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作者停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B.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飘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为下联描写做了铺垫。

D.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语言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感,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

2.人们经常引用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形容中华民族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你认为这样引用恰当吗?请说明理由。

 

1.A 2.我认为引用得恰当。这句诗意境恢弘阔大:春潮将江面变得陡然宽广,视野极为开阔;波平浪静,风顺船正,一帆高悬。用这句诗形容目前中华民族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十分切合:政治清明,百姓和乐,发展迅猛。(意近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诗句理解。结合“江春入旧年”可知这首诗的时间是冬春交替之时,故A错误,选A。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1)翻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这一联诗描绘了一幅非常开阔、恢弘的江面之景。2)分析。中华民族当前处于社会各方面高速发展的时代,政治清明,百姓和乐,是一个伟大的复兴时代。这一联诗的壮阔之景和中华民族所处伟大时代的气质相符合。所以,引用恰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登“天眼”的老人

马步升

①一路有雨,雨不大,一路有风,风亦不大。这是春雨春风,正好不热不冷。从贵阳出发,颠簸几个小时后,到达中国天眼广场。先是参观南仁东纪念馆,一位杰出科学家的身影,穿行在风雨中,跋涉在崇山峻岭中,震荡在人们心目中。

②要去观摩中国天眼了,公告牌介绍得很清楚,从这里到达中国天眼的位置,共需攀登668级台阶。抬望眼,一道木质台阶如天梯,一阶阶盘旋而上,直达云雾深处。平地观山,视角所限,阶梯如一块块木板,搭在陡坡上,看不出阶梯之间的层次。

③依旧是风,依旧是雨,在春雨春风中,在绿树掩映中,映山红围绕阶梯,挂满山坡。前天,我的腿部肌肉严重拉伤,平地行走已是勉力而行,这么高,这么陡,还有这湿滑的阶梯,能够攀登上去吗?我心里不仅嘀咕起来。

④吵吵嚷嚷中,一个旅行团出现了,全由老年人组成,有男有女。看样子,年纪最轻的也是古稀之年了。他们在阶梯前集合完毕后,女领队介绍了阶梯的情况,无非是有多高,有多陡,有多湿滑。她建议大家自由选择,量力而行。画外音很明白,“在下面看看,不要上去了”。有几个老人不假思索大声说:“上!这幺远的路,专门为看中国天眼而来,干嘛不上?”一些老人互相商量一会儿,表示也要上去。还剩几个老人,抬头望几眼阶梯,低头思量一会儿,畏葸再三,摇摇头,摆摆手,显然是放弃了。

⑤这时,率先表示要登山的一位老人往前几步,站在这几位老人面前,伸出一根手指,点着他们说:“你,今年才76;你,今年刚满80;你,在我面前,还是个小毛头,才7l。我都86了!千里迢迢来是为什么?这个团队我年龄最大,我落下过一场活动吗?”

⑥所有的老人几乎同时愣了一下,然后互相看看,好似集体犯了错误。一位老人举起一只拳头:喊了一声:“上:都上,不到天眼非好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回头嗔道:“什么时候都改不了你那‘大男子主义’。别忘了,不管出门还是在家,都是我在照顾你!”刚才说话的老人马上改口高喊:“不到天眼非好女!”这对老夫老妻的幽默引来大家一片笑声。说话间,老人们开始登山了,那个自称年纪最大的老人,健步走在最前面。

⑦我想看看老人们到底能否爬上山头。俗话说,老者不以筋骨为能,八十黄忠不服老,让无数垂暮之人心生豪情。但不服老,只是态度,身体情况还是得实事求是,爬高争胜,毕竟是一桩体力活儿。起初,我跟在老人后面,上到大约200个告阶的平台时,大多数老人开始休息。刚才他们在决定上山与否时,我也在场,一路上,他们不时瞥我一眼。我估计他们要到此为止了,怕他们难堪,便甩开他们先往上走。

⑧台阶确实陡峻而湿滑,一脚踩上去,必须踏稳了再举步。爬到后来,每上一阶,都要举全身之力。漫山的青松翠柏环绕,细雨打在树梢,如旷野遥远的软侬私语;轻的风,细的雨,呵护着野花野草;最是那映山红,花枝轻柔,花朵潮红,似乎懂得自己正是人们心仪的美丽。被夹持在树木花草间的木质台阶,好似恢复了生命,风雨中,在脚下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而传来人语,在风雨草木的过滤下,续续断断。到了500级平台,前后望去,此时此地唯我一人。切莫急,趁着这个空当,缓一缓,恢复体力,看天看地看花草,俯仰之间,体味一番天高地阔,清洗一下心中尘埃。

