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为迎接“经典诵读”活动,万州区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王明同学参加了有关“中学生阅读状况”的调研活动。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的调研和策划任务。
(l)搜数据,寻问题
根据搜寻的材料,概括现阶段中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材料一:2018年某研究机构调研结果显示:年平均阅读书籍我国中学生(13岁-17岁)平均每人每年11.5本。而同期的网络统计数据显示:英国人均每年读书量为20本,日本40本,犹太人64本。该调查人群含较为忙碌的成人群体。若依照中学生群体统计,这些国家的阅读量应该更高。
材料二:
万州某中学学生读书状况调查表(部分)
类型 | 最喜欢看的书籍类型 | |||
项目 | 考试资料 | 文学书籍 | 娱乐休闲 | 其他 |
比例 | 20.1% | 9. 1% | 58.2% | 12.6% |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访师生,找原因
走访学校师生,概括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讲述者一:李同学(女,初一学生)
我从小学起就喜欢阅读课外书。可上了中学,功课负担重了,根本忙不过来。为了考好成绩,我每晚都要做大量习题,阅读的也都是和作业有关的内容。星期六和星期天我还要上数学兴趣班和作文班。哪还有时间去阅读?
讲述者二:刘老师(男,资深语文教师)
部分家长对学生读书存在误解。他们总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将阅读课外书籍与考试得分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久而久之,学生读书的兴趣就减退了,到最后什么书都不读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寻方法,促阅读
读书贵在有法。阅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采用精读或跳读的方法。你知道什么是精读法或跳读法吗?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说说你的理解。
我选择的读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1)填空
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痛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
这段文字中的“罗刹”指的是《西游记》中____________ 的妻子,行者钻进她肚子里捣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上述文字中的他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还在《朝花夕拾》中哪些篇目里出现过?(至少写两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参照划线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大自然带给我们清新和美丽的同时,也激起我们诗意的情趣:辣椒红了,闪一园火苗;枫叶落了,飞满天蝴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意出现时,总是让人为之深深陶醉。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在《春》这篇散文里,抓住“春”那些体现春之新鲜、美好、生机盎然的场面,表现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B.《金色花》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这首散文诗表现了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语言典雅、书面化。
C.《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人。
D.《天上的街市》把中国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加以改造,着力描写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做人要有主见,对于别人的言论,不要总是随声附和。
B.我们几个同学们相约周末莅临一位老红军,听他讲英雄的故事。
C.他聪明机灵,不论遇到哪种状况,都能见异思迁,将事情做妥善的处理。
D.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人,我们除了给予惩戒,也要怂恿他们走上正途。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沐浴 淡雅 睫毛 幌然大悟
B.粗犷 分歧 倜傥 人声鼎沸
C.奥秘 荫蔽 惭愧 沉默寡言
D.乞丐 匍匐 凌乱 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