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那菩萨早已看见行者来到,即命守山大神去迎。那大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那菩萨早已看见行者来到,即命守山大神去迎。那大神出林来,叫声孙悟空,“那里去?”行者抬头喝道:“你这个熊罴!我是你叫的悟空!当初不是老孙饶了你。你已此做了风山的尸矣。今日跟了菩萨,受了善果,居此仙山,常听法教,你叫不得我一声老爷?……”他只得陪笑道:“大圣,人云:‘君子不念旧恶。’只管题他怎的!菩萨着我来迎你哩。”

(1)以上文字节选自明代著名作家    (填人名)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西游记》,文中的“仙山“是指   

(2)“君子不念旧恶”中“念”的意思是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不得改变原意)

你叫不得我一声“老爷”?

(4)结合原著,简要说说选文中孙悟空造访仙山的原因。

 

(1)吴承恩 普陀山 (2)惦记,常常想,想念。 (3)你得叫我一声”老爷”。 (4)孙悟空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遍游三岛,求方未果,特来普陀山请观音菩萨助他医活人参果树。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的基本常识。从文段中的“菩萨”“孙悟空”等人名很容易判断,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这里的菩萨指观音菩萨,她住的地方名为普陀山。 (2)本题考查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君子不念旧恶”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怀记旧恨”,其中“念”是常常想、惦记的意思。 (3)本题考查句式的转换。“你叫不得我一声‘老爷’?”是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改成陈述句,把“不”字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即“你得叫我一声‘老爷’”。 (4)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掌握。孙悟空在取经途中,多次去找观音菩萨寻求帮助,与熊罴怪变成的守山大神开玩笑的这次,是因为在五庄观偷吃了人参果,并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师傅被困道观,他多方求助未果,于是来到普陀山请观音菩萨帮助他医活人参果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夕阳西下,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5)《秋词(其一)》中,刘禹锡以明丽的秋景,引出豪迈诗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实相生,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半命题作文

散步诉说琐事,可贵的是,字里行间的亲情托起了一个温暖的家;面对皇帝根本不存在的新装,可贵的是,一个小孩敢于说真话……那么,你觉得什么可贵呢?

请将题目“       可贵”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字数500以上;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家是妈妈柔软的手,家是爸爸宽阔的肩;家是成功时的奖赏,家是跌倒时的搀扶;家是万里送行舟的故乡水,家是既让你高飞又将你牵扯的风筝线,……留恋家,其实是留恋“家的味道”。

请以“家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字数500以上;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光明顶上

明前荼

①凌晨4点,我们打着手电登上光明顶。网上攻略称,黄山的日出是从黎明时分悄然铺开的一幕大戏,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错过,越早登顶的人,越有可能占领拍摄的有利位置。但显然有不少旅友比我们起得更早,拍摄用的三脚架都已经架好。山顶上劲风呼啸、寒气袭人。虽是6月天气,很多人穿看抓绒外套仍瑟瑟发抖。

②这时,喝杯热水都成了奢望。

③忽然,我们听到了山道上粗重的喘气声。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农妇,穿着洗变了形的短袖T恤,光脚穿着一双__世纪生产的解放球鞋爬了上来。她驮着一个巨大的背包,汗水浸透了她的头发,顺着眉毛流下来。上到山顶,她一言不发,找一块山石一坐,将背包拉开,所有的人都循香而去。

④原来这农妇煮了一包新鲜玉米棒来卖,负重走了几千级台阶,累得她整个人都似矮了一截。

⑤背包里面做了保温的棉夹层,玉米棒都是温热的,插着竹签,散发着软糯的清香,10块钱一根。收钱时农妇不厌其烦地叮嘱每个人:“玉米芯子别乱丢,等会儿丢到我这个袋子里,我退你1块钱。”

⑥天边泛起的鱼肚白还没有变成橙黄色,趁此机会,我和旅伴安安心心把早饭吃了。玉米棒品种极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来。见大家吃得香,农妇得意地笑,说:“我买了最好的玉米种子,为预防与邻居家的玉米授粉串种,10年前我在两家的玉米田间种了两排桑树做间隔,从此我的玉米再也没有退化过。”

⑦“那你在黄山上卖了多少年煮玉米?”“25年!头天晚上看天气预报,只要第二天不阴不雨,晚上12点半我就起床煮玉米,凌晨1点半出发将滚烫的玉米背到山顶上来卖。”靠着春天卖茶卖笋干、夏秋卖煮玉米的收入,农妇把两个儿子供到大学毕业:现在大儿子去了上海工作,小儿子在合肥读研究生:农妇仍和丈夫在山里,侍弄他们的茶园、竹园,十几只跑山鸡和那一坡沙沙作响的玉米。

⑧说话间已经有人来送还玉米芯子,农妇果不食言,打开被汗水浸透的腰包,掏出硬币逐一退给人。这场景,久违了,就好比我们小时侯倚着杂货铺的柜台,喝3毛钱的汽水,再把完好的玻璃汽水瓶退回去,还能得1毛钱一样。有人好奇地问:“这玉米芯子能有什么用?”农妇说:“早先晒干了还能引火做饭,现在家家都用沼气了,背回去也没有用。旅伴就嗔她自找麻烦,农妇正色说:“我是少挣点钱多费点事,但这样一来,光明顶就干净了。”

⑨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山的人,恐怕难以理解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黄山的热爱。收完所有的玉米芯子,日出的大幕刚巧拉开,山顶上一片快门的咔嚓声。东方的天际瞬息万变,光影与云海,和每一分钟都在变化的色彩做游戏,在躲猫猫。而将出未出的太阳似一个赖床的小孩,陷在云絮里,不想离开它的窝。约20分钟后,太阳终于臣服于推动它的力量,向上跳了跳,离开了云霞的包围。山顶上响起一片欢呼声,我这时才发现,背玉米来卖的农妇竞没有忙着下山,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惊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

⑩下山途中我又遇见了她。农妇说:“你们运气真好,下了10天雨,今早才放晴,不然也看不到日出;我的运气也不差,现煮的70根玉米棒,收回了68根玉米芯子。”

(选自《意林》2019第22期)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试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中划线句的作用。

3.仔细阅读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1)玉米棒品种极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2)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欣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分析农妇“欣喜”。的原因)

4.文章以“卖煮玉米的农妇”为题好不好?为什么?

5.文中的农妇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品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仔细阅读全文,说说母亲“一生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下面加点语句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3.阅读下面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4.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我”摔东西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的原因是母亲理解“我”的心情,但又关心“我”,怕“我”做傻事。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憔悴”暗示出母亲在病魔的折磨下身体己经十分不好。

C.“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母亲推“我”去看花,是因为她爱花,可身体不好,想让“我”陪她去。

D.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憾的心情。

5.文章结尾作者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你是否体会到作者那一刻的心情?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代作者给他去世的母亲写一段50字左右的心里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