⑨不一会儿,脚下人声渐近,低头看,几位老人已到眼前,而走在最前面的依旧是那位自称最年长者。他气喘吁吁,边走边回头招呼同伴,而脚下看起来却相当轻捷。他朝我微微一笑:我也回以微笑。我知道他们要在此处休息,便离座而去。

⑩终于爬上了制高点。天上云雾缭绕,有篮球场那么大的一块蓝天刚从云雾中露出来,又迅速隐入云雾中。低头,一只巨大的“锅”镶嵌在更大的山坳中——这就是中国天眼啊,中国科学家的惊世杰作!所有的人都在低头观摩,举着各式照相机、手机,所有的人都在想办法使自己能与中国天眼同框。我一边欣赏着这科学家的杰作,一边想,那些老人能否到达制高点?究竟有几个人能够到达目的地?几乎是前后脚,一些老人已经上来了,率先到达的竟然又是那位自称年纪最长者!

⑪说实话,我心下有些愧怍,凭什么怀疑那些老人的体力?人老了,体力固然是要下降的,但除了体力,驱动人的内核却是热情和毅力,也从来都是热情和毅力。今天游人众多,许多年轻人止步山下,或半途而返,最终爬上山顶的大多是中老年人。那些老者看起来精力更旺盛,比他们年轻一些的人,爬上来了,看一看天眼,心事已了,便要返回了。也许,因为年事已高,出来一趟不容易,老人们兴致使格外高,他们在中国天眼前欢呼雀跃,转着圈儿从不同角度观摩,兴致勃勃,乐此不疲。他们观看着,游玩着,也不忘盛赞这盛世辉煌。他们都是经历过无数世事风云的人,他们有着漫长的纵向比较经验,他们更能体察到中国天眼后面所蕴藏的微言大义。

(选自2019年11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中标画“____”的两个句子。

(1)一位老人举起一只拳头,喊了一声:“上,都上,不到天眼非好汉!”

(2)他气喘吁吁,边走边回头招呼同伴,而脚下看起来却相当轻捷。他朝我微微一笑,我也回以微笑。

3.第②段为什么要清清楚楚的写到“从这里到达中国天眼的位置,共需攀登668级台阶”?请简要分析。

4.请分析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几乎是前后脚,一些老人已经上来了,率先到达的竟然又是那位自称年纪最长者!

5.文中第段中这样写道:“人老了,体力固然是要下降的,但除了体力,驱动人的内核却是热情和毅力,也从来都是热情和毅力。”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用写作留住时间

刘庆邦

①读吕振所著的随笔集《书与信中的旧时光》,我首先想到的是时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段时间。或者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时间的容器。我们的人生历程就是不断从容器里往外掏时间的过程。时间无边无际的悠长,才显出人生的短暂。时间无与伦比的强大,才显出生命的弱小。当人们意识到时间不可超越和不可战胜时,才对时间敬畏起来,珍惜起来。

②同时我们也看到,绵延不绝的时间对有的人来说夜也长,昼也长。为了打发时间,他们或打牌,或搓麻将,或玩游戏,反正只要把时间分阶段打发掉了,他们就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时间嘛,当然保持着惯有的尊严,“黄鹤一去不复返”,对打发它走的人毫不留恋。

③其实我们的写作也是在打发时间。但有所不同的是,我们打发的时间似乎并没有走远,有时候还会回来,让我们重温旧梦。这样的觉悟我以前并没有,是最近才觉悟到的。去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为我出了一套《刘庆邦短篇小说编年》,收到样书后,我重读了一遍其中的有些篇章。那些篇章多是我三四十年前写的,人物、情节和细节都记不太清了。重读之后,我们像是久别重逢,过去的一切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我心潮起伏,先是泪眼相望,继而紧紧拥抱。这表明,写作既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留住时间的有效途径。我不由感叹,这一辈子选择了写作真是幸运!

