的南方人也增长了不少的见闻”,筛选出“家乡奇妙的自然景观”“故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作答。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锁定第(2)段,“而是那青山绿水的风景中生活着的人,他们用或良善或狡黠的姿态应对着生活的一切”可概括出“情”体现在“对生活的态度”;由“因为年华老去,记忆中的故乡终究还是成了一代人回不去的遗憾”可概括出“情”还体现在“对故乡的情感”。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锁定第(3)段,由重要语句“正如我在阅读时感受到的愉悦和享受一般,读着读着,就会让人忘却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童年的乐趣却很丰盛,欢愉的阳光照进成年人疲倦而繁琐的生活”分条概括作答。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作者在第(4)段中说“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感恩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使得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触手可及。童年虽然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却永无止境,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可用此概括作答。还有文中第(5)段第一句“《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让我感动的还有对于乡土情怀的传承”也可作答。作者在第(6)段中说“童年生活贫乏得近乎可怜,对自然的认识几乎全是从书本上得来,更遑论乡土情怀。这样的童年幸福感大约是要大打折扣的”,就是说“乡土情怀增强了童年的幸福感”;最后一段中“故乡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底色。我始终觉得一个心中有故乡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宽厚而温暖的,而他呈现出的文字也是浸润了他故乡的水汽和色彩。因为他漂泊游荡的灵魂终有归属。”都可概括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宋谢晦为右卫将军,权遇已重,自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凑。兄瞻惊骇曰:“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此岂门户之福邪?”乃以篱隔门庭,:“吾不忍见此.”又进言宋公裕,特乞降黜,以保衰门。及晦立功,瞻犹忧惧。遇病,不疗而卒。晦果覆其宗

颜竣于孝武有功贵重,其父延之,常语之曰:“吾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尝早诣竣,见宾客盈门,竣尚未起,延之怒曰:“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竣竟为孝武所诛。延之、瞻可谓贤父兄矣。

(注释)①权遇:权势.②迎家:迎接家眷.③辐凑:集中,聚集.④归趣:巴结讨好.⑤宋公裕: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⑥宗:家族.⑦孝武:南朝刘宋第五位皇帝刘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兄瞻惊    骇:害怕 B.                乞:请求

C.之曰    语:告诉,对……说 D.为孝武所诛      竟:竟然

2.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

A.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

B.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

C.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

D.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晦和颜竣生前都位高权重,宾客盈门,后来都死于非命。

B.谢瞻和颜延之都有先见之明,认为荣华富贵并非好事,难以长久。

C.谢瞻和颜延之都对自己的弟弟或儿子直言相劝,但都未成功,最后都受牵连而死。

D.位高权重但不知收敛,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谢晦和颜竣就是前车之鉴。

4.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晦立功,瞻犹忧惧。遇病,不疗而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融梗”怎么看:既要秩序也要活力

郭泽华

⑴日前,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引发观众关于原著小说抄袭与否的热烈讨论,“融梗”一词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所谓“融梗”,通常是指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汇集各方创意,在作品人物设定、故事套路等方面借用他人智力成果的行为。

⑵“融梗”究竟是不是抄袭? 是否应该受到法律惩戒? 网络文学界应该如何应对?这些疑问集中凸显网络文学生产传播过程中有关原创与模仿的界定难题。

⑶“原创”是著作权制度的核心概念,和这一概念相连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作家形象:基于灵感和生命体验,从无到有地进行创作,通过消耗自己的智力劳动,创造独一无二的精神产品.创作被划分为应该得到保护的“原创作品”和不应该得到保护的“剽窃作品”,著作权制度也从最初的财产贸易规则转变为有关创作的伦理规则,深度参与对文学价值和写作者价值的判断。

⑷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作家”和“原创”的认识,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类型文学写作时受到挑战.网络文学生产从发展之初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仿和借用,这种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法律保护不够到位,在更深层面上是缘于网络类型文学的生产机制。

