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仔细阅读全文,说说母亲“一生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下面加点语句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3.阅读下面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4.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我”摔东西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的原因是母亲理解“我”的心情,但又关心“我”,怕“我”做傻事。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憔悴”暗示出母亲在病魔的折磨下身体己经十分不好。

C.“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母亲推“我”去看花,是因为她爱花,可身体不好,想让“我”陪她去。

D.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憾的心情。

5.文章结尾作者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你是否体会到作者那一刻的心情?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代作者给他去世的母亲写一段50字左右的心里话。

 

1.(1)儿子有病,脾气暴躁很难照顾;(2)女儿还小也需要照顾;(3)自己有病要忍受巨大的痛苦。 2.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写出了秋天窗外景物的萧条,烘托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 3.“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 4.C 5.示例一:母亲,又是一个秋天,菊花依然烂漫,您却离开了我们,可您的身影在眼前浮现,您的叮咛“好好活”在脑海里回荡。示例二:母亲,请放心,我们懂得您的爱,懂得您的意思,我们一定会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学习来表达对您的怀念。(结合文章内容,语言通顺,表达得体即可)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解答此题从母亲自身和儿女两方面作答。“我”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经常向母亲发脾气,母亲独自承受生活的重担和内心的痛苦;“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母亲得了重病,为了不让儿女牵挂,却不告诉我们,自己强忍病痛的折磨;“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女儿还未成年,放心不下。 2.本题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中出现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考虑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的空间,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情,突出深化主题等。“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表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飘零的树叶正是我此刻的心情,孤独、痛苦、无望。 3.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对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愧疚、悔恨的情感,“一直”一词有着强调的作用,体现了作者愧疚自己为什么没有关心过母亲,为什么没有对她多一点照顾。 4.C. 母亲推“我”去看花,是为了让儿子恢复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表现对儿子无私关爱。故选C。 5.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文章内容,语言通顺,表达得体即可。如,母亲,请放心,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好好儿活”,积极地去面对生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为人谋而不______

(2)四十而不______

(3)慢则不能励精______

(4)险躁则不能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3.为什么孔子认为“贤哉,回也”?

4.以上选文都有关于学习的内容,但所谈角度各有不同。请分别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l)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为迎接“经典诵读”活动,万州区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王明同学参加了有关“中学生阅读状况”的调研活动。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的调研和策划任务。

(l)搜数据,寻问题

根据搜寻的材料,概括现阶段中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材料一:2018年某研究机构调研结果显示:年平均阅读书籍我国中学生(13岁-17岁)平均每人每年11.5本。而同期的网络统计数据显示:英国人均每年读书量为20本,日本40本,犹太人64本。该调查人群含较为忙碌的成人群体。若依照中学生群体统计,这些国家的阅读量应该更高。

材料二:

万州某中学学生读书状况调查表(部分)

类型

最喜欢看的书籍类型

项目

考试资料

文学书籍

娱乐休闲

其他

比例

20.1%

9. 1%

58.2%

12.6%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访师生,找原因

走访学校师生,概括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讲述者一:李同学(女,初一学生)

我从小学起就喜欢阅读课外书。可上了中学,功课负担重了,根本忙不过来。为了考好成绩,我每晚都要做大量习题,阅读的也都是和作业有关的内容。星期六和星期天我还要上数学兴趣班和作文班。哪还有时间去阅读?

讲述者二:刘老师(男,资深语文教师)

部分家长对学生读书存在误解。他们总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将阅读课外书籍与考试得分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久而久之,学生读书的兴趣就减退了,到最后什么书都不读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寻方法,促阅读

读书贵在有法。阅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采用精读或跳读的方法。你知道什么是精读法或跳读法吗?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说说你的理解。

我选择的读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填空

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痛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

这段文字中的“罗刹”指的是《西游记》中____________ 的妻子,行者钻进她肚子里捣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上述文字中的他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还在《朝花夕拾》中哪些篇目里出现过?(至少写两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参照划线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大自然带给我们清新和美丽的同时,也激起我们诗意的情趣:辣椒红了,闪一园火苗;枫叶落了,飞满天蝴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意出现时,总是让人为之深深陶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