④我看到了,吕振的这部书里承载的也是时间。书的内容分为“嗜书”“纪人”“读札”“清赏”四辑。在我看来,这如同四尊质地考究的容器,盛的都是满满的时间。有的时间如粮,粒粒饱满;有的时间如泉,碧波荡漾;有的时间如酒,香气四溢;有的时间如金,闪闪发光。如吕振在第一辑里所写的《在地铁上读书》,就传达出他惜时如金的时间意识。他每天上班坐地铁需要一个小时,他把这一个小时利用起来了,每天坚持在地铁上读书。他算了一下,这样每用能读一本书,一年最少能读五十本书。读书是写作的前提,是在为写作做积累和准备,要当一个好作者,须先当一个好读者,对于这一点,吕振有着明确的认知和自觉的行动。再比如他在第二辑里所写的《访上海鲁迅故居》,是在有了大量的阅读之后,怀着崇敬缅怀之情而写。他写得小心翼翼,像是生怕惊动了鲁迅先生,又写得细致入微,把三层小楼里一切陈设都写到了。在吕振的目光和笔触所及,我不仅“看”到了鲁迅的餐室、工作室、会客室、卧室,还“看”到了日历牌、闹钟、旧藤椅、窗花纸,以及先生用过的修书工具和药品等。除了实物,还以一些实物为线索,穿插写了一些鲁迅生活和工作的往事,可谓睹物思人,情景交融。第三辑更是时间的记录,其中收录的文人信札手稿,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在这些文字中抽丝剥茧、考证细节、追怀往事,就如慢慢品味散发着文化气息的陈年老酒,让时间变得醇香生动起来。第四辑是吕振写的书评,持论公允,感情饱满,是认真阅读后的思想沉淀。我相信,书中这些用心之作,吕振自己也很喜欢。但喜欢归喜欢,过个十年二十年后,他对自己所写的文章也不会记得那么清楚,至少不会像刚写完那样差不多能背诵下来。这不要紧,有文章在,有书在,就有时间在。若干年启拿起书来,你的时间会重新走回来,为你呈现过去的一切。

⑤我这样翻来覆去地说时间、时间,其实说的也是情感、思想和生命。时间是虚的东西,夜深人静之时,时间虚得常常令人恐慌。我们对抗恐慌的办法,是通过劳动,把虚的东西变成实的东西。一如农民把时间变成粮食,矿工把时间变成煤炭,我们是把时间变成文字,变成文章,变成书。这样一来,我们就把虚的东西落实了,变成了一种栽体。时间之载体在留住时间本身的同时,也留住了我们的情感、思想,乃至生命。随着岁月的消磨和流逝,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的感情淡薄了,思想迟钝了,曾经有过的感情和思想似乎不复存在。然而,莫道往事成烟云,“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多么让人欣喜而美好的事情啊!

⑥我们通过写作留住时间、生命、自己,还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所写下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一面镜子,回头看以前的作品,我们像是在照镜子。通过照镜子,我们在回顾自我,检视自我,也是反思自我,并进一步修炼自我,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选自2019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标题“用写作留住时间”的理解。

2.请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在我看来,这如同四尊质地考究的容器,盛的都是满满的时间。有的时间如粮,粒粒饱满;有的时间如泉,碧波荡漾;有的时间如酒,香气四溢;有的时间如金,闪闪发光。

3.结合选文内容,你认为第④段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他算了一下,这样每周能读一本书,一年最少能读五十本书。

4.文章第⑤段这样写道“一如农民把时间变成粮食,矿工把时间变成煤炭,我们是把时间变成文字,变成文章,变成书。”请结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说说你在生活中是如何留住时间,又把时间变成了什么。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作文.

进入初中以来,你获得了什么? 也许是新的集体给你的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是新的学习方式给你的新体验,也许是新的老师和朋友给你的难忘记忆,也许是……

请选取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以“在这里,我获得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请先将标题补充完整。2、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西游记》节选语段和绘图,按要求答题.

(语段1)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再休无礼。如若仍前作恶,这咒语颠倒就念二十遍!”行者道:“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却才伏侍唐僧上马,又将摘来桃子奉上。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且充饥。

———节选自: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语段2)罗刹又骂道:“泼猢狲! 好没道理,没分晓! 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扇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那罗刹又扇两扇。果然不动。罗刹慌了,急收宝贝,转回走入洞里,将门紧紧关上。

———节选自: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1.根据提示,将下面两幅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唐玄奘肉眼凡胎拜神佛,百难西天路

下联:孙悟空火眼金睛识妖魔,三打    ⑴    (提示:结合(语段1),填写3个字的人名)

上联:孙悟空三借 ⑵ (提示:结合(语段2)和绘图,填写3个字的物名)

下联:猪八戒再回高老庄

2.你从上面两则材料中分别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悟空?请用词语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悼念沈从文先生

文/季羡林

①去年有一天,老友肖离打电话告诉我,从文先生病危,已经准备好了后事。我听了大吃一惊,悲从中来,一时心血来潮,提笔写了一篇悼念文章,自诩为倚马可待,情文并茂。然而,过了几天,肖离又告诉我说,从文先生已经脱险回家。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又窃笑自己太性急。人还没去,就写悼文,实在非常可笑。

②到了今年,从文先生真正去世了。

③我认识沈先生已经五十多年了。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我就喜欢读他的作品。我觉得,在所有并世的作家中,文章有独立风格的人并不多见。除了鲁迅先生之外,就是从文先生。他的作品,只要读上几行,立刻就能辨认出来,决不含糊。

④我同沈先生打交道,是通过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丁玲的«母亲»出版后,我读了觉得有些意见要说,于是写了一篇书评,刊登在《文学季刊》创刊号上。刊出以后,我听说,沈先生有一些意见。我于是立即写了一封信给他,同时请求郑振铎先生在《文学季刊》创刊号再版时,把我那一篇书评抽掉,也许就由于这一个不能算是太愉快的因缘,我们就认识了。我当时是一个穷学生,沈先生是著名的作家。社会地位,虽不能说如云泥之隔,毕竟差一大截子。他同张兆和女士结婚,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撷英番菜馆设盛大宴席,我居然也被邀请。当时出席的名流如云,证婚人好像是胡适之先生。

⑤从那以后,有很长的时间,我们并没有多少接触。我到欧洲去住了将近十一年,他在烽火中在昆明住了很久,彼此音问断绝,他的作品我也读不到了,但是,有时候,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在饥肠辘辘、机声嗡嗡中,竟会想到他。

⑥一九四六年深秋,我终于又回到了别离了十几年的北平。从文先生也于此时从云南复员来到北大,我们同在一个学校任职。当时我住在翠花胡同,他住在中老胡同,我们相距很近,见面的次数就多了起来。他曾请我吃过一顿相当别致、终生难忘的饭,云南有名的汽锅鸡。吃饭时,有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要解开一个用麻绳捆得紧紧的什么东西,只需用剪子或小刀轻轻地一剪一割,就能弄开。然而从文先生却抢了过去,硬是用牙把麻绳咬断。这一个小小的举动,有点粗劲,有点蛮劲,有点野劲,有点土劲,并不高雅,并不优美,然而,它却完全透露了沈先生的个性。

⑦我曾在几篇文章中都讲到,我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不喜欢拜访人。有很多可尊敬的师友,比如我的老师朱光潜先生、董秋芳先生等等,我对他们非常敬佩,但在他们健在时,我很少去拜访。对沈先生也一样。偶尔在什么会上,甚至在公共汽车上相遇,我感到非常亲切,他好像也有同样的感情。我们一谈到中国古代科技、艺术等等,他就喜形于色,眉飞色舞,娓娓而谈,如数家珍,简直就像一个大孩子。他的这份天真更增加了我对他的敬意。

⑧我心里曾几次动过念头:去看一看这一位可爱的老人吧! 然而,我始终没有行动。现在人天隔绝,想见面再也不可能了。有生必有死,是大自然的规律。可是,这个规律又是违抗不得的,良师益友的故去,真让人徒叹奈何! 古人云:太上忘情(注)。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凡人,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忘情的地步,只有把自己钉在感情的十字架上了。许多可敬可爱的师友相继离我而去,此情此景,焉能忘情? 现在从文先生也加入了去者的行列。像他这样一个有特殊风格的人,现在很难找到了。对我来说,忧思却着实难以排遣。我没有别的本领,只能把自己的忧思从心头移到纸上,如此而已。

(节选自季羡林集外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删改)

(注)太上忘情: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

1.细读第①段,作者两次接到老友的电话,分别表现出哪两种不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概括。

 

2.阅读第③至⑥段,沈从文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写出沈从文先生哪些特点。

我们一谈到中国古代科技、艺术等等,他就喜形于色,眉飞色舞,娓娓而谈,如数家珍,简直就像一个大孩子。

4.结合第⑧段的内容,概括作者“只能把自己的忧思从心头移到纸上”有哪些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