⑸比如,类型的决定作用。类型套路是网络文学典型特征,包括穿越、玄幻、修仙在内的几十种大类型、不计其数的小类型,是网络文学20年发展的重要收获。类型绝大多数并非由单个作者独立创造,而是由初始设定出发,经由大量写作者前后相继,才得以陆续展开.对网络类型小说来说,由无数文本累积而成的类型是远远高于单部文本的,词藻、结构、思想性不是评价一部作品的核心标准,世界观建构是否新颖、宏大、合理,在本类型内有无突破,才是读者最在意的。一部网络文学作品面世后,很多读者不关心写作者是否完成从无到有的创造,而是聚焦于他是否完成既有类型的接续和延展。

⑹再如,读者前所未有的参与性。网络作家的工作通常不再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而是归属于一个复杂的交流网络。与人们想象中孤独挖掘内心或者寻找灵感的传统写作不同,网络文学生产仿佛一场在相同时空里不断发生的接力赛,作者和读者之间存在大量互动,写作———阅读过程紧密结合。读者反馈至关重要,读者对创作的参与性也大大增强,作者和读者共同汇聚“创意”,实现类型的创造、更新和进化。在这样一种创作机制之下,“套路”和“梗”的反复使用常难以避免。甚至有文化研究者指出,网络文学生产环境更接近于一种数据库式的写作和阅读。作者和读者共享文化数据,对共享元素主动抓取(二次创作)和再创造(原创),新的文本又会再次进入共享数据库,被重新分解、分类和再利用。

⑺对于类型化的网络文学创作,“融梗”只是关于写作资源使用的经验式描述,本身并不具备道德或法律上的贬义,但这不意味着,抄袭是可以容忍的。尤其在商业的背景下,抄袭无疑会带来对创作者积极性最大程度的伤害,并最终伤害到网络文学行业的繁荣。少年的你和其他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所引发的抄袭与否的讨论,恰恰提醒我们,作者、读者、从业者和研究者必须正视网络文学特殊的生产机制和阅读机制,充分认识和研究新机制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探索一种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对模仿、抄袭和剽窃的界限有更明确的界定,在创作规范、网站监管等方面达成更多共识,从而保护和激发创造性,正确引导网络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选自人民网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融梗”的表述,不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融梗是指在创作中汇集别人创意,在人物设定、故事套路等方面借用他人智力成果的行为。

B.融梗的产生使得人们对“作家”和“原创”的传统认识受到了挑战。

C.对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不到位,是融梗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D.融梗只是关于写作资源使用的经验式描述,本身并不具备道德或法律上的贬义。

2.下列关于“网络文学生产机制”的表述,不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创作在发展之初就存在不同程度的模仿和借用,这缘于网络类型文学的生产机制。

B.类型套路是网络文学的典型特征,词藻、结构、思想性不是评价网络类型小说的核心标准,读者在意的是这部小说在本类型内有无突破。

C.在网络文学创作中,读者的反馈至关重要,作者和读者共同汇聚创意,来实现类型的创造、更新和进化。

D.网络文学的创作机制让“套路”和“梗”的反复使用难以避免,因此网络文学生产环境本质上就是一种数据库式的写作和阅读。

3.对本文的写作意图,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融梗”现象的产生,凸显了网络文学生产传播过程中“原创”与“模仿”的难以界定的问题。

B.应将著作权制度作为创作的伦理规则,作为判断文学价值和写作者价值的重要标准。

C.网络文学创作不能容忍抄袭,抄袭会伤害创作者的积极性,并最终伤害网络文学行业的繁荣。

D.必须正视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和阅读机制,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明确模仿、抄袭和剽窃的界限,保护和激发创造性,正确引导网络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对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

B.为了利用核聚变这种效率极高、清洁无污染的能量产生方式服务我们的生产生活,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研究.遗憾的是,目前距离可控核聚变装置实用化,尚有很长一段距离。

C.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中国的科研水平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科研环境。

D.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创新发展难题,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外资企业积极响应中国政府脱贫攻坚的号召,调整企业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取得显著成绩。

B.不管是环境污染治理,还是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今天的中国正在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C.有诚信的土壤来涵养,有求真求实的阳光雨露来浇灌,中国科技界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中国才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D.我国将完善带薪休假,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